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厭學又叛逆?學習賞識教育,尋求解決之道

新學期開學僅一個多月的時間,我在和一些朋友聊天交流時發現,大部分的朋友出現一個共性問題,就是對目前孩子的學習狀態有著深深的焦慮與擔憂。

比如,我有一個朋友,孩子目前是五年級。因為課後喜歡手機遊戲,不愛做作業,朋友在我們兩家人的週末聚會上,當著孩子的面說,如果你再這樣,學習不自覺,不願意做作業,小升初之後,我就把你送去衡水中學,我們家長管不住你,讓你去寄宿制中學,請老師管你吧。

孩子厭學又叛逆?學習賞識教育,尋求解決之道

聽見朋友對她孩子當面說這樣的話,我內心是覺得挺難過的,我相信,孩子聽到這句話,孩子心裡也應該很難受。這裡並非說寄宿制中學不好,而是家長以這樣一種威脅的態度對待孩子,最終想達到的效果估計也不會好。

我在苦苦思索,求知對於孩子來說,應該是充滿樂趣的;學校賦予孩子們知識的充盈,學校生活,應該使孩子們感覺到快樂。但為什麼越來越多的孩子,卻感覺到了學習是一種無盡的負擔和苦難?我們家庭教育能怎麼解決孩子不愛學習的問題?

孩子厭學又叛逆?學習賞識教育,尋求解決之道

帶著思考與疑惑,我重新讀了周弘老師所寫的《父母會賞識,孩子最優秀》這本書,收穫良多。這本書用實踐經驗論證了“賞識教育”在家庭教育中的重要作用,並從三個方面,幫我們家長分析問題,並指出解決問題的方法,包含:一是當前家庭教育容易出現的問題;二是賞識教育的基礎,是讀懂孩子的心;三是賞識教育的實際運用。

《父母會賞識,孩子最優秀》這本書的作者是周宏,他是賞識教育的首倡者,也是中央教科所特聘家庭教育專家。他是一個普通的父親,用其20年的生命探索出的賞識教育,不僅把雙耳全聾的女兒周婷婷培養成留美博士,而且改變了成千上萬個孩子和家庭的命運。

孩子厭學又叛逆?學習賞識教育,尋求解決之道

這裡給大家介紹這本書的主要內容:

一、當前家庭教育容易出現的問題

(一)父母的心理走勢圖:

比、貪、逼、打

1.比

在孩子小的時候,學講話、學走路時,家長都會欣然接受孩子之間存在差異。隨著孩子日漸長大,家長們望子成龍的心態越來越強烈,自己的孩子優秀與否,似乎只有通過比較才能得出答案。

而在比較過程中,家長往往會拿別人家孩子的長處與自己家孩子的短處相比,比到最後,自己家孩子一無是處,孩子怎麼努力,在家長眼裡都不如別人家的孩子。

盲目攀比造成失落,失落導致恨鐵不成鋼,心想別人家孩子行,自家孩子為什麼不行?家長的心態失衡了,由允許孩子失敗,轉變為不允許孩子失敗,結果孩子更害怕失敗。孩子的志氣被磨滅,總覺得壓抑,自信和自尊沒有了,這對孩子的打擊是毀滅性的。

2.貪

“比”的結果,是不斷造成家長“貪”的心態,表現在對孩子的過高期望上,標準定得過高,讓孩子怎麼跳也夠不著。孩子剛上學就恨不得他拿全班第一,一門第一不行,還要門門第一,一次第一不行,還要次次第一,全班第一不行,還有全校第一,全校第一不行,還要全區第一,孩子在家長不斷提升的目標中越來越累,心力交瘁,最後不是在沉默中爆發,就是在沉默中死亡。

孩子厭學又叛逆?學習賞識教育,尋求解決之道

3.逼

貪婪導致父母急功近利,採取違背生命成長規律的教育,拔苗助長,不行也讓你行,強求一律苦苦相逼,一個“逼”字使孩子走上痛苦的學習生涯。

比如不顧孩子的意願,給孩子週末排了滿滿的課外培訓班;比如一二年級的時候,孩子想上的培訓班,可能是美術、跳舞、足球,可父母硬要給他報語、數、外培訓班,逼孩子提前學習更高年級的知識。

4.打

中國古老的文明也受到封建禮教的羈絆,“棒槌底下出孝子”的說法,已深深的根植在許多家長的潛意識中。因此,有些家長認為打孩子既簡單易行,又立竿見影的看得到孩子的變化。

同時宣洩了自己的情緒,於是揮舞著拳頭顯示出長輩的威嚴,殊不知這種簡單粗暴的教育方法,既顯示出自己的無能,也是典型的揠苗助長,它的直接後果是摧毀孩子的自信。

孩子厭學又叛逆?學習賞識教育,尋求解決之道

(二)家長對孩子體罰後的”恨、疼、悔”

上學前,每個孩子都想做讓父母感到自豪的孩子,學習成績名列前茅,可是當考試考砸了,成績名落孫山時,面對老師批評,同學嘲笑,唯一的希望是得到父母的寬容,從而找到自尊和自信。

可萬萬沒想到等待他們的是父母的羞辱、訓斥和暴打,孩子在悽慘的哭聲中感到美好世界破滅了。這時孩子肉體痛,心更痛。隨著不斷的捱打,孩子露出憤怒的目光,開始產生了逆反心理。

(三)家長的抱怨使孩子越來越差

有的家長數落起自己孩子的缺點,就像介紹系列產品似的,逢人就講不厭其煩。如果再反覆抱怨孩子笨,總是學不好學不會,有可能孩子逐步從內心裡認定了自己笨。家長終於因為自己的抱怨,得到了和預期完全相反的報應。

