鮮為人知:越南人俘虜的德國黨衛軍

這段塵封已久的歷史,是我在一段電文中發現的,剛讀到這段電文時,我甚至疑心是自己看錯了,反覆查閱,前後回看,發現不是我看錯了,這即是歷史上的真實存在,我又用蹩腳的英文和百度翻譯法文的方式,去查閱了一些國外的資料,印證了這真的是歷史上真實的存在。

鮮為人知:越南人俘虜的德國黨衛軍

這是一份1950年7月25日,時任政務院總理周恩來拍給時任越南民主共和國主席兼政府總理胡志明的電報,電文如下:

胡志明主席:

蘇聯駐華大使託我代為詢問:現在越南之二百名德國俘虜,他們繫於何時及怎樣被越南人民解放軍所俘虜,他們的成分及政治情況如何,你們對於遣送他們經中國、蘇聯返回東德的意見如何,請查明電告。

周恩來

七月廿五日

從這份電報不難看出,這件事是蘇聯駐華大使委託周恩來向越南方面詢問200名德國戰俘,“返回東德”四字中,可以大概猜測到,蘇聯方面應該也是應東德的要求。“東德”即德意志民主共和國,簡稱民主德國,是1949年10月7日到1990年10月3日期間存在於歐洲中部的社會主義國家,說白了就是二戰後德國的蘇軍佔領區成立的國家,因為當時東德與蘇聯是條約國家,所以才有“返回東德”一說,這批戰俘在當時肯定是回不去西德的,即便要回去,也得將來“翻牆”。

我未能找到胡志明給周恩來的回電,只是在後來的文獻中,找到了這個事的另一個“影子”,說其是“影子”,因為可以提供的線索極少,這也是一份電文,電文的名稱叫“中央關於處理外國戰俘事給印度支那共產黨中央的的電報”,時間是1950年10月6日,距上一份電報已經過去兩個多月,其間關於此事的來往電報,無從查起。這份電文篇幅較長,其中有這麼一段,與德軍戰俘時間有關,原文如下:

“你們送往雲南的外國戰俘一七二名,其中只有蘇聯四名,捷克四名,德國七一名,匈牙利一七名,羅馬尼亞一名,共九七名可經中國、蘇聯送返各人本國……………其他各國俘虜,則絕對不要送來,以免使我們陷於被動,且對於國家J密上也極為不利……”

從這一份電報上,我們又能發現一個細節,200名德軍俘虜,只遣返了71個,至於其他的129個,是死了,飛了,跑了,不得而知,不過考慮到越南人對待俘虜的手段,他們的結果也就很明顯了。

到底是一群什麼樣的德國人,出於什麼樣的原因,在1950年代前後,竟然會跑到萬里之外的越南去打仗呢?真相只有一個,他們是法國外籍兵團的僱傭兵。

鮮為人知:越南人俘虜的德國黨衛軍

法國外籍兵團是由外國志願兵組成的陸軍正規部隊,擁有和法國本土部隊同樣的裝備,由來自136個國家和地區的約8000名志願者組成,創建於1831年,當時為解決法國國內的外國人犯罪問題,同時補充戰爭中死傷的法國軍隊兵員,法國國王路易·菲利普下令組建了這支軍隊,志願者加入時可以隱瞞國籍和姓名,因此曾有很多罪犯加入,2000年後對志願者進行了甄別,服過刑的無法參加了,參加者可以拒絕參加針對母國的戰鬥,外籍兵團組建後,幾乎參加了法國的每一場戰爭。法越戰爭自然也不例外,由於當時法國國內反戰聲浪高漲,法國被迫取消了徵兵制,外籍兵團得到重用,肩負起在越南的作任務。

二戰結束後,德國納粹黨衛軍被宣佈為犯罪組織,他們投降後原則上得不到戰俘條約的保護,於是很多黨衛軍士兵不得不尋找出路,其中就有一部分人穿越了法德邊境,為了生存,加入了法國外籍兵團。而這些前德國納粹黨衛軍士兵,隨著法國外籍兵團被派到了越南打仗,少量人被越軍俘虜,所以才有電文中所說的“遣返德國戰俘”一事。

這些前德國納粹黨衛軍士兵,軍事素養一般都很高,雖然數量可能不多,但作戰技能和戰術素養在當時算是一流的,他們打起仗來非常勇敢,也很殘忍,往往在面對數倍甚至數十倍的越南軍隊時,依靠其精準的射擊、連排單位配合,往往能不吃虧,甚至克敵制勝。更要命的是,這些黨衛軍中,很多人是經歷過蘇德戰爭的,他們在蘇德戰爭中,對蘇聯游擊隊的戰術手段非常瞭解,用來對付越南遊擊隊自然是得心應手,據說,這些前黨衛軍士兵,他們會將越南遊擊隊領導人的妻子和孩子綁為人質,脅迫他們帶路,直到佔領下一個村莊,然後又再綁架一批人質,前往再一個村莊,週而復始。

鮮為人知:越南人俘虜的德國黨衛軍

法國外籍兵團中的前德國納粹黨衛軍士兵,他們奉行的戰爭原則是:“子彈對子彈,炸彈對炸彈,暗殺對暗殺。”在與越南遊擊隊的戰鬥中,他們會設伏一些狙擊手,槍支配備有消聲器,專門對小股的越南遊擊隊進行狙殺。這些士兵會潛伏在村莊周圍,對村民進行監視,一旦發現村民與游擊隊聯繫,就會緊隨其後,順藤摸瓜。這些前德國納粹黨衛軍士兵,在法越戰爭中,對越南遊擊隊造成了很大的殺傷。更為諷刺的是,這些黨衛軍依舊保存著德國納粹軍隊的習慣,甚至在列隊或戰場上奏響納粹軍歌,他們的張揚終於引來了媒體的關注,最後西方有報紙揭露了法國外籍軍團中有前納粹黨衛軍士兵,參加法越戰爭的事,出於國內外輿論的壓力,也擔心納粹死灰復燃,後來法國政府還是將這些黨衛軍逐出了外籍兵團。

既然是戰爭,自然就會有傷亡,也會有俘虜,電文中的“德國戰俘”一事的真相大約即是如此吧,只是這些事,塵封在歷史中不為人知的角落裡。

(本文中所引的資料和電文,均為公開出版,出處為中央文獻出版社出版的《建國以來周恩來文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