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於1912年滅亡,至此中國最後一個王朝成為歷史。在我們看來,清朝滅亡是民國開始,其實中間坐了83天皇帝的袁項城不能迴避,雖然逆歷史潮流,但袁項城才是中國最後一個皇帝。
對於袁項城這個歷史人物,後人評說不斷。但袁項城之以能成事,除了他在清朝末期奠定自己的基礎之外,袁項城之所被重用,主要有兩個靠山,一個是慈禧太后,一個是奕劻。特別是慈禧太后對袁項城十分器重,而朝中大臣及皇室新貴卻對袁項城恨之入骨,也加緊了清除袁項城的行動。
驅袁計劃
慈禧死後,皇室權力有些分散,而監國攝政王載灃雖然有權力,但奕劻的權力也很大,還有一些想掌握權力的皇親,比如載澤、善耆等人,也與奕劻爭權,他們把奕劻、袁項城視為敵手,希望把他們清除出朝政。
奕劻這個人是一個無能而且卑鄙的小人,由於其鐵帽子王慶親王世襲,因此在朝政幾十年,培植了大量官員,在朝中說一不二,即使載灃也無法動他,因為遍佈奕劻的人。
而袁項城雖然不是皇親,是新發展起來權貴,在奕劻眼裡就是奴才。“戊戌變法”失敗導致光緒皇被囚,就與袁項城有關,也讓袁項城被人恨。
光緒皇帝時,一批親近光緒的大臣,就嫉恨袁項城,因此驅逐袁項城成為慈禧和光緒死後一次內部鬥爭,這也是一場清末權力再分配的鬥爭。
首先對袁項城彈劾的是御史趙啟霖、江春霖、趙炳麟等人,趙啟霖曾在彈劾段芝貴獻妓女楊翠喜一事上,得罪奕劻和袁項城,此後被慈禧太后削職,後來在民眾呼聲下才得以復職。
袁項城自身並非乾淨,他任外務部尚書時,與歐美交好,而反對日俄侵佔東北。而且袁項城處理事務時,很少與朝中大臣協商,也不向朝廷請示,載灃對他很不滿意。
袁項城外交官並沒有那樣舒坦,在中美互派大使問題上,他讓朝廷來討論,引發了衝突。袁項城以為美國與日本不好,因此他建議德美英三國組成同盟的事被三國否決,朝廷中反對袁項城的人對他的建議進行反擊,同時,日俄兩國的公使也不願意了,向清朝提出抗議。一時間,本就搖搖欲墜的清朝,又面臨著世界強國的責難。
這場危機結束後不到一個月,也就是1909年1月1日,袁項城惹惱了清朝皇親,直接惹怒了載澤。因為袁項城反對清朝的財政集中在載澤手裡,就與世續向載灃提出建議,建議給各省的督撫以財政權。
袁項城的主張本來沒什麼錯,但清末的那皇親不願意了,因為觸犯他們的利益。而載灃作為攝政王也被皇親懷疑與袁有關係,載灃對袁項城越來越不滿意。
逃離京城
袁項城是一個很聰明的人,他意識到以自己的力量無法與清朝的權貴們相鬥,此時他面臨著人被殺的危險,於是逃離北京。
袁項城去哪了?他逃到了天津。即使逃走趙炳麟和陳田上彈劾袁項城,認為他“機械變詐,善構骨肉”,“ “攬權獨工,冒進無等”,“ 握軍符,恃兵而驕,入議官制,氣凌朝貴,動搖樞臣,頗有唐時藩鎮朱溫入朝之風”。如果這一彈劾坐實了,那袁項城必是重罪。
載灃也想除掉袁項城,他認為御史的奏摺是機會,但要除袁項城,此時的清朝已經沒有清初大臣那樣的魄力了。
載灃決定先把袁項城的官職拿掉,然後再把其黨羽清除,於是以“跋扈不臣,萬難姑容”為由,想削其職,並關押起來。但外國公使不願意了,軍機首席奕劻也不同意,就連被人尊重的張之洞都站出為袁項城說話。
此時與袁項城交好的世續,則勸載灃不要對袁項城下手,並迅速通過袁項城躲避。袁項城腳底抹油,跑到天津鹽商阿頤臣那裡躲避。此時張之洞站出來說話了,他認為袁項城長期統率清軍,有自己的勢力,不應輕易動他,清朝此時應以穩定為主。
袁項城此時官職並沒多大,他早在1906就辭去大部分職務,還把訓練的三個鎮的新軍交給陸軍部。過了一年,袁項城表面上調出北洋新軍,但他的實職是軍機大臣兼著外交大臣,表面上沒權,實際上權力很大。
袁項城為何逃到天津,因為這裡有很多外國駐華公館,他當時就與英國駐華公使朱爾典求救,朱爾典就向朝廷為他說情,並保證袁項城在天津的安全。
袁項城也加緊自保,他提前上奏,以腳有病為由,向清朝表示不能參與軍機處和外務部事務。
