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涇陽:鄭白渠遺址區內的"坎兒井"

話說涇陽:鄭白渠遺址區內的"坎兒井"

在鄭白水利工程遺址保護區以內,自西北向東南一字排列有數個大坑。有人說這些大坑很早就有了,到現在大約有150多年了,當然也有人把年代確定到秦漢時期。船頭村的老人回憶說在六十年代時,遺址裡農田裡面的大坑一共有二三十個,大坑是誰留下的,又有什麼功能?

​話說涇陽:鄭白渠遺址區內的

(衛星下的井渠遺蹟 谷歌地圖)

民國編《續陝西通志稿》裡面有一段話可以解決上述疑問,現錄原文如下:"(清穆宗三年 1864年)高陵縣令徐德良曾役民於鄭國故道北,涇河左岸東南至惠民橋北,掘井一排。修築大池,擬復引涇。奈渠高於河者數仞,土松而滲,涇泥又不至數鬥,池未滿而漏其半,復為泥淤,盛水無多,迄於無成。"因此這些大坑就是《涇渠志稿》中的井渠遺蹟。看到這段話有人還會有疑問,高陵知縣到涇陽來施工?清代不是一直拒涇入渠嗎?為什麼又開始引涇水了?

​話說涇陽:鄭白渠遺址區內的

(井渠取水口 蒺藜攝)

​話說涇陽:鄭白渠遺址區內的

(井渠之天井遺蹟 蒺藜攝)

首先徐德良確是高陵縣令,在同治年回事涇陽被難後,徐德良短時曾同時知涇陽事,他任職期間有感於龍洞渠水量有限,難以灌溉到高陵縣域,就發動了一萬餘名群眾到鄭國渠故道北,現遺址保護區內進行引涇工程。為了保證充足的水量,他借鑑了新疆坎兒井的方式,在遺址保護區內先掘進數十,底下相通,另在它處掘有水池,蓄水入渠。由於他不是一個水利專家,也沒有考慮涇河的水文特點、地質條件,更沒有對地形進行深入瞭解。最後工程失敗了,但是有一點必須肯定,徐德良的做法至少衝破了當時對於涇河水質不能灌田的誤解。

在清代中前期,由於各種原因導致龍洞渠一改引涇為拒涇,即拒絕涇水進入灌溉渠,陝西方面的官員在廣惠渠口修築了大壩,並不斷地加固,堅決禁止涇水進入渠道。從清代前期就流行一個觀點,那就是涇河水不能灌田,乾隆涇陽令葛晨主持修撰的《涇陽縣誌》裡詳細說明這個問題,大意是他們專門做了一個實驗:放泥水入田灌溉禾苗,結果發現禾苗枯黃瘦小,很不正常;還採訪了一些有經驗的老農,所得結論與此相似。於是清代的“專家”就開始了一段涇河水質的考辨,就如同煮酒飲茶用水一樣玄妙高深,最後的結論是涇水不適宜灌溉,所以就要拒涇。康熙時期的王太嶽編了一本《涇水志》就是這種說法的源頭,也不知什麼原因這種理論竟然在清代前、中期佔據了統治地位。雖然期間有人提出反對意見,可終歸由於社會地位不高,並沒有多大影響。(不知清人持如此議論,鄭國、白公及歷代的水利會不會從地下爬起來晚上找這些專家理論。

清代大部分時期都是利用張家山泉水進行灌溉,由於泉水流量能夠引入渠道的只有一個立方米每秒(據2008年測定,張家山泉水流量約在1.4m3/s,可供利用不到一個立方米),假設清代關中降雨量比現代要高,泉水流量高於現代,每秒有兩個立方米可供灌溉,可和宋、元相比引涇最大可有十多個立方,相差也太大了些。高陵縣經常和涇陽縣打水務官司,縣令們公說公有理,婆說婆理大,都說自己水源不夠用,可大家依據的水程是宋元制定的,不打架才怪哩。(具體可參閱渠首碑記和灌區各縣的志書)

綜上所述,徐德良最大的貢獻就是開始了清代引涇的先河,對於後世啟發很大。徐縣令引涇失敗的原因《續陝西通志》很婉轉的提到了,本人總結如下:

1、清穆宗三年(1864年),關中大部分村鎮被毀、城市多為廢墟。徐縣令主持工程,倉促施工,沒有充分論證,設計存在問題,有些想當然。

2、沒有想到,也難以解決滲漏問題。鄭國渠首地層多以礫石、粗砂為主,取水過程中水量損失太多。

3、與新疆的坎兒井基本相似,河流水文條件也不同。即使可防滲漏,也無法解決涇水淤積問題,且涇水又極易淤積。

4、河床下切,取水實難。

如今鄭白遺址區只剩下了幾個大坑,遊覽的旅客只看了鄭白渠偉大功績,而徐德良的井渠僅存有幾個大坑,隱在農田之中果園之內,保護情況也不樂觀。現在的"天然水利博物館"如果任由遺蹟自生自來,將會在較短的時間內名不符實。隨著鄭國渠遺址申遺的成功,期待遺址、遺蹟保護也提到一個新的高度。

​話說涇陽:鄭白渠遺址區內的

(路邊的天井 蒺藜攝)

注:現高陵志對於徐德良的記載,難經推敲,故從民國志說法。且涇陽縣有遺蹟存在,更是支持這一說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