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谷子大智慧:做人低調點不吃虧,懂得藏拙才是真正的精明人

鬼谷子大智慧:做人低調點不吃虧,懂得藏拙才是真正的精明人

我們來做一道翻譯題:

在《史記·老子韓非列傳》中,記載了這麼一件事:孔子去向老子請教學問時,老子說了這麼一句話:良賈深藏若虛,君子盛德容貌若愚。

請問,在老子的這句話裡核心思想是什麼?

一個字:藏。

老子的意思是說:一個大商人懂得深藏財貨,而外表看起來好像空無所有。一個有修養的君子,內藏道德,而外表看起來好像是愚蠢遲鈍。

值得我們注意的是,老子這句話的主語是“良賈”、“君子”,要麼有錢,要麼有地位,都是大人物。

從前有個姓王的大富豪,很有錢。老王算計了一輩子,讓小王學習先進的西方先進思想,用金錢把親兒子武裝到了牙齒,認為這樣就可萬無一失了。但是卻算漏了一件事,自己是黃皮膚的漢人。

漢人文化是道德文化。

一提起道德,相信大家第一想到的是儒家。其實不是,儒家文化是仁義文化,真正的道德文化明明是道家。

因為老王的疏忽,使得小王飛揚跋扈,到處樹敵,心裡藏不住話,過著終日美女相伴,紙醉金迷的日子。

實際上,有錢人紙醉金迷、驕奢淫逸不是不可以,如果你仔細品讀下老子的“良賈深藏若虛”,你就會發現,老子用了一個字“若”,也就是好像的意思。

雖然家裡金屋藏嬌,金山銀山,但是一出門就一副寒酸相,深藏金與銀。老子將這樣的生意稱為“良賈”,即優秀的生意人。

否則,整天大金鍊子大金錶,恨不得全世界都知道自己兜裡有幾個錢,雖然也是生意人,但稱不上是好的生意人。

俗話說“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一個不懂藏的生意人就是個壞的生意人,就勢必會遇到些不那麼美妙的事情。

鬼谷子大智慧:做人低調點不吃虧,懂得藏拙才是真正的精明人

說到文化,這是個大話題。當然不是指學歷、學識。

阿信粗淺的理解,文化是指某個族群共同信奉的精神寄託。關於東西方文化的差異,聽聞過這麼一個區別,姑且聽之:在西方,強調人與上帝的關係,因而有了宗教。在東方,推崇人與人的關係,所以有了人情。

有失偏頗,卻有自有一番道理。就比如遇到事情了,外國人會說“上帝保佑”,而東方人大多會說“快去找關係”。

這裡的關係指的是“人際關係”,而這種關係往往是隱性的,尤其是對外。尤其關係獲益者對外往往宣稱都是靠自己的“努力”。

有時候,那些看不見的東西往往能夠決定事情的走向,甚至左右著一個人的命運。

能說的不如能做的,能做的不如有關係的。

自古以來,一個人的地位越高,其為人處世就越低調,就越要懂得藏。

因為這是個關係社會,大人物們往往喜歡講究體面。這些人要麼有錢、要麼有權、要麼有名、要麼有關係,能調動很多普通人難以想象的資源,一旦撕破臉,那就是神仙打架,地動山搖,因此不到萬不得已,相互之間絕不撕破臉皮。

這其中如果有人任性的放飛自我,就難免會傷人,甚至誤傷自己。

所以為了各自安好,雖然大人物們都手握資源,但表面上卻裝著客客氣氣,一團和氣,因為每個人都明白,鬧翻了對大家都不好,沒了體面不說,因此彼此之間既能相互毀滅,也能互相成全,為了各自利益的最大化。

這也就成了雞湯文裡說的“上流互捧,底層互撕”的真相。

說回“藏”這件事,人們普遍認為蘇秦、張儀做的不好。認為,他們只會做事,不會做人。最終甚至把賬記在了鬼谷子的頭上。

實際上,張儀是得了善終的。那麼蘇秦呢?其實對於蘇秦的人生分為小人物蘇秦和大人物蘇秦。論實力,小人物蘇秦做的還是不錯的。一把天下棋局讓張儀成為了他的棋子,被他激將到秦國去了。而且他的威望是張儀所不能比擬的。比如小人物蘇秦成為六國合縱長後,就變成了大人物蘇秦。他在功成名就後,在衣錦還鄉的路上,各國使臣紛紛求見,史料記載“疑於王者”,那場面就像帝王出行一般。

有趣的是,蘇秦的歸鄉確實驚動了周天子,史料記載“周顯王聞之恐懼”,周天子害怕他,忙命人替他開道。天子尚且如此,摯愛親朋就更不用說了,不敢直視,紛紛跪著伺候他。

這時候蘇秦才意識到自己是個大人物了,感慨的說道:同樣是我蘇秦,富貴了,親戚就敬畏我,貧窮時,就輕視我,人心太現實了。然後他幹了一件事情:散盡千金家財給親戚朋友。

這裡記載了一件事,蘇秦一起找人借過一百錢做路費,現在富貴了,就拿出一百金(一百萬錢)償還那個人,並且報答了以前所有對他有恩德的人。

這一舉動,像極了後世的另一個人:韓信。其實不管是蘇秦還是韓信,都應該在最顯赫的時候學會隱藏。

從小人物蘇秦到大人物蘇秦,按理說蘇秦已經圓滿了,可以功成身退了,但是他沒有。

水滿則溢,月圓則虧。

大人物蘇秦還是膨脹了,史料記載蘇秦幹了一件最出格的事情:易王母,文侯夫人也,與蘇秦私通。順帶著給燕易王親爹戴了頂綠帽子,

這個文侯夫人是誰?史料記載:秦惠王以其女為燕太子婦。是歲,文侯卒,太子立,是為燕易王。

居然是當初沒錄用蘇秦的秦惠王的女兒。或許,他還真把自己當成帝王了。

或許這就是命數吧。如此高調的蘇秦最終也要為自己的行為買單,莫名其妙的殞命了,成為了千古奇案。

另外,蘇秦被“五馬分屍”的事情,其實是蘇秦自己謀劃的。

只是,人在慾望面前,誰能收得住手呢?

鬼谷子大智慧:做人低調點不吃虧,懂得藏拙才是真正的精明人

​四

最後回答一個問題:鬼谷子真的沒教過徒弟們要低調做人嗎?

關於這一點真是冤枉鬼谷子了,比如他就說過:微而去之,是謂塞窌匿端,隱貌逃情,而人不知,故能成其事而無患。這句話的是說,事成後要懂得悄悄的離開,像把地窖蓋上一樣隱藏起來,消除痕跡,偽裝外表,迴避實情,使人無法知道是誰辦成的這件事。這樣,辦成了事,卻不會留禍患。

正如老子說的藏巧於拙,用晦而明,寓清於濁,以屈為伸。做人寧可顯得笨拙一些,也不可顯得太聰明。寧可收斂一下,也不可鋒芒畢露。寧可隨和一點,也不可自命清高。寧可退縮一點,也不可一味冒進。

退隱是鬼谷子給縱橫家們準備的宿命,卻沒幾個人能做到。道理都懂,可為什麼人們做不到呢?因為貪慾。

貪慾就像沼澤,人若深陷在功名利祿之中,便永遠沒有了功成身退。

★點擊【關注】中華鬼谷子智囊團頭條號,私信回覆“鬼谷秘籍”,贈送您道藏鬼谷子智慧內參秘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