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街乡北岸社区脱贫攻坚工作纪实,市委宣传部驻河街乡北岸社区第一书记,连良

河街乡北岸社区脱贫攻坚工作纪实,市委宣传部驻河街乡北岸社区第一书记,连良

2017年11月驻村以来,按照脱贫攻坚的有关要求,围绕驻村书记四项基本职责、12项重点任务,在建安区、河街乡和村两委的支持帮助下,我团结带领新一届驻村工作队深入田间地头,走访贫困群众,研究项目推进,脱贫攻坚工作有关明显成效。

一、村情概况

河街乡北岸社区位于河街乡政府东北500米,紧邻河苏路,社区整体被灵沟河“环抱”。辖1个自然村,4个村民小组,全村共有335户、1057人,党员44人(含驻村第一书记),社区区域面积1380亩,其中耕地面积980亩。2019年,社区换届圆满成功,目前支委、居委4人,监委3人。2018年3月,北岸村完成村改居工作,更名为北岸社区。经济发展方面主要以豆制品加工、养殖和豆制品加工劳务输出为主。

2014年8月,北岸村被认定为贫困村,认定贫困户162户578人。2014年11月北岸村实现脱贫,其中160户贫困户574人实现稳定脱贫。2016年,1户1人因病去世。2017年底,1户3人脱贫享受政策。2018年底,1户1人脱贫享受政策。2019年8月,1户1人脱贫享受政策户去世。

截至目前,全村共有建档立卡贫困户160户576人,其中,159户573人实现稳定脱贫,1户3人为脱贫享受政策。

二、驻村工作开展情况

驻村一年多来,按照脱贫攻坚“不获全胜,决不收兵”的总要求,以党建为引领,切实抓好驻村帮扶工作。

一是围绕党建抓好关键少数。北岸社区过去10多年没有村主任,“三委”班子不健全,党员的组织意识比较淡薄。2018年,我们利用村级换届选举的有利契机,按程序精心组织,成功推选出了新一届“三委”成员7人,其中两委4人,监委3人,全部在村工作,不存在“走读”“遥控”现象。成功配齐新一届班子,为我们抓党建促脱贫攻坚奠定了坚实基础。村委的4位老同志,几乎每天都在会议室商议事情,大家已经达成“大事小事共同商议”的共识。在选好“头雁”,配齐班子的同时,我们还利用三会一课和主题党日,通过请进来和走出去两种形式,请专家授课解读有关知识,外出学习先进经验,进一步提升了党性修养。现如今,新一届“三委”成员整体素质高,向心力强,思路清晰,干劲十足。其他党员心往一块想,劲往一块使,齐心协力,毫无怨言。

二是围绕硬件抓好基础建设。

秉承“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奋斗的目标”,驻村以来,针对北岸社区脱贫较早,享受扶贫政策福利较少的现状,围绕群众所思、所想、所盼,将加强村内基础设施建设作为重点,积极主动与有关部门沟通汇报,争取扶贫项目和资金,改善村容村貌。在市级相关部门的组织协调和魏都区的结对帮扶下,特别是在建安区的全力支持和河街乡的具体帮助下,北岸社区的基础设施得到很大改善。截至目前,投资50万元,将村内2.2公里的排前路全部整修完毕,改变了村民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的现象。投资57万元,整修了村内南北主要道路942.5米,打造了出村的两条主要道路,形成了十字路。投资26.6万元,铺设地下水管网7693米,改善了地下水管网跑水漏水的现状。投资26.2万元,整修村内主路两侧的排水沟740米,解决了污水乱流的现状。投资20万元,新修70平方米的高标准公厕一座,解决了村内无大型公厕的尴尬。投资17万元,新修了1300平方米的文体广场,为市民群众丰富业余文化生活提供了便利。目前,两路一水一厕一沟一广场已经全部完工,村民群众对此无不拍手称赞。

