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科技、雲計算、AI、5G,這些前沿領域都有京東的身影

雙11熱潮未過,京東就再次傳來捷報。京東集團於11月15日發佈了2019年第三季度財報,淨收入達到1348億元人民幣(約189億美元),同比增長28.7%,較今年一季度20.9%和二季度22.9%的同比增速,呈現出明顯地持續加速增長勢頭。同時,這個增幅也是近5個季度以來的新高。

數字科技、雲計算、AI、5G,這些前沿領域都有京東的身影

京東此次不但在主要核心業績指標呈現加速增長勢頭,核心品類的市場優勢進一步強化,來自低線級市場的消費潛能持續釋放,在技術創新與開放融合價值方面的成績更是格外耀眼。

據瞭解,今年前三個季度,京東體系所屬上市及非上市企業合計研發投入超過130億元人民幣,躍升為中國企業中對技術投入最多的公司之一。而在技術上的持續投入,幫助京東在零售、物流、數字科技、雲計算、人工智能、物聯網等前沿領域取得諸多傲人成果。

數字科技、雲計算、AI、5G,這些前沿領域都有京東的身影

以京東物流為例,截至2019年9月30日,京東物流已經運營超過650個倉庫,包含京東物流管理的雲倉面積在內,倉儲總面積達到1600萬平方米。通過持續利用人工智能驅動的技術來優化不斷擴大的倉儲網絡,目前,京東物流已投入運營的25座“亞洲一號”是目前亞洲最大規模智能倉群,70個不同層級的機器人倉也是全國最大規模的機器人倉群。京東物流在京東11.11中發揮了巨大作用。

數字科技、雲計算、AI、5G,這些前沿領域都有京東的身影

在2019全球智能物流峰會上,京東物流集團CEO王振輝還公佈了“LoMir(絡謎)”5G智能物流開放平臺的建設計劃。這是京東與三大運營商聯手推出的以5G+物聯網+人工智能為底層核心的LoMir技術平臺。

財報還顯示,受益於大數據和人工智能技術驅動的廣告收入,業務開放和價值共創驅動的物流服務收入,以及迅速增長的技術服務收入,京東在第三季度的淨服務收入繼續保持了同比47%的高速增長,淨服務收入佔淨收入的比重穩步提升至11.9%,收入結構更加均衡。在11月15日晚的京東第三季度財報電話會議上,劉強東表示,京東未來五年技術服務收入將成為重要的收入部分。“無論是零售業務還是物流技術都基於技術服務,技術能幫我們提高效率。我們堅信技術服務可以為股東帶來更好的回報。”劉強東說。

事實上,京東在技術體系全面推動的中臺化、組件化等舉措,也有效地提升了京東內部的研發效率,使京東的技術服務收入持續高速增長,服務的行業範圍不斷擴展。今年8月的2019 WAIC世界人工智能大會上,京東率先入選科技部最新一批國家人工智能開放創新平臺名單,參與建設國家新一代智能供應鏈人工智能開放創新平臺,領銜智能供應鏈國家戰略發展。

數字科技、雲計算、AI、5G,這些前沿領域都有京東的身影

定位於“以零售為基礎的技術與服務企業”,京東近年來不遺餘力地提升技術創新能力,並將自身積累的最優技術實踐向社會開放,以大數據、雲計算、AI、IoT等產業互聯網能力幫助更多傳統行業實現產業升級,帶動產業經濟進入新的發展階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