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王”孫思邈,站在張仲景的肩膀上,開創後世以方類證的先河

要說起醫學家,我們第一時間就會想到嘗百草的《本草綱目》的李時珍,也會想到為關羽刮骨療毒的華佗,也會想到《傷寒論》的張仲景,但是有個人我們不得不提,他就是唐代的醫學家——孫思邈。他被人們稱為“藥王”,這位真正意義上的“婦科聖手”,孫思邈不僅精於內科,而且擅長婦科、兒科、外科、五官科,可以說是集大成者的醫學家。

“藥王”孫思邈,站在張仲景的肩膀上,開創後世以方類證的先河

孫思邈年少的時候時常被疾病纏身,花費了家裡很多錢財,於是他便立志學醫。或許我們應該感謝他身上的疾病,倘若他是一個健康無比的人,我們或許就看不到“孫思邈”了,這或許就是契機吧。孫思邈從小就顯露了他與眾不同的天資聰穎的一面,嗜學如渴,知識廣博,深諳通莊、老學說,這還不止,他甚至於對佛家經典,都能做到手到拈來,這些都是他前期所積蓄的力量。

“藥王”孫思邈,站在張仲景的肩膀上,開創後世以方類證的先河

之後,孫思邈在研究張仲景的《傷寒論》之後,將傷寒歸為十二論,傷寒禁忌十五條,為後世研究《傷寒雜病論》提供了有法可循的門徑,尤其對廣義傷寒翔實地增加了更為具體的內容。他創立了從方、證、治三方面研究《傷寒雜病論》的方法,開創了後世以方類證的先河。

“藥王”孫思邈,站在張仲景的肩膀上,開創後世以方類證的先河

孫思邈在長期的實踐中,孫思邈還總結出治療痢疾、絛蟲、夜盲等病症的特效藥方。在太白山中居住時,孫思邈親自採集藥材,研究藥物性能。他認為適時採藥極為重要,早則藥勢未成,晚則藥勢已竭,依據豐富的藥學經驗,他還確定出了233種中藥材適當採集的時節。

“藥王”孫思邈,站在張仲景的肩膀上,開創後世以方類證的先河

他所著的《千金要方》及《千金翼方》影響極大,被譽為中國古代的醫學百科全書。他先是“懸絲診脈”讓長孫皇后成功分娩,之後又在夾道上“一針兩命”救下因難產昏厥差點誤葬的女子,併成功讓其誕下一子。關於孫思邈的典故很少,但是每一個都是離不開“醫救”的主題,他所經歷的所有事情,都是藉助於他高超的醫技來救死扶傷,也真正的體現了一位德藝雙馨的醫學家的美好品質。

“藥王”孫思邈,站在張仲景的肩膀上,開創後世以方類證的先河

他淡泊名利,只願待在山林,一門心思只為鑽研醫術,他是醫術跟醫德都臻至爐火純青的偉大醫學家。他曾經積累下的經驗甚至於提出的學說,至今都有著深遠的借鑑意義。“前人栽樹後人乘涼”,我想我們現在的醫學水平不斷髮展,都是因為有這些甘於奉獻,甘於為醫學界,其他領域創造價值的功臣們,他們才是最值得追崇的明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