鴉片戰爭的起因

大家都知道,每一次戰爭的起因都各不相同,千差萬別,但是他們都有一個共同點-藉口!以此為據,發動戰爭。如第一次世界大戰,藉口是薩拉熱窩事件。日本為了侵佔中國東北,滿足他們的擴張要求,滿足帝國主義的野心,不惜發動戰爭,藉口是一名士兵失蹤,要求進入宛平城搜查,遭到駐軍的拒絕,形成盧溝橋事變。

一、而鴉片戰爭的起因或藉口-貿易順差

大家知道,英國在完成第一次工業革命以後,需要一個極大的市場作為貨品的銷售地,而此時的中國恰恰滿足這個條件,英國人意識到,中國可以成為他們的商品傾銷地。但是,當時中國出產的茶葉、絲綢、瓷器等奢侈品在歐洲市場十分受歡迎,英國希望中國能打開國門,和中國進行貿易。英國出產的羊毛等工業製品在中國卻不受到中國人民的青睞,乾隆皇帝自己認為中國是天朝上國,地大物博,什麼都不缺,十分沒必要與英國進行貿易,這使的中英貿易對英國十分不利。

二、英國對中國的鴉片走私

鴉片的主要產地-印度,英國從印度運來鴉片到中國銷售。鴉片吸多了會上癮,清政府嚴格控制入口量。中國的市場太大了,需求量太多,官員也從中獲利,默認廣州附近的船進行鴉片走私,而朝廷的禁令如同虛設。由於利益巨大,走私鴉片日益擴大,道光元年(1821年)的四千餘箱,到道光十八年(1838年)間猛增到四萬餘箱。“鴨煙流毒,為中國三千年未有之禍”。鴉片大量的流入中國,使中國每年的百銀外流達六百萬兩,令中國國內發生嚴重銀荒,出現通貨膨脹,令清政府財政枯竭,國庫空虛。鴉片敗會社會風尚,摧殘了中國人民的身心健康,同時破壞社會生產力,造成沿海地區的工業蕭條。也危害到人民的身心健康,軍隊也吸食鴉片,造成無人作戰的局面。

三、虎門銷煙

鴉片貿易給中國社會帶來了嚴重的危害,引起清政府和廣大人民的重視。清政府從自身利益出發,1821---1834年頒佈八次禁令,統治階級中的開明人士目睹社會危機,要求改革,在中國嚴禁鴉片。在1838年12月,皇帝派林則徐到廣東禁菸。這就是有名的虎門銷煙。

從此,林則徐掌握了所有煙商,在他的主持下,禁菸運動非常成功,廣州百姓無不拍手叫好。

鴉片戰爭的起因
鴉片戰爭的起因
鴉片戰爭的起因
鴉片戰爭的起因
鴉片戰爭的起因
鴉片戰爭的起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