邊折騰、邊自救,這種有失偏頗的生命理念不過是“拆東牆補西牆”式的精神安慰罷了

邊折騰、邊自救,這種有失偏頗的生命理念不過是“拆東牆補西牆”式的精神安慰罷了

“80後握緊泡著枸杞的保溫杯、90後為大步後退的髮際線憂愁、00後開始劃養生重點……”諸如此類的調侃,近段時間在社交媒體上屢見不鮮。博人一哂的戲謔背後,折射出當前青年群體有失偏頗的生命理念。

譬如有的年輕人四體不勤,能躺著絕不坐著、能坐著絕不站著,喝水靠飲料、吃飯靠外賣;有的年輕人工作不久,體檢報告提示有罹患糖尿病風險,卻依然鍾情碳酸飲品;有的年輕人不知利害,居然空腹參與健身活動,低血糖帶來的種種不適令人擔心。

何況,生活中還有太多誘惑讓青年人“熬夜爆肝”。想以合適的價格買到心儀的美妝潮鞋,“秒殺價”半夜上線;想在朋友圈中炫耀最新款數碼產品,預購通道凌晨開放;想擁有更高等級的遊戲裝備,午夜時分經驗翻番。

“夜經濟”不是“熬夜經濟”,活出精彩不是折騰自己。當生命在不健康的生活方式中損耗時,再多的養生常識、生活竅門都不過是 “拆東牆補西牆”式的精神安慰劑。潮流爆款、數碼設備、網絡遊戲,終有一天會淪為明日黃花,但潮水退去,唯有健康還在“裸泳”。

有所不為,而後方能有為。學會左右自己的慾念而非被慾念所左右,是當今年輕人最需補上的一課。人的精力終究有限,工作、休息、社交活動總要有所取捨。精神飽滿應對工作與生活尚且力有不逮,一臉疲態又豈能招架現實的壓力。

人生固然是一場漫長的馬拉松,但關鍵的往往只有那麼幾步。捱過疲勞點、扛住撞牆期,人生格局自然別開生面。60歲的年紀擁有20歲的心態,遠好過20歲的年齡擁有60歲的體格。這就需要從年輕時就打下堅實的健康基礎,為自己存蓄起一方源遠流長的生命活水。

左手養生、右手放縱,生命不應如此撕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