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氣不舒,從開始到嚴重分5個等級,解法:疏瀉、柔滋、平鎮

“肝者,將軍之官,謀慮出焉”“肝藏血,血舍魂”“肝之合筋也”“肝氣通於目,肝和則目能辨五色”!總結起來,不過是肝主謀慮、肝藏血、主筋、開竅於目!肝氣正常,肝血充盈,機體眾多功能方能正常運行,若是肝出現病變,則會出現很多病症。

肝氣不舒,從開始到嚴重分5個等級,每個等級有哪些表現呢?又該如何解憂?

肝氣不舒的第一個等級——肝鬱

臨床表現:脅痛、嘔逆、刺痛、便洩、便溏不爽、積聚等,苔薄黃,脈弦。積聚部位在脅下,或左或右,或聚散無常,脹痛或刺痛,情緒鬱悶或易怒,婦女痛經,或經水不調等。

胃脘痛、噯氣、嘔吐、反酸、食慾減退等脾胃機能障礙症狀。

這種肝木反及脾土的疾患,臨床常見的有肝炎、神經官能症、膽囊疾患,以及某些類型的慢性胃炎、胃及十二指腸潰瘍、胃腸神經官能症、消化不良、慢性腸炎、痛經、月經紊亂、更年期綜合徵、乳房慢性腫塊等。

肝氣不舒,從開始到嚴重分5個等級,解法:疏瀉、柔滋、平鎮

肝氣不舒的第二個等級——肝火

情緒極易激動、脅痛、眩暈、頭痛、咽乾、目赤面紅、便秘、小便熱澀黃赤刺痛、耳鳴耳聾、吐血,甚則發狂,舌邊尖紅、苔黃或幹、舌質紅乏津,脈弦數。

其脅痛為灼痛不飲,嘔吐黃水或苦水,眩暈頭痛,自覺筋脈跳動,額熱,痛如刀割刀劈,或為脹痛。耳鳴耳聾均為暴作,按不緩除。目赤為眼結膜發紅,暴病頭腫,吐血亦驟作,血量多。鬱火則有往來寒熱、嘔吐反酸、乳房結節、頸項瘰癧等特徵。

臨床見肝火證候的疾患有高血壓、肝膽系統病症、上消化道出血、結膜炎、角膜炎、咽炎、喉炎、淋巴、乳腺結核或膿腫。但肺結核之慢性纖維性空洞型,症見咳嗽咯血、消瘦失眠、面紅咽乾,則是陰虛火旺的虛證。

肝氣不舒的第三個等級——肝風

臨床表現為頭痛、頭暈目眩、口眼歪斜、肢體麻木或震顫、舌強、舌體偏斜抖動、言語不清等,甚則猝然昏倒、手足拘攣或抽搐、苔薄質紅、脈弦。

多見於高血壓、腦血管意外及某些類型的神經衰弱、美尼埃病、子癇等。關於熱極生風,則見於溫熱病及急性熱病的高熱驚厥,如腦炎、腦膜炎,以及敗血症、破傷風、肝昏迷等皆與肝風內動(水不涵木)有關。

肝氣不舒,從開始到嚴重分5個等級,解法:疏瀉、柔滋、平鎮

肝氣不舒的第四個等級——心肝火旺

急躁易怒,驚悸少寐,精神失常,狂躁不安,語無倫次,苔黃舌尖紅,脈弦數,見於精神神經系統疾病。

肝氣不舒的第五個等級——肝膽鬱熱

膽附於肝,溼熱內蘊,疏洩失常,故發生黃疸、脅痛等症。膽為中清之腑、中正之官,決斷出焉。

症狀:脅痛較重、胸脘滿悶、嘔吐酸苦水、口乾苦、肩背疼痛、皮膚角膜發黃、尿黃赤(阻塞性黃疸),急性期可有舌苔膩。

解法:疏瀉、柔滋、平鎮

1、疏肝和瀉肝

二者含義相同,肝主疏洩,當肝氣鬱滯出現各種肝鬱症狀時,經過疏和洩的治療,使肝恢復條達,以達到解鬱的目的,此即《內經》所謂“木鬱達之”之法。

肝氣不舒,從開始到嚴重分5個等級,解法:疏瀉、柔滋、平鎮

2、柔肝、養肝和滋肝

肝氣鬱滯日久,病情日虛,營血虧耗情況下,肝必失去營養,肝因缺乏陰液滋潤則愈變剛烈,對此應用柔肝之藥。若任意使用大量疏肝藥,不但不效反而助邪為患,這就是所謂柴胡升肝陽之說。

柔肝即滋養營血、補養肝體,即“養其肝體,其用自柔”的治法。當肝風內動,並有血虛陰虧證時,單用息風法效果往往不理想,應以滋肝陰而潛陽。

若肝風走竄經絡,四肢抽搐或發麻,應養血息風、舒經活絡,即“治風先治血,血行風自滅”。肝藏血,養血就是養肝。柔肝、養肝、滋肝都是通過養血調榮的方法達到治肝的目的。過剛則柔、液枯則滋、血虛則養,名稱雖異,含義大致相同。

3、平肝和鎮肝

當肝陽過亢,肝風內動時可以採用平肝或鎮肝法以息風潛陽。肝風機理如前述,有由肝火演變而來的,屬實;若是因陰虛血虧形成的,則此陰虛是因,肝風是果,水虧是本,木旺是標,治療除平肝外,還要育陰潛陽,或養血息風。

肝氣不舒,從開始到嚴重分5個等級,解法:疏瀉、柔滋、平鎮

4、清肝、洩肝和涼肝

對於肝經實火為患,所用藥物大致相同,即遵“熱者寒之,實則瀉之,溫則清之”以解除肝經溼熱。清肝法多用於肝經實火的早期,清之不效,再用洩肝法。涼肝這一用語,習慣上不同用於清火和息風。


①文中未涉及到症狀的具體用藥,且內容僅供臨床思路參考,具體症狀還應辨證為主。

②圖片內容部分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刪除。

③有任何不明白之處,請在私信及評論區留言,我將竭盡所能為您解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