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聂:体能训练技巧之一

小聂:体能训练技巧之一

今天和大家分享一些体能训练的技巧。

无论你从事哪项运动,体能都是一个基础性的课题。可以这样说,没有体能支撑,任何运动表现就无从谈起。对跑者而言,如果你想加入到马拉松大军里面,那么体能训练基本上就是我们重中之重的训练内容。

体能训练说简单其实也挺简单,你只需要遵循人体生物学原理,把握循序渐进的原则,以科学合理的运动方式,细心耐心地积累,假以时日,个人体能水平自然就会水到渠成的达成目的。

然而在现实运用中,我们大部分跑友对体能训练的原则和具体方式把握很容易出现偏差。经常出现急功近利的思想和做法,所产生的后果最典型的就是目标成绩或是运动表现不理想,而且经常因训练过度导致免疫力下降,身体承受力不足而引发伤病。

通常大众会认为,经常跑步的人身体素质自然会好很多,不容易生病,然而,我们很多跑友却经常感冒生病,这是为什么呢?其实就是体能训练方式出现问题。那么,我们该任何进行体能训练呢?今天我主要是根据个人的训练经历和运动生物学原理和大家分享一些个人经验,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1.毅力和耐心

所谓毅力,就是需要我们在系统的训练模式当中,有持之以恒的决心与行动力,绝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对于大多数的跑者,特别是马拉松跑者而言,缺乏的并不是毅力,而是足够的耐心。

耐心非常容易,却是大部分人难以做到的事情。我们在体能训练过程中,耐心是衡量我们执行一个训练单元的心理保证。体能的积累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而体能训练是非常枯燥和单调的事情,以简单的低配速慢跑这个训练科目来说,你必须付出每周训练计划中60%-80%的时间来完成同样的训练内容,而且,慢跑就是慢跑,不能随心所欲的超出自己的慢跑配速,要不然,训练效果也会打折扣。因此,我们需要足够的耐心来应付这个时期所承受的心理压力。

2.训练目的性和次序

这个问题是我们跑步中预防伤病最主要的保证,因为你要很清晰的知道自己的训练目的,然后制定相应的训练计划并严格执行,才是预防伤病最合理的方式。很多人总认为跑步可很随意,想怎么跑就怎么跑,这样的误区引发极大的伤病隐患。

很多跑友,保持跑步习惯的毅力确实让人动容。然而,往往在这些跑友身上体能效果和他们所付出的收获完全不对等。

而有一些非常有代表性的跑友呢,很迷恋一些本不该属于他的训练内容。尤其是以间歇跑为代表的训练科目。

然后有部分跑友呢,每天的训练内容和强度日复一日的一成不变,维持很长的时间。这样的训练习惯只会让自己的体能训练收获甚微。

通常,我们要结合自己的年龄、身高、体重、家庭、工作等各方面的因素来制定相应的训练计划。这里所说的训练计划,是基于人体生物学的原理,对我们自身的身体承受力也就是运动负荷的一个指导性训练模式。所有违背人体生物学的原理的运动,都是违背健康的理念,运动效果会适得其反。

因此,无论你是慢跑,乳酸阈值跑,强度大的速度训练和力量训练,都是基于我们的训练目的,遵循一定的科学顺序来做的。

原则上说,慢跑,力量,乳酸阈值,慢跑,力量,配速跑,再慢跑,这些训练在我们初期的跑步进阶中需要多次循环才能达到我们的体能目标。当我们到达某个程度,也需要及时调整训练模式,因个人需求加入一些速度训练,例如间歇跑,重复跑,越野跑和沙滩跑这些内容。在这里需要着重提出的是,如果你没有足够的有氧基础,那么你进行高强度的间歇跑是毫无意义的。

3.技术保证

所有的体能训练都必须在合理的技术动作下完成才是科学合理的。

目前,我们很多跑友很渴望在马拉松成绩上得到提高,会在训练中非常刻苦,所付出的汗水非常多。但基于技术动作的不合理,自身运动成绩得不到合理的体现。我经常给一些跑友分析原因,90%以上的人,只需要做一点点技术调整,10公里成绩立马发生改变。

这就是说,我们在错误的动作下去练体能,所产生的效果是很容易打折扣的。因此,学习并掌握合理的技术动作对我们体能的提高意义非常深远。这点在我自己的进阶过程中表现得尤为突出。很多人跑个一两年,就感觉自己跑不动,体能到了极限或是感觉瓶颈无法突破,而我呢,47岁了,还依然感觉自己体能极限远远没有到来,这就是合理的技术给我的感觉和保证。

总的来说,体能训练是一个非常系统的工程,这个工程是建立在我们人体内部的,看不见,摸不着,但随时可以感受得到。体能的理解也可以定义为我们的跑步所需要的能量系统,在马拉松比赛中,你的身体燃脂系统起作用还是燃糖系统主导,取决于我们的体能训练习惯和模式,这点很重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