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秦征戰六國時,秦昭襄王手段如此狠心,但為何在他逝世後,六國響起一片哀嚎悲痛聲?

派大星娛樂站


\t六國哀嚎哭泣?我想是喜極而泣吧。

\t我很討厭史書上所記載的這方面內容,說某個權臣或者君主去世以後,百姓們紛紛哭泣。其實百姓們懂什麼?他們還不是該吃吃該喝喝?

這麼寫不過是為了表達出作者對逝世者的一種懷念之情罷了。這就好比現在少先隊員被安排著夾道歡迎某領導一樣,少先隊員懂個屁。<strong>

01秦昭襄王上臺是個意外,一輩子幾乎都是宣太后的傀儡。

秦昭襄王的出現,其實是一個意外。因為他老爸秦惠文王的接班人並不是他,而是他的哥哥秦武王嬴蕩。可是秦武王嬴蕩力氣比較大,又十分霸氣,所以跑到周天子那裡耍威風。公然在周天子和天下諸侯面前舉鼎。

\t大鼎被舉起來以後,嬴蕩心想,這鼎這重,但是他不好意思說自己舉不動,結果就把自己給活活砸死了。嬴蕩死了以後,秦國一片混亂,在趙武靈王的支持下,在燕國做人質的嬴稷便被送回了秦國接任王位,這便是秦昭襄王。

可以說秦昭襄王之所以能夠繼任王位,還真的要多虧了說得上話的趙武靈王趙雍。但是當時的秦昭襄王年紀小啊,才不過19歲。其實也不小了,就是沒有治國的才能。所以他老媽宣太后,以及他舅舅魏冉共同執政,幫助秦昭襄王打理秦國的朝政。

武王卒,諸弟爭立,唯魏厓力為能立昭王。昭王即位,以厓為將軍,衛咸陽。誅季君之亂,而逐武王后出之魏,昭王諸兄弟不善者皆滅之,威振秦國。昭王少,宣太后自治,任魏厓為政。---《史記,卷七十二穰侯列傳》

宣太后貪戀權力,這一執政就是42年之久。等到秦昭襄王掌權的時候,已經是60歲的老人家了。

所以不要看電視劇裡把秦昭襄王演得多麼牛,其實他一輩子幾乎都是傀儡,是宣太后手裡的牽線木偶。一直等到魏國人範睢的出現,才得以改變這種局面。

02秦昭襄王60歲親政,開始了攻伐天下的大業。

不得不說宣太后雖然貪戀權力,可是她執政的確很有能力。在她統治下的秦國,不僅與各國相處融洽,而且還消滅了秦國最大的後患義渠國,使得秦國再無後顧之憂。

  1. \t可是宣太后始終不肯放權,這讓秦昭襄王非常尷尬,畢竟自己才是大王,這眼看就要過60大壽了,要是再不親政可能就要嗝屁了。
  2. \t所以咋範睢的建議之下,趁著宣太后老的不成人形的時候,秦昭襄王果斷廢除宣太后執政的資格,又將魏冉等四人全部趕出咸陽城,終於拿到了夢寐以求的權力。
  3. \t那麼問題來了,電視劇裡秦昭襄王征討天下的場面,都是他60歲以後發生的嗎?很可惜,並不是這樣,幾乎所有的戰爭都是在秦昭襄王60歲以前發生的,也就是說,這些戰爭全部都是宣太后和魏冉一手操控,秦昭襄王就是看個熱鬧。
五十一年,將軍摎攻韓,取陽城、負黍,斬首四萬。攻趙,取二十餘縣,首虜九萬。西周君背秦,與諸侯約從,將天下銳兵出伊闕攻秦,令秦毋得通陽城。於是秦使將軍摎攻西周。西周君走來自歸,頓首受罪,盡獻其邑三十六城,口三萬。秦王受獻,歸其君於周。五十二年,周民東亡,其器九鼎入秦。周初亡。---《史記,秦本紀》

\t不過長平之戰,是一個非常特別的意外。可以說讓秦昭襄王能夠打個翻身仗的,就是這一場大戰。

當時秦趙兩國的國力相當,秦昭襄王剛剛親政,為了能夠起到震懾諸侯的作用,所以秦趙兩國發生了長平之戰。

原本秦昭襄王也沒什麼底氣,一直在前線跟趙國乾耗著。兩國國家的國力幾乎都被消耗殆盡的時候,趙國主動發起了進攻,結果被秦國一舉殲滅。20萬趙軍被坑殺,從此秦昭襄王終於一戰成名,留名青史。這一年是秦昭襄王42年。

