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周“邑”、“邦”、“城”、“亳”、“京”等含義及變化

商周“邑”、“邦”、“城”、“亳”、“京”等含義及變化

殷商之時,商王稱自己住的地方為"邑"。甲骨卜辭中,這樣的記載不少。比如“大邑商”。

甲骨文的"邑"是象形字,上如城郭之形,“人聚居之所”。含義是國,亦為王畿。周邊稱為四土。王畿和四土,又叫"內服"和"外服"。

李零教授說,“中國的城市,最初只叫邑。”這個不錯,商代就是如此。

他還說,“小邦可能只有一城,城就是邦,邦就是城,類似希臘的城邦國家”。此話前一半沒問題;後一半似可商榷。

甲骨文中亦有“邦”字——

商周“邑”、“邦”、“城”、“亳”、“京”等含義及變化

有意思的是,上面這個“邦”字,和“邑”沒有關係。

王國維考證說,“邦”字,音來自於“豐”,義來自於“封”。他說,古代,“封”和“邦”為一字。

商周“邑”、“邦”、“城”、“亳”、“京”等含義及變化

所以,邦,至少在甲骨文裡,與是否小城無關,而指商王所封之國。

甲骨文裡,還有一個字——

商周“邑”、“邦”、“城”、“亳”、“京”等含義及變化

這個字是“郭”的本字,10餘版甲骨卜辭中用到此字,含義是“城垣”、“城郭”,就是城之四周邊界。

“人三二四一”甲骨卜辭曰:“已醜子卜貞餘又乎出郭”——某日出城郭。

徐中舒先生說,這個字最早的含義,是先民住宅的象形字——中間是半地下的居穴,一圈,表示有阻水流入的土埂;上面有擋雨雪的遮蓋,旁邊有出入的梯子。

這個字義為“城郭”,那麼,甲骨文中有“城”字嗎?有。

不過,不是發現於殷墟甲骨文中,而是周原甲骨中。

現在已發現的一萬多片周原甲骨,少量為商末契刻,多數為周初卜辭。其中“城”字見下圖——

商周“邑”、“邦”、“城”、“亳”、“京”等含義及變化

可知,此”城“字,由前述”郭“字而來。

《說文》講,“城,以盛民也。”段玉裁注曰,言盛者,如黍稷之在器中。《左傳》曰,聖王先成(盛)民而後致力於神。

這也自然,沒有民眾居於城內,哪個也當不成“王”。

大約在周初,也有了”郭“的下面寫法——

商周“邑”、“邦”、“城”、“亳”、“京”等含義及變化

時,此字讀音發生孽化,又新造了“墉”字表示“城垣”、“城郭”。“郭”雖保留了“城郭”之含義,但逐漸向姓氏側重了。

甲骨文的“郭”字,與“亳”字同源。亳寫為——

商周“邑”、“邦”、“城”、“亳”、“京”等含義及變化

徐中舒先生說,亳,象人為之穴居形。殷代早期皆為穴居。

故史籍稱,商湯起於亳。

小篆的“亳”寫如下——

商周“邑”、“邦”、“城”、“亳”、“京”等含義及變化

甲骨文的郭和亳,又與“高”和“京”有關。這兩個字,都是土丘上,即高處的居穴。

商周“邑”、“邦”、“城”、“亳”、“京”等含義及變化

《詩.公劉》說,忠厚誠實好公劉,去到那個百泉旁,遠望平原寬又廣。……在那京師原野上,人人安居建新房,臨時暫住也便當。

這是譯成白話了。

甲骨文的郭、城、亳、高、京,都和居所有關。

甲骨文中的“邑”,包括“邦”,則不然,儘管也有“城”的意思,但主要的內涵,是“政治含義”——國和封國。

應該在周初,甲骨文”邦“的寫法,亦轉化為如下——

商周“邑”、“邦”、“城”、“亳”、“京”等含義及變化

與此關聯的,還有”都“字。

《說文》曰:“有先君之舊宗廟曰都”。《左傳》說:“凡邑有宗廟,先君之主,曰都。無,曰邑。”

都城,是因為把先祖廟設在那裡而得名。

還有”郡“字。

《說文》雲:“郡,周制。天子地方千里,分為百縣。縣有四郡。”許慎這個說法,來自《逸周書》。

周時,縣大郡小。所以,“上大夫受縣,下大夫受郡”。

商代,王國的政治架構還比較簡單。西周,已經非常之細化。

商周“邑”、“邦”、“城”、“亳”、“京”等含義及變化

或許因為周族起於周原高原,且於先祖公劉的時候,就稱首領居處為京,所以,《白虎通》說,夏曰夏邑;商曰商邑;周曰京師。

京師或京城稱為首要之都——首都,是從西周開始的。

關於城邑大小,周初也有了具體規定。《左傳》說:“先王之制,大都不過叄國之一;中,五國之一;小,九之一”。這裡的“都”,是指縣城的規模,大的是王城的三分之一;中的五分之一;小的九分之一。

有關的字還有鄰、酇、鄙,都是居民管理單位。五家為鄰;百家為酇;五酇為鄙。小篆,右邊都是邑旁。

還有郊,距國五十里曰近郊,百里曰遠郊。這不單是距離概念,而是祭祀地點,郊祀。《禮記》中有《郊特牲》篇,專門講解郊祭儀式。

《左傳》載,稱呼別人的國家,要說”大國“;稱呼自己的國家,要說“敝邑”。

商周“邑”、“邦”、“城”、“亳”、“京”等含義及變化

總之,小篆裡有將近二百個“邑”為偏旁的字,即“右耳朵”。這些字,或與周王室有關;或與周禮有關;或與周初封建親戚有關,姓氏或封地。

從這些字裡,可以窺見不少商周時期的歷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