三是围绕短板抓好整体提升。河街因河得名,北岸依河而生。这条河,就是“环抱”北岸社区的灵沟河。灵沟河的前世今生,羁绊着河街和北岸的所有父老乡亲。按照习总书记提出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为了让灵沟河重新焕发“灵”气,我们从问需于民、问计于民、问效于民找准整治方向,着力通过共建、共治、共享,激发综合治理活力。首先,我们发挥党组织的引领作用,争取水利、扶贫等项目资金,并发动企业、社会进行捐助,多方筹措资金100多万元用于项目建设。其次,在乡党委领导下,我们多次召开乡党委、出资方、建设方、附近群众等多方参与的灵沟河整治协商会,村民积极参与,谏言献策,大家对灵沟河整治项目由最开始的冷漠到理解到全力支持,直至主动参与区域内的“五乱”治理和义务劳动。第三,我们积极协调交通、联通、电业等部门分别把桥梁、线杆、电缆等设施规建到位,为项目顺利完成提供了基础保障。经过紧锣密鼓的改造提升,新修了沿河景观路,铺设了人行步砖,栽种了绿化果木,新建了一个1200平方米的村头游园,灵沟河已由原来的垃圾沟、“龙须沟”,蜕变成了景观线路、休闲乐园,群众在环境治理中有了更多的归属感和获得感。

四是围绕重点抓好精准扶贫。针对贫困户、脱贫户、一般户的现状,专题研究帮扶方案,实现精准识贫、精准扶贫,力争做到一户一策、因人施策。驻村以来,北岸社区共有2户4人脱贫享受政策户,其中1户1人为83岁的五保户毛喜才老人(今年8月份去世),1户3人为残疾低保户刘勇志家庭。针对脱贫享受政策户现状,一方面我们积极做好六改一增工作,为毛喜才老人整修了房屋、厨房,修建了厕所,调整修缮了电路,增添了桌椅、电视、床、被褥、电暖器、电风扇等,为刘勇志家庭添置了床、被褥、电暖器、煤气灶等,基本满足了他们的基本生活需要。另一方面经常性的入户走访、慰问帮扶,向他们赠送米面油、棉被、棉大衣和慰问金等,让他们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针对脱贫户和一般户,我们积极协调市中级法院、市民盟、市妇联、市科协、市红十字会、市慈善总会等单位,为困难群众送温暖献爱心,开展科普宣传和义诊,进行六一慰问和防溺水讲座,向学校捐赠图书、书包、文具、体育器材等。同时,为了进一步提升村民群众对脱贫攻坚的支持率和满意度,我们抓好政策宣传,力争脱贫攻坚政策知识家喻户晓、人人皆知。一方面,我们通过印制宣传条幅、标语、喷绘、挂历等多种形式,加大对扶贫知识和政策的宣传力度。另一方面,积极协调文化、广电等部门,开展文化扶贫送戏下乡演出、《放歌新时代》宣传十九大精神专题文艺演出等,通过戏曲演出、小品相声、歌曲舞蹈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做好政策宣传,扩大覆盖面,增强群众对扶贫工作的知晓率和支持率。

河街乡北岸社区脱贫攻坚工作纪实,市委宣传部驻河街乡北岸社区第一书记,连良

三、驻村感悟

回首驻村以来的点点滴滴,有开始驻村时的踌躇满志,有工作推进中的辛酸曲折,虽有波澜,但也有得意。

乡亲们自家门前走了多少辈子的土路,经过多少曲折,通过多方努力,全部修成了水泥路。“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的老黄历,一去不复返,乡亲们高兴,村干部高兴,我更高兴。

村里自来水管道年久失修,经常漏水,乡亲们苦不堪言;村小路少,一条南北通村大路承受不住日渐增多的车流,乡亲们闹心上火;灵沟河穿村而过,昔日的“灵气”全部被垃圾掩埋,乡亲们唉声叹气……

乡亲们最关心,村内最迫切的事情,就是我努力工作的方向。

协调各方力量,争取各种资金。

修水管,自来水地下管网全部更换,入户水表免费更新;修大路,贯通东西穿村而过的大路平整宽阔,一纵一横的道路,使得出入村庄变得安全通畅;修河道,清理河道内垃圾,拉土方堆护坡,栽果树硬化堤岸……

村庄变靓了,乡亲富裕了,我们再苦再累也值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