03滅亡東周,稱霸天下的野心徹底暴露。

秦昭襄王在60歲之前,雖然都是提線木偶,但是這也算是他的實習期。沒辦法人活得長,就要乾等著。所以他實習了長達42年以後,終於轉正了。

\t這個時候的他從母親和舅舅那裡確實學到了很多有用的東西。所以他也開始有了爭霸天下的野心。在宣太后的努力之下,秦國的國力與日俱增,所以秦國才有資本跟趙國打了長平之戰。

  1. \t這一戰過後,秦昭襄王的軍事行動就一發不可收拾了。也就是說諸侯六國的好日子算是到頭了。他不斷向趙國發起進攻,在邯鄲城下打了好幾個來回,要不是楚國魏國聯合營救,趙國當時就能滅亡。
  2. \t結果失去白起的秦昭襄王居然被魏無忌給擊敗,不得已將太子的兒子異人送入趙國作為人質,這位人質兄弟就是秦始皇名義上的老爸。
  3. \t隨後秦昭襄王又開始對韓國下手,一舉斬殺韓國4萬多人。掉頭又攻佔趙國二十多座城池,斬殺及俘虜合計9萬多人。
五十三年,天下來賓。魏後,秦使摎伐魏,取吳城。韓王入朝,魏委國聽令。五十四年,王郊見上帝於雍。五十六年秋,昭襄王卒,子孝文王立。尊唐八子為唐太后,而合其葬於先王。韓王衰絰入吊祠,諸侯皆使其將相來吊祠,視喪事。---《史記,秦本紀》

這還不夠,秦昭襄王又盯上了遲遲不能亡國的周天子。周天子到了這個時候,其實連個象徵的意義都不存在了,所以秦昭襄王索性就把周國給滅了,將周天子給抓到了秦國。

隨後秦昭襄王又在72歲高齡的時候,宣佈攻打魏國,佔領了魏國吳城,迫使魏國投降秦國,成為秦國的附屬國。

可以說後期的秦昭襄王把一輩子的屈辱憤怒都發洩了出來,每一年都在打仗,但凡跟他接壤的國家都被他欺負過。

\t總結:被欺負成這樣,腦子不好才為他傷心

趙國、韓國、魏國包括楚國,這些跟秦國接壤的國家,全部被秦昭襄王揍過。這些國家的君主在得知秦昭襄王去世的消息以後,難道還會感到難過?

他們就算是流淚,那也是喜極而泣。他們知道秦昭襄王死了以後,這些國家至少可以過個幾十年太平日子。畢竟不是每個秦國的君主都是如此霸道的吧?

\t所以說秦昭襄王在75歲去世以後,全天下都迎來了一片歡呼雀躍之聲,他們知道自己的好日子終於來了,苦日子終於熬到頭了。

\t題目中的哀嚎有點過分了,這些諸侯王最多就是感動的落淚,然後商量好了一起去哪家夜店慶祝一番罷了。

《史記,秦本紀》

《史記,卷七十二穰侯列傳》


江湖小曉生


歷史上長壽的君主不多,秦昭襄王就算一個。他不僅長壽,執政時間也是非常吸人眼球的,若從他登基開始算起,總執政時間竟然長達五十五年。這對歷史上很多君主來說,絕對是個夢想,因為太多人不要說當政五十多年,活到五十五就已經偷著笑了。大概正因為如此,秦昭襄王一逝,六國舉哀,哭得那叫一個傷心呀。至於是不是為秦昭襄王哭就有些不好說了,各人心裡想什麼誰知道呢。

秦昭襄王六十歲奪權

如果要說實話,秦昭襄王其實蠻悲催的。為什麼這樣說?因為他娘是宣太后呀。宣太后雖然能幹,但太愛操心,太愛權力,都七老八十了還握著大權不放。這讓一個從年輕等到年老的兒子情何以堪呢?所以秦昭襄王各種無奈加自哀。

不過守得雲開見月明,在他六十歲這一年,範睢一席話將他拯救出“實習君主”的牢籠。當時宣太后已經真正老態龍鍾了,秦昭襄王想想自己也馬上步入耳順,趁著最後一點“理想”還在,他大膽站了起來,將母親手中的權力給罷免了。如此,秦昭襄王算是真正入職君主,開始自己理想中的治國綱領。

老當益壯的秦昭襄王大開殺戒

大概是隱忍的太久了,秦昭襄王一上任便大刀闊斧地幹起來。這裡面不排除其想要一鳴驚人,用武力來證明自己的嫌疑。反正這個時候的秦昭襄王憋屈了太多年,肚子裡的火不知從哪裡出,急著要打一仗。而且六國都在看著他呢,這個一直伏在母親翅膀下的老君主,能有什麼大作為嗎?

