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夥子發現一顆新星,命名“木王星”,他說:從這本書推演來的

哈嘍,大家好,歡迎收看壹條奇聞!

今天給大家說一個我們大家都耳熟能詳的著作,他就是靠這本書推算出了一顆新星球的存在,命名為“木王星”。

小夥子發現一顆新星,命名“木王星”,他說:從這本書推演來的

太陽系九大行星

人們或許聽說過這樣兩個故事:

1776年,德國天文學家波德總結出一個經驗公式,可以計算出行星到太陽的平均距離。由此推算出在距太陽19個天文單位附近應該有一顆新的行星。果然,不久以後,在1781年,英國天文學家赫歇耳發現了這顆新星,並命名為天王星。

小夥子發現一顆新星,命名“木王星”,他說:從這本書推演來的

天王星

赫歇耳在發現天王星以後,對於天王星的運行軌道作了詳細的研究,覺得實際觀察到的軌道與運用力學原理和微積分的辦法計算得到的軌道不相符合,由,此預言:在天王星外面還可能有一顆新的行星。此後,經過了亞當斯、勒威耶等人運用微積分計算,精確地算出了新星的軌道數據。

終於在1846年發現了海王星。運用同樣的原理,1930年又發現了冥王星。

小夥子發現一顆新星,命名“木王星”,他說:從這本書推演來的

海王星

這兩個故事說明,運用大量數據形成的經驗公式,或運用先進的數學工具微積分,可以預示出新的行星的存在。

小夥子發現一顆新星,命名“木王星”,他說:從這本書推演來的

微積分

然而,有這麼一箇中國小夥子,居然運用中國古老的《易經》和“八卦”預測出太陽系第十顆行星。他就是50多年前在法國留學的中國留學生劉子華,他通過八卦圖上太陽系各星體與卦位存在的對應關係,再根據已知的天文參數進行計算,證明了每一對偶卦所屬的星體的平均軌道速度和密度都是一個不變的常數。從而預測到必定有一顆新的行星,其平均軌道速度為2公里/秒,密度為0.424克/釐米3,而離太陽的平均距離為49.5天文單位(合74億公里)。

小夥子發現一顆新星,命名“木王星”,他說:從這本書推演來的

《易經》八卦

1940年11月18日,他的博士論文(八卦宇宙論與現代天文——顆新星球的預測》在巴黎通過答辯,劉子華被授予法國國家博士學位。這顆星被命名為“木王星”。

諾貝爾獎金獲得者、著名華育物理學家李政道博士曾諒諄教誨中國的青少年要知道《易經》和“八卦”,並說:“《易經》是中國古代重要的科學著作。”這說明《易經》和“八卦”將有助於我們去進一步探索宇宙。

小夥子發現一顆新星,命名“木王星”,他說:從這本書推演來的

《易經》八卦

小夥子發現一顆新星,命名“木王星”,靠的居然就是我們大家都知道的《易經》!

所以說我們中華民族的文化博大精深,有很多東西還需要我們去探索,老祖宗的文化精髓還是很讓我們吃驚的嘛!大家覺得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