此時忠袁的段祺瑞鼓動南苑軍隊鬧事,他想以此為由率軍進京,南苑兵變很快被平息,但清朝卻警覺了,他們沒想到袁項城的力量如此強大。
載灃對清除袁項城的事也猶豫了,他知道北洋新軍是袁項城訓練的,都聽袁項城的,如果真要把袁項城一擼到底,恐怕會引起兵變。載灃不得不借袁項城的“足疾”之由,讓他回老家養兵,也算是大臣的關心。但載灃不知道,他這一猶豫成就了袁項城。
清其黨羽
雖然袁項城因為腳病而辭職,但這只是一種暫時的妥協。載灃也明白,朝中有很多袁的勢力,如果不把袁項城的人清除掉,對載灃依然是一個威脅。
載灃派人監視袁項城,並展開對袁派的收拾,還把自己的權力收回來。載灃先收拾郵傳部尚書的陳璧,他與北洋關係好。謝遠涵則上書彈劾陳璧,認為他受賄。但這個陳璧的確不乾淨,載灃卻不敢嚴懲,於是載灃以兒子名義,讓大學士孫家鼐、那桐“虛糜國帑”之罪依法查證,不能隱瞞。
陳璧與袁項城關係好,而且他在督辦陵園建設上貪腐,載灃本來就對他不滿。陳璧也知道證據查實,自己小命不保。於是他與下屬開始對往來賬目作假。
載灃也沒辦法,他知道這種小罪並不能致陳璧以死罪,於是把陳璧削職。此後,蔡乃煌、馮汝騤、朱家寶、楊士琦等袁項城的人也被收拾。
親袁項城的人一時害怕,人人自危,他們不知道什麼時候被載灃收拾。但他們也開始想辦法自保。
直隸總督楊士驤,立即表示與袁項城劃清界限,並不與袁項城見面,實際上這都是表面工作。他還給張翼保,求他到醇親王府打點,能結交載灃,兩方通吃。楊士驤主動上交直隸財政,並處分手下那些貪汙的官員,一時受到民眾歡迎,也被人認為識時務。
載灃也多次表揚楊士驤,認為他是一個體察朝廷艱辛和民間疾苦的官員,是封疆大吏的楷模。希望各省向他學習,不久楊士驤死了,被追封為太子太保。
袁項城還有一個死黨就是徐世昌,此人很鬼,他看載灃開始下手,主動請辭。載灃本來收拾他,但對於有軍權的徐世昌,他也沒底。此時世續、鹿傳霖向載灃求情,希望能保住徐世昌,於是載灃讓徐世昌繼續擔任東北總督一職。
徐世昌得知載灃打消收拾他的消息後,他仍感覺不安,他希望到載灃底下工作,因此多次申請到北京工作,以此表示向載灃效忠。當時陳璧被革職,郵傳部尚書空缺,徐世昌成為郵傳部尚書,總算把命保了下來。
載灃開始對徐世昌很欣賞,隨後又升為協辦大學士,成為軍機處一員。於是徐世昌成為載灃的心腹。
收拾了袁項城的人,但如何收拾袁項城,成為載灃一大難題。因為赤袁項城背後有奕劻,想動袁項城,必須打掉奕劻,難度更大。
反袁御史江春霖等人,突然看到希望,他們也看出載灃的決心,但沒有看到載灃的擔心。江春霖等人開始向奕劻發起衝擊。當時江春霖給載灃說,袁項城走了,奕劻還在朝廷把持大權,外面還有楊士驤等人的接濟,袁項城吃喝不愁。認為把楊士驤調走,切斷袁項城的財源。
載灃與趙炳麟商議後,趙炳麟主張以溥儀的名義下令誅殺袁項城,再讓張之洞擔任丞相。並啟用禁衛軍,然後請康有為、梁啟超來當顧問,推行憲政,以服人心。
載灃這個是一個優柔寡斷的人,前怕狼後怕虎,考慮太多,他沒同意趙炳麟的建立。不過他認為張之洞與奕劻不和,可以成為他的人,但需要擇機實施。但載灃已經沒有機會了。
虎頭蛇尾
載灃驅袁的行動告一段落後,為何顧慮這樣大?主要還是來自於奕劻,此人在朝廷任要職幾十年,成為清朝皇室的代表人物,如果把奕劻打掉,就會使宗族間出現矛盾。
奕劻是軍機大臣的頭,而外交事務也以他為主,外國對奕劻印象很好。而且奕劻黨羽更多,無論其資歷還是履歷無人能比。
如果打掉奕劻很難,他手下人比袁項城的人還要多。慈禧臨死前也想收拾奕劻,也因種種顧慮而放棄。載灃認為可以利用奕劻打擊其他不聽話的宗室貴族,特別是想掌權的隆裕太后。
袁項城是新軍訓練的實際操作人,清朝北洋軍中官員都是他的手下,而且人緣好,歐美對袁項城很滿意。朝廷中的大臣也與袁暗結,還有一些商人資助袁項城。以載灃的為人,軟弱而拿不定主意,必然不是袁項城與奕劻的對手。於是袁項城開始醞釀再次出山的事。
閱讀更多 泥腿看客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