趙國是先沒沉住氣的一個,結果就讓秦昭襄王給逮住了。這就是歷史有名的長平之戰,秦昭襄王任白起為帥,一舉將趙國數十萬萬兵馬給填埋了。這件事不只讓人看到了秦昭襄王的狠戾,還讓人讀懂一個事實:天下已經沒有人能阻擋這個剛上任的老君主了,他要崛起了!

夢想照進現實:共主消亡

不要說秦昭襄王沒有夢想,人家只不過太多年沒有發言權而已。當母親的威懾不在時,秦昭襄王真正展示了自己的大國夢想,他要蕩平六國,統一天下。但這個夢想成真有一個前提,那就是周朝的存在。這其實是其他諸侯都不能忽略的事實,大家就算各自為王,卻心裡永遠記得他們有一個共主:周朝。

秦昭襄王怎麼會不明白,哪怕自己將天下蕩平,周朝若在,他依舊是周朝統治下的諸侯國。可就在這個時候,同樣感覺到危如累卵的周天子卻先開始活動起來,他想要聯合人來討伐秦國,實在不自量力呀。秦昭襄王借題發揮,一舉將周天子抓捕歸秦,連帶那權力的大鼎也成了秦昭襄王的自家物件。至此,天下共主消亡,人人自危。

秦昭襄王薨逝的百家心態

當天下共主消失之後,六國皆驚,這震動不亞於一場八級大地震。因為他們很清楚,秦昭襄王如此大動干戈,也就是他們迎來挑戰的時候。果然,很快秦昭襄王就開始了馬不停蹄的征戰生涯,楚國、趙國、韓國等與他接境的國家都深受其害。當然,國家戰亂,受苦的還是百姓,人民流離失所在所難免。

不過,這廝殺聲在秦昭襄王七十五歲的時候安靜下來。已經年老的秦昭襄王終於戰不動了,一命嗚呼。這下天下諸侯與百姓總算長吁一口氣:可以歇歇了。這樣一位好戰的大王死了,我們是哭還是笑呢?哭哭自己這些年的擔驚受怕還是有必要的,又或者哭哭自己因戰爭走掉的親人吧,畢竟現在有時間回想了。


汗青正浩


秦昭王逝世,六國響起一片哀嚎悲痛之聲?誰開的腦洞想出來的。


01.

關於秦昭王的死,《史記》是有記載的,記載了四個方面的詳細信息

“五十六年秋,昭王卒,子孝文王立。尊唐八子為唐太后,而合其葬於先王。韓王衰絰入吊祠,諸侯皆使其將相來吊祠視喪事。”——《秦本紀》

第一,死亡日期

在位第五十六年秋天,秦昭襄王逝世,請注意:司馬遷沒有用“崩”或“薨”這樣形容諸侯去世的字眼,而用了“卒”這個字,一字之差寓褒貶,至少顯示出司馬遷對秦昭王的死,沒有惋惜。

第二,孝文王繼位

秦昭襄王原先立了太子的,這位太子還出質魏國,在昭王四十年,死在魏國,史稱“悼太子”,連個名字都沒留下,怎麼死的也不知道,死後歸葬芷陽。後來才立了安國君為太子。



第三,和唐太后合葬

孝文王的母親生前在秦昭襄王后宮的位分只是“八子”,稱為唐八子。後安國君繼位,母以子貴,尊為唐太后,與秦昭襄王合葬。也許這位唐八子早死,如果沒有早死,可能就是殉葬。總之,他倆合葬了。

第四,六國悼念。

秦昭王死的時候,六國不管是出於真心還是假意,都來了,而且規格還挺高,韓王甚至親自穿著喪服來悼念,其他各國都派將相來瞻仰,開追悼會。



因此說是六國一片悲痛哀嚎,那是不可能的,六國私底下估計都長吁一口氣,老天爺,這個戰爭狂魔終於死了。

但是屈於震懾來悼念的使者,在靈前肯定都得裝模作樣大聲哭喪一番。

孔子不是說,臨喪不哀,吾何以觀之哉!



