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未來科學城電力大數據協同創新聯盟成立

北京商報訊(記者方彬楠)為提升未來科學城創新創業活力,在北京市科學技術委員會指導下,北京科技協作中心、華北電力大學、未來科學城發展集團日前聯合舉辦北京未來科學城電力大數據協同創新聯盟成立大會,與來自中央企業、市屬國企、民企和高校院所的近百家單位,共同推動電力大數據資源開放共享、集成創新和協同發展,拓展數據應用場景,培育新興業態,支撐打造北京能源電力大數據協同創新生態。

聯盟成立大會上,華電天仁、和利時、同方、華北電力大學等能源電力、信息技術領域15家科技企業、高校,共簽訂8項合作協議,攜手推動電力大數據高效採集、融合應用等關鍵技術攻關和應用場景拓展。同時,聯盟專家委員會首批11名專家接受了聘書,專家將為聯盟發展和重大事項提供專業諮詢指導,對重大項目論證和行業發展提出建議。43家未來科學城單位、在京央企、民企、高校院所發起成立了北京未來科學城電力大數據協同創新聯盟。

據北京市科委副主任許心超介紹,市科委連續5年在大數據技術研發、資源共享平臺搭建、助力行業數字化轉型等方面進行了持續佈局,累計支持科技項目80項、經費2.7億元,對大數據相關產業的快速健康發展提供了支撐。作為未來科學城建設能源大數據中心的初步探索,北京未來科學城電力大數據協同創新聯盟定位符合國家相關戰略部署和科技創新中心建設的總體要求,將有利於北京能源電力大數據協同創新生態的形成,促進能源數字經濟高質量發展。他表示,未來幾年,市科委將以北京未來科學城電力大數據協同創新聯盟作為重要載體,進一步支持能源電力大數據關鍵技術研發、應用場景拓展和新興業態培育,為加快北京全國科技創新中心建設、培育首都經濟發展新動能、推動數字經濟高質量發展貢獻力量。

近年來,華北電力大學引進新一代信息技術領域高層次人才,成立了能源電力大數據研究院,與企業緊密合作,以聯合科研方式培養融合能源電力、大數據、人工智能等領域技術的交叉研究人才,分別建立了思科、長城網際等多家校企聯合研究中心。今年,學校又和國家電網公司共建能源互聯網學院,共同培養學科交叉碩士及以上學位人才,適應能源電力與信息技術深度融合的科研和產業發展的需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