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淑真,將情感寫在詩詞中的女子

朱淑真,將情感寫在詩詞中的女子

之前看了一本書上有一段話是這麼說的:大多數時候,古代女子的感情故事只能在后妃列傳,或野史中間去挖掘,因為平心而論,中國歷史上的女人不少,能流傳下來的異常單調。

此話雖有失偏頗,但卻不為過。因為古代女子只是男權制度的附屬品,正史是男人主筆,他們怎麼能讓女人精彩的生活蓋過男人的權勢?

現代人接觸到古代女子的感情故事,大多是從影視劇中的後宮宮鬥或深宅大院中的美人鬱鬱而終中窺得一二。

可是在宋代就有那麼一個女子,將處在各個階段的女子感情故事,以詩為口,傳神細膩地一吐為快,流傳給後世,讓處在速食愛情時代的人們驚歎。

這個小女子,在當時也著實膽大,不但主動和心上人約會,還把這些事寫在自己的詞中,在女子謹言慎行的古代,也算是“有傷風化”的一股清流。

其實在宋代,年輕男女在元宵節這天賞燈約會,是符合當時民俗的,被冠以“有傷風化”,只是後來的老學究們強行賦予的而已。

這個女子,以自己的一支筆,寫下少女的戀愛,失戀,期盼美好婚姻,婚後不如人意的閨怨,讓厚重歷史中的女子,在她的筆下栩栩如生,她就是朱淑真。

朱淑真,將情感寫在詩詞中的女子

1初戀:月上柳稍頭,人約黃昏後,

還記得〈〈大明宮詞〉〉中的少女太平公主,喬裝出宮,去長安街參加上元燈節,當她看見自己喜歡的人,摘掉面具回眸的那個一瞬,讓觀眾看到了幾千年前愛情的模樣,那也是可以美成一張值得一生品鑑的畫卷,那種眾裡尋他千百度,暮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的美妙,被幾百年後的宋代朱淑真又遇見了。

一個17歲少女心心念念盼望著可以去見一見自己傾慕的男子,終於等到了元宵節這天,街市上,行人如織,彩燈如晝,喧鬧的市井中,街角的柳樹下,月色細細密密的灑在少女含羞帶笑的臉上,二人就那麼靜靜地站著,就已很好。

這是朱淑真的初戀,"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後"就像一副靜止的畫面,流傳了千百年,如今讀來,還有身在畫中之意。

2,熱戀:嬌痴不怕人猜,和衣睡倒人懷

一首了〈〈清平樂〉〉中的"惱煙撩露,留我須臾住。攜手藕花湖上路。一霎黃梅細雨。嬌痴不怕人猜,和衣睡倒人懷。最是分攜時候,歸來懶傍妝臺。"將熱戀女子對愛人的依戀,包括奮不顧身去示愛 ,濃墨重彩且大膽地寫了出來。

讓人們一度懷疑,她就是為了挑戰封建禮教而生的鬥士,讓後人們在讀到她的詩詞,還可以一窺千年前的宋朝,有一位"離經叛道"的少女,談著現代女子的戀愛,真真正正的愛了一回。

這位少女在詞中表述,我走累了,你要牽著我的手拉著我走,避雨的時候一看四下無人,就要靠在他懷裡取暖,在喜歡的人面前,大膽的以行動示愛,自己沉醉,讓讀者陶醉。

相會總是短暫美好的,但分別時的難捨難分,同樣讓人意猶未盡。回來後,慵懶的斜靠在梳妝檯上,相見的歡愉喜悅之情從眼角眉梢還未褪去,思念卻又上心頭。

熱戀中的朱淑真,"和衣睡倒人懷"的大膽示愛,和李清照的"和羞走,倚門回首,卻把青梅青梅嗅",的看見意中人嬌俏羞澀形成巨大反差。

所以說她是封建禮教的鬥士,哪怕父親在人言可畏的說辭下,一把火燒掉了她的文稿。揹著罵名的少女朱淑真,還是真切的擁有過她們那個年代的女子,想都不敢想的愛情。

朱淑真,將情感寫在詩詞中的女子

3,失戀:不見去年人,淚溼春衫袖

時間過得好快,春去冬又來,又是一年元宵節,,月夜,柳樹,華燈依舊,可是那個他卻已不再來,兩個人的感情戛然而止。

少女的心事,說與誰人聽?

今年春天,她還會穿著水紅褂子來到水池上的小亭子,寫下"淡紅衫子透肌膚,夏日初長水閣虛,獨自憑欄無個事,風水涼處讀書"嗎?