02.


秦昭襄王註定是為秦國而生,他在位五十六年,幾乎把六國“零落成泥碾作塵”

《史記》記載君王事蹟,向來惜墨如金,尤其先秦各諸侯,由於史料缺乏,更是如此,而秦昭王是個例外,幾乎每一年都有大事,攻韓,攻魏,功楚,攻趙,攻齊,攻燕,終秦昭王一生,幾乎把各諸侯國打得是大氣都不敢喘。

不可否認秦昭襄王前期宣太后是握有實權的,但是要說秦昭王是傀儡,言過其實了。範睢作為著名縱橫家,遊說秦王說,只見太后,不見秦王,自然是“語不驚人死不休”,說話難免不誇大其詞。



秦昭襄王到過漢中,到過上郡,到過北河,跟楚王在宛地會盟;跟趙王在中陽城會盟;跟魏王在宜陽會盟;和韓王在新城會盟,頻繁而卓有成效地活躍在當時的國際舞臺。

宣太后去世於秦昭王四十二年十月。

在位第四十七年攻打上黨郡,跟四十萬趙軍在長平相持時,秦昭王是親自到河內徵召十五歲以上的男丁,支援前線。



03.

經過幾十年的努力,各大諸侯國抗衡秦國的有生力量,在秦昭王時期,被狠狠地打蔫了,光白起一個領兵攻城掠地,殺戮就上百萬。

秦昭王時期,應該是秦國奉行嚴格軍功爵位制度的時期,憑人頭領爵位,分田地,享受不一樣的社會待遇,因此,這一時期應該也是秦軍濫殺無辜最嚴重的時期,六國的兵民成了泱泱秦軍晉升的階梯。

秦昭襄王和白起,成為六國人民的夢魘。

  1. 伊闕之戰。斬敵二十四萬人,又俘虜了將領公孫喜,拿下五座城邑。白起又率兵渡過黃河奪取了韓國安邑以東直到幹河的大片土地。
  2. 光狼城之戰。戰敗魏國軍隊,奪取了大小城邑六十一座。攻打趙國,奪下了光狼城。
  3. 鄢郢之戰。攻打楚國,佔領了鄢、鄧等五座城邑。佔領了楚國都城郢,燒燬了楚國先王的墓地,一直向東到達竟陵。把楚國幾百年的都城郢地設為南郡,並趁勢攻取楚地,平定了巫、黔中兩郡。
  4. 韓魏之戰。前273年(昭王三十四年),進攻魏,拔取華陽,使芒卯敗逃,並且俘獲了趙、魏將領,斬敵十三萬人。 進攻韓國的陘城,奪取了五個城邑,斬敵五萬人。攻打韓國奪取南陽太行道。
  5. 長平之戰。五十六年秋,昭襄王卒,子孝文王立。尊唐八子為唐太后,而合其葬於先王。韓王衰絰入吊祠,諸侯皆使其將相來吊祠視喪事。消滅趙國主力進四十五萬。



綜上所述

秦昭襄王死的時候,各國是派將相級別的使者來弔唁哭喪了,但是六國被秦國欺負這麼慘,六國百姓對他的死,必定是長吁一口氣,祈望籠罩在頭頂幾十年的死亡陰影可以消散,可是令六國沒有想到的是,二十多年後,一個令他們更恐怖的秦王嬴政直接摧枯拉朽的展開滅國站,一時間,原來的趙國人、楚國人、魏國人、韓國人、齊國人、趙國人都變成了兩個字“黔首”,都得為始皇帝的夢想締造固若金湯的“帝國偉業”驅使奴役。

如果他們能想到知道這些,真得好好在秦昭王死的時候哭一場!


開涮歷史


國亡之人大多無家可歸居住定所,對覆滅他們國家的君王自然是心懷極深的恨意;然而事無絕對什麼情況都有可能發生的。在我們華夏戰國這七國臨立的時期,就出現了進攻國家的君王逝世後,其他幾個國家百姓為此君王悲泣的景象;這發生在秦國就相繼覆滅了其他六國的歷史上。在秦國的歷代君王滅其他六國的爭戰中,秦昭襄王可謂是殺得最為兇猛狠絕的秦君之一。不過正是有了他為秦國一統華夏做的很大的基奠,才使得秦皇嬴政最後能夠成功讓秦國獨霸於天下。按理說秦昭襄王應該受到六國百姓的怨恨才對,可是事實卻並非如此!在他辭別世間之時,六國百姓對他的離世紛紛響起一片悲痛哀嚎之聲。這是為何?若是各位觀眾深感疑惑,接下來且看我的下文敘述。



