23天!京滬高鐵IPO,就一個字:快

23天!

從10月22日首次申報招股書到11月14日上會接受發行審核並過會,京滬高鐵以閃電過會的速度,刷新了工業富聯曾經的紀錄(36天)。

然而另一邊,科創板上會企業博拉網絡被否,成為國科環宇、泰坦科技之後的又一家科創板上會被否企業。

11月14日晚間,證監會官網披露,京滬高鐵、聚傑微纖、英傑電氣、天箭科技、和遠氣體全部過會。上交所官網披露,博拉網絡科創板上會被否,創鑫激光過會。

23天!京沪高铁IPO,就一个字:快

1

京滬高鐵刷新審核速度

在今天的上會公司中,京滬高鐵是當之無愧的市場焦點。

據悉,京滬高鐵是京滬高速鐵路及沿線車站的投資、建設、運營主體,成立於2008年,由中國鐵投、平安資管、社保基金、上海申鐵、江蘇交通等11個股東共同發起設立。京滬高速鐵路全長1318公里,於2011年6月30日開通運營,目前已經運送旅客達9.4億人次。

招股書顯示,2016年-2018年及2019年前9個月,京滬高鐵實現營業收入分別為262.58億元、295.55萬元、311.58億元、250.02億元,歸母淨利潤分別為79.03億元、90.53億元、102.48億元、95.2億元。

可以看出,京滬高鐵的營收和利潤體量巨大,且逐年穩步增長,淨利潤年複合增長率約為13.87%。

此外,盈利狀況喜人、擁有充沛現金流的京滬高鐵還十分“壕氣”,2016年-2018年連續三年合計分紅超過200億元。

10月22日,京滬高鐵首次申報招股書,11月6日進行預披露更新,11月8日證監會宣佈上會時間,11月14日正式上會。

雖然全程都呈現出較快的審核節奏,但證監會在反饋意見環節仍然向京滬高鐵提出了54個問題,包括公司主營業務披露為高鐵旅客運輸是否準確、是否為資產管理公司京滬高鐵的核心競爭能力,公司是否有完整的業務體系等。

招股書顯示,截至2019年9月30日,京滬高鐵的總資產規模為1870.8億元,含借調人員在內,公司員工人數卻僅為67人,人均管理資產規模高達27.92億元。

對此,京滬高鐵在預披露更新中回覆,本公司人均管理資產規模較大的特點,與採用委託運輸管理模式相適應,但本公司仍承擔了運輸過程中質量評定、信息反饋、質量改進等專業性工作。

而本次上會,發審委關注了京滬輔助通道與京滬鐵路是否存在替代性、競爭性和利益衝突,是否構成同業競爭;公司與京滬普速鐵路、京滬輔助通道和滬寧城際鐵路不構成同業競爭的理由是否充分。

此外,發審委還關注了公司意圖收購的京福安徽公司已有線路、在建及規劃線路情況,上述線路在高鐵體系中的作用和地位、旅客流量比較指標,與公司現有線路的協同效應、未來發展規劃等,利用募集資金收購京福安徽公司的必要性與合理性等。

2

博拉網絡三次上會被否

據悉,博拉網絡的主營業務為基於自主研發的E2C(E-service to Company)數字商業大數據雲平臺,通過“大數據+技術產品+應用服務”的業務模式,為企業客戶提供技術開發服務和大數據應用服務。

財務數據顯示,2016年-2018年,博拉網絡實現營業收入1.6億元、1.8億元、3.07億元,扣非後歸母淨利潤3563.93萬元、3597.66萬元和4073.21萬元。

有業內人士表示,博拉網絡衝擊科創板被否,或與“大數據服務提供商”的定位有關。

上會前,上市委的三輪問詢均涉及對公司業務實質的“拷問”。第三輪問詢中,上市委要求公司說明進一步論證發行人業務實質不為數字營銷、廣告投放業務,而將公司定位於“大數據服務提供商”不存在誤導投資者的原因及合理性。

此次上市委會議問詢的第一個問題,也要求博拉網絡以淺顯直白、簡單易懂的語言說明公司業務模式和業務實質、核心技術,以及技術先進性以及核心技術在主營業務中的應用情況。

這意味著,博拉網絡此前的回覆或許並不能說服上市委。

此外,博拉網絡被否還涉及會計處理方面的問題。2018年,公司與上海衣頁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及廣州信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簽署《媒體平臺推廣合作合同》,約定博拉網絡向其提供騰訊朋友圈廣告平臺代充值服務,未約定提供運營服務,但博拉網絡披露對提供充值服務的客戶按淨額法確認收入,但發行人對上述兩家公司按照提供運營服務以全額法確認收入,涉及收入金額為3221.96萬元,佔主營業務收入的比重為10.54%,與其合同約定及收入確認政策不一致。而本次上會中,上市委也問詢了相關問題。

實際上,博拉網絡的IPO申報歷程可謂坎坷不斷。

2015年11月,博拉網絡先是掛牌新三板,一個月後開始接受IPO輔導,並於2016年4月在證監會預先披露招股書,2017年9月正式摘牌新三板。

2017年10月25日,本應當天上會的博拉網絡被暫緩表決。

11月29日,博拉網絡再上發審會,但卻被否決。

彼時,發審委主要關注:公司是否存在代持、對賭等其他利益安排;公司是否主營一種業務;公司應收賬款佔收入比重大幅增長的原因、是否能夠持續保持相關的技術優勢;公司淨資產收益率顯著下滑的原因,是否存在通過壓低人工成本調節利潤等問題。

2018年10月,博拉網絡再次接受IPO輔導,並在今年明確申報科創板上市,但仍以失敗告終。

記者 吳鳴洲

23天!京沪高铁IPO,就一个字: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