應該不會了,這是去年上元節,見完心上人以後,在春末夏初看似獨自憑欄無事,實際是在思念意中人。

失戀之後的她枯坐窗邊柳眉低垂,杏眼含愁,坐在菱花鏡前,托腮遐思,大眼睛撲閃了幾下,身姿嫋嫋的走向書案前,蹙眉凝神,寫下一行行清秀的小楷:

"去年元夜時,花市燈如晝。

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後。

今年元夜時,月與燈依舊。

不見去年人,淚溼春衫袖"

寥寥八句,將少女約會與失戀躍然紙上。

這個時候的她,或許可以用張三影〈〈千秋歲〉〉中的"夜過也,東窗未白孤燈月"形容更為妥帖。

同景,不同感受,出現在這首〈〈生查子〉〉小令中,將少女約會,失戀的小心思,描寫得惟妙惟肖。

愛情是一個亙古不變的話題,無數詩人大咖,文人墨客,濃墨重彩的描寫過,但朱淑真,用一首朗朗上口的小令,將其淺顯易懂的訴說,恐怕是前無來者,後無古人,只此小女子一人。

看完朱淑貞的約會,熱戀和失戀,北辰星的一段話送與朱淑貞再合適不過:

  • 往事一幕幕的放映,愛的死心塌地
  • 或許是上天早安排的命運,
  • 也可能是命中註定,
  • 愛一回不要徘徊,
  • 過程用心去描繪,真的無怨無悔。

經過戀愛與失戀的朱淑真,曾經如飛蛾撲火般大膽追逐愛情的女子,心向美好,對自己的婚姻生活充滿嚮往。

朱淑真,將情感寫在詩詞中的女子

4,憧憬幸福婚姻,從我做起。現實卻讓人唏噓。

婚後,她也努力做一個滿足現狀的小媳婦,她給在外的夫君以滿紙的圈圈捎去情話:

  • 相思欲寄無從寄,畫個圈兒替。
  • 話在圈兒外,心在圈兒裡。
  • 單圈兒是我,雙圈兒是你。
  • 你心中有我,我心中有你。
  • 月缺了會圓,月圓了會缺。
  • 整圈兒是團圓,半圈兒是別離。
  • 我密密加圈,你須密密知我意。
  • 還有數不盡的相思情,我一路圈兒圈到底。

可誰知道這麼多密密麻麻的圈兒,還是沒有圈住一個知情知意的夫君。

有人說朱淑真的丈夫是一個市井村夫,有人說是一個隨波逐流的小吏。其實大多數人認為應該是一個在仕途的人。

因為朱淑真家境優渥,自己又是才華橫溢,哪怕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也不可能找一個村夫的。

婚後的她,心底浪漫加持,嚮往美好的二人世界,憧憬著郞情妾意的幸福生活。

據說她的丈夫是一個肚子裡沒有多少墨水的凡夫俗子,是一個不值得她愛的人。

所以自圈圈情話後不久,她就活成了幽怨深閨婦人。

從她在〈〈謁金門 __春半〉〉中寫道,十二欄杆閒倚遍,愁來天不管"開始,寫到"滿院落花簾不卷,斷腸芳草遠"她的傷春,是她在借景喻己。

然後她寫的〈〈藏字木蘭花__春怨〉〉中,

獨行,獨坐,獨倡,獨愁,還獨臥,

佇立傷神,無奈輕寒著摸人”。

其中的五個獨字,將她的孤獨寂寞,無可寄託,渲染到極致,

"此情誰見 淚洗殘妝無一半。

病愁相仍,剔盡寒燈夢不成。"

讀來不禁讓人心中生憐。將一個深閨婦人孤獨無助,淚水漣漣,情長紙短的無奈,刻畫入骨。

到後來,在〈〈愁懷〉〉中寫道:

“鷗鷺鴛鴦作一池,須知羽翼不相宜,

東君不與花為主,何以休生連理枝?”

她控訴著這樁不般配的姻緣,在那樣的年代,話語權在男人手裡,即便是才貌雙全,家世優渥的朱淑真,又能如何?守著這個不相愛不相知的人,潦草過餘生。

朱淑真,將情感寫在詩詞中的女子

在〈〈最美的宋詞裡邂逅最美的愛情〉〉一書中,有這麼一段描寫:

她是一個孤單感性的女子,對愛情的渴望已超出一般女子,即便飛蛾撲火,也要活在自己的愛情裡,這樣的女人豈是尋常人可以理解。

  • 美豔尤物嘆寂寞,恰如臨水照花人。
  • 願得比翼雙飛客,卻是俗務難成林。
  • 擬把疏狂圖一醉,為愛感教玉石碎。
  • 飛蛾撲火終不悔,枝頭抱香空遺恨。

把朱淑貞的美,把她對婚姻的嚮往,把她為愛的吶喊,集於這一首詩中,的確不為過。

而她,卻將自己一生的情感經歷,用詩詞永久的鐫刻在字裡行間,讓後世的人們可以透過這一行行或歡脫,或傷感,或怨諷的句子,一窺千年前的女子,也曾經大膽愛過,被負過,被傷過,然後無可奈何的將這些收錄成冊,讓後世的人知道在千年前,那麼才華橫溢的女子,也無法抗拒命運,最終活在自己的"斷腸"裡。

朱淑真,將情感寫在詩詞中的女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