秦昭襄王

戰國七雄之一的秦國最後能成功拿下天下,可並非只是秦帝嬴政一人的功勞;這其中還包含了秦國曆代先王付出的努力。而在秦國這麼多代君王中,除了建朝的嬴政以外就屬秦昭襄王的功績最大;可以說他是秦國一統中原的奠基人。當初就是因為在秦昭襄王一步一步地精心策劃下,才能成功挑起趙國與秦國的那一場至關重要的長平之戰;最後秦國打敗了趙國取得了這場戰役的勝利。正是在這一戰之後,秦國才得到相對其他六國極為有利的作戰優勢。秦國可以此為點向四周擴散,真正連通與其他幾個諸侯國家的通道;這對於六國來說可是一個極大的威脅。



可想而知,秦昭襄王此舉對於秦國來說是多麼的關鍵和重要。此戰之後,秦國就可利用趙國來向六國施加強大的壓迫力,這也說明了他自身的軍事才能和對天下整體局勢的理解能力是極為出色的。當然了一位成功君王的背後,自然不能缺少極為出色的輔佐人才。比如他有魏冉這等極為出色的謀士為其出謀劃策,有他的母族在背後全力地支持;還有秦國強悍的將士和優秀的官員們不懈地貢獻出自己的力量。其實秦昭襄王繼任秦國君王之位時,自身的權勢幾乎都被朝中的幾大重臣架空了;所以他自己能行使的權力並不多,甚至可以說僅是能夠維持君王的基本禮節。



不過好在他得到了他的母后和舅舅等母族勢力的強力支持,身邊不缺少可用的人才給他提出極佳的治國建議和謀劃出好的作戰策略。他當初之所以做出攻打六國的決定,就是因為他背後有出色的人才為他出力。魏冉就曾多次為他進攻其他六國出謀劃策,他自己也很是果斷,做出謀劃後就對六國展開攻勢。而且秦昭襄王可不僅僅只有長平之戰這突出的功績,他還有做出一件對秦國的未來極為有益的事情;他從周朝手中奪取了象徵正統的九鼎,隨帶把周給覆滅了。這為當時各個諸侯國擺脫掉了一層的束縛,使得天下頭上名義上的共主徹底地消失在歷史的浪潮之中。



要知道當時周雖已經十分羸弱了,但是還沒有幾個國家敢去覆滅他;所以秦昭襄王此舉可謂是為天下做了一件想做但不敢做的大事,自然會得到六國不少人的尊敬。其實若是週一直存在,那秦國就算把其他六國都打敗了,勢力擴張到天下也是不可能成為天下正統的。因此,秦昭襄王不僅為嬴政的建朝稱帝打破了最後的限制,還讓整個天下都脫離了周天子名義上的統治。可以說他這一行動推動了歷史前進的腳步,為之後的天下迎來了一統的盛世局面。不過這不全是六國對秦昭襄王逝世深感哀痛的原因,還就是秦昭襄王辭世之後六國的發展陷入了沉寂狀態。



其實當秦昭襄王離世後,各國的發展都開始偏離好的方向;其他六國又開始陷入了混亂的局勢。畢竟秦昭襄王在世時,六國差不多都依附於秦國發展。因此,當他辭世後秦國開始逐漸衰落了,天下六國也脫離依附於秦國的穩定狀態。而這對其六國百姓而言簡直不亞於一場災難,所以哪怕秦昭襄王是攻伐六國時殺得最狠的一位秦王,六國的百姓還是會對他的離世而感到哀嚎和悲痛。在我看來如此英明果決的君王,天下人又怎會不對他的去世感到哀痛呢。

歷史時刻錄,每日一歷史,分享歷史時刻,品味歷史時光,感謝您的觀看,歡迎您的評論,動動手指點個贊呦!

歷史時刻錄


歷史上並沒有記載昭襄王死的時候六國響起一片哀嚎悲痛之聲。相反地,對於強大起來並四處征伐的秦國最長國君,六國人民飽受他所帶來的戰亂之苦,在妻離子散,家破人亡的不幸遭遇中,他們對秦國和秦王是從內心仇恨的。

而秦國的每一個舉措每一項政令每一次軍事行動不僅是六國殿堂最關心和擔憂的事,同時也是老百姓最害怕和恐懼的事,因為戰爭,因為秦軍的斬首封爵制,在面對戰爭和秦國銳士時,遭殃的時士兵和平民百姓。昭襄王的死亡,對於他們可以有短暫的平定,短暫的和平,至少在新君主繼位之前是不會發動戰爭得了。


萬卷古今情


我想題主應該說一下你的參考文獻,哪裡看出來六國一篇哀嚎之聲了。看到有評論說出自《戰國策》和《東周列國志》,於是我特意翻了一下《戰國策》根本沒有找到相關記錄。

秦昭襄王之死

再說《東周列國志》,首先這是一本明朝的演義小說,是有馮夢龍所寫的演義小說,我們姑且認為也算可以參加吧。但是我找到秦昭襄王死的那一段,也沒有見六國哀嚎。我們看原文

再說秦昭襄王在位五十六年,年近七十,至秋得病而薨。太子安國君立,是為孝文王,立趙女為後,子楚為太子。韓王聞秦之喪,首先服衰入吊,視喪事,如臣子之禮。諸侯皆遣將相大臣來會葬。


韓王以臣子之禮,當然不是因為韓王尊重秦昭襄王,而是他被秦國打怕了,韓國成了秦的屬國。秦昭襄王五十二年,遷九鼎。五十三年,諸侯來賀,魏國沒來,於是秦國討伐魏國,擊敗了魏國,使魏國臣服。

諸侯會葬,難道是悲痛,你這理解力我也是醉了,他們分明是在窺探秦國的局勢。在《史記》中是這樣描述的

五十二年,周民東亡,其器九鼎入秦。五十三年,天下來賓。魏後,秦使摎伐魏,取吳城。韓王入朝,魏委國聽令……五十六年,昭襄王卒,立子孝文王。韓王衰絰入吊祠,諸侯皆使其將相來吊祠,視喪事。

明顯是諸侯是為了窺探秦國的局勢的,昭襄王死後三天,孝文王也掛了。於是東周君和諸侯策劃討伐秦國,結果被呂不韋誅殺了。難道按照題主的理解,諸侯一面悲痛著,一面聯繫東周君討伐秦國?人家心裡不知道有多開心呢,兩個王一塊掛了,人家都迫不及待的要討伐秦國了,你還說哀嚎,這恐怕是說不過去吧!

秦昭襄滅周

還有人說秦昭襄王滅掉了周,解除了諸侯的枷鎖,所以大家對秦昭襄王感激。這腦回路也簡直了,即便秦國不滅周,諸侯有把周放在眼裡過嗎?何況秦國不滅周的話,大家至少還都是名義上的周臣,至少還能收斂點,滅了周那是連名義都不存在了。

秦惠文王繼位初期版圖


在秦昭襄王十九年,秦國與齊國約定,分別稱帝。秦稱西帝,齊稱東帝。後來齊王自行取消帝號,與諸侯一起討伐秦國,秦昭襄王也只好取消的帝號。

在戰亂的年代,制度是對弱者的保護,對於諸侯來說周禮還是對他們的一種保護,雖然無足輕重,但是也不好撕破臉不是。現在秦國撕破臉了,你居然說諸侯會感激秦國?諸侯恨不得以周天子的名義去討伐秦國呢,所以在聽聞孝文王也去世了以後,諸侯就開始聯絡東周君討伐秦國。

對秦昭襄王的評論

實際上在諸侯的印象中,秦國的國君信譽一向不好。在《廉頗藺相如列傳》中,藺相如對秦昭襄王說道:“秦自穆公以來,二十餘君,未有堅明約束者也”。意思就是秦國自穆公以降,就沒有一個有信譽的。

秦昭襄王繼位初期版圖



說實話,秦昭襄王和秦惠文王的水平還是有差距的,秦惠文王遠交近攻用的爐火純青,任用司馬錯滅了巴蜀,利用義渠之亂滅了巴蜀,多次挫敗六國合縱攻秦,玩弄楚國。在秦惠文王時期,秦國不但領土獲得了極大的擴張,而且國力還整整日上。從地圖上來看,秦國版圖實際上是有秦惠文王奠定的。

但是到了秦昭襄王的時候,近攻用的不少,遠交實在是乏善可陳。和齊國相約稱帝,結果人家齊王自去封號,還成了被討伐的藉口。雖然軍事上取得了勝利,但是也搞得秦國百姓不堪重負。


漁耕樵讀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960,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2dae300035aace7224442\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