還有一種家長喜歡空洞的說教,如,“不吃苦中苦,怎做人上人”,“笨鳥先飛早入林”;“頭懸梁錐刺股”;“只要功夫深,鐵杵磨成針”等等,這樣的語言,如果沒有讓孩子得到真實的體驗和幫助,很難打開孩子情感閘門。孩子卻會因此覺得學習是件痛苦不堪的事,令人望而生畏,不敢邁步,也不想去學。

孩子厭學又叛逆?學習賞識教育,尋求解決之道

二、賞識教育的基礎是讀懂孩子的心

(一)孩子心靈深處最強烈的需求

所有孩子心靈深處最強烈的需求和所有成年人一樣,是人性中最本質的渴求——渴望得到別人的賞識。

對孩子說你“行”,這個“行”字滿足了孩子心靈深處最強烈的需求,滿足了所有孩子無形生命的需要。

吃飯穿衣,身體健康,只是孩子有形生命的需要,而內心世界的滿足和愉悅是所有孩子無形生命的需求,是一種高級需求。

比如說,年輕的女士或小姐穿件新衣服或新做一個髮型,走在大街上,對周圍的眼光都很敏感,別說當面誇獎,就是一個賞識的目光,他的心裡也覺得熱乎乎甜絲絲的,成年人如此,何況是孩子。

我們有的家長忽視孩子的無形生命,不知道孩子心靈深處最強烈的需求是什麼,他們僅僅認為只要物質生活上儘量滿足孩子吃的穿的住的,玩的都是最好的,對孩子來說就足夠了,這也是他們百思不得其解,為什麼為孩子做了那麼多孩子卻並不領情的原因。

孩子厭學又叛逆?學習賞識教育,尋求解決之道

(二)賞識的奧秘是讓孩子內心覺醒

德國的心理學家,阿德勒說他在唸書時,認為自己完全缺乏數學,才能毫無學習數學的興趣,因此考試經常不及格,後來偶然發生的一件事讓他的潛能迸發出來,他出乎意料地解出一道連老師也不會做的數學難題,這件事成功改變了他對數學的態度,找到了數學天才的感覺,結果他成了學校裡的數學尖子。

孩子的潛能需要星星之火的點燃,賞識教育的奧秘就是讓孩子覺醒,推掉壓在無形生命上自卑的巨石。孩子的潛能才能像火山一樣爆發,排山倒海,勢不可擋,所有的學習障礙在孩子巨大的潛能面前都是微不足道的。

孩子厭學又叛逆?學習賞識教育,尋求解決之道

(三)學會賞識——沒有賞識,沒有教育

在孩子學說話學走路時,家長是天才的教育家。家長本能的擁有兩個寶藏,即教孩子學說話,學走路時的正確心態,孩子學說話時承認差異,導致差異縮小,孩子學走路時允許失敗,導致不怕失敗,由於堅信孩子行,在孩子學說話時,家長就能承認差異,說話早的孩子行,說話遲的孩子也行,不僅承認差異,而且欣賞差異。

家長承認孩子行的心態源於祖祖輩輩實踐的結果,相信所有的孩子遲早都會說話,只是隨著孩子的成長,隨著時代的激烈競爭,對人的要求越來越高,家長把所有的期望都強加在孩子身上,越來越不能接受和容忍自己的孩子與別人的孩子之間的差異。

家長在否認差異的同時,對孩子的要求也苛刻起來,這種感覺便迫使家長盲目的追趕,在追趕的同時伴隨著哀愁,指責,抱怨,貶低,想盡一切辦法刺激孩子,其結果是適得其反,差異越來越大,因為教育被扭曲了。

因此,賞識教育是每位家長都使用過,無意中又遺忘的教育,是讓家長撿回寶藏,迴歸到教孩子學說話,學走路心態的教育,是承認差異,允許失敗的方法,是讓家長成為教育家的教育,更是使孩子舒展心靈,盡展潛能的教育。

“賞識”,用老百姓的話說就是看得起,對孩子而言就是你真棒,你真行,這是讓孩子快樂成長的奧秘。

孩子厭學又叛逆?學習賞識教育,尋求解決之道

三、賞識教育的實際運用

(一)家長要時常反思教育方法

1.走進孩子心靈,走出教育誤區

當今中國的獨生子女教育,如果說在生活上是家長慣壞了孩子的話,那麼在學習上恰恰是孩子慣壞了父母,孩子對家長不斷加碼的要求,盡力滿足,使當代父母變得越來越貪婪,貪婪像一個黑洞,孩子在沒有盡頭的隧道中前行,包袱越來越重,心情越來越沉重,自信也被吞沒了,孩子不是為自己學習,而是在為家長學習。

因此家長不能只關注孩子的學習,而忽視與孩子的情感溝通,只有走進孩子心靈,才能走出教育誤區,要從現在起,滿足孩子無形生命的需求,賞識孩子。

孩子厭學又叛逆?學習賞識教育,尋求解決之道

2.教育需要不斷反思

著名的文學家和翻譯家傅雷在學術上的高深造詣是眾所周知的,他的家教方法也被無數中國家庭仿效。可就是這樣的一位父親卻深受悔恨的折磨。

傅雷對兒子管教非常嚴厲,在兒子小的時候,因為孩子在樓下練琴,中途稍有停頓,他對兒子進行了很重的體罰。他的做法不僅使孩子受到肉體上的摧殘,也是孩子母親在精神上受到了很大的刺激。

傅雷在之後給兒子的家書裡面,表達了內疚和悔恨。兒子在回信中,表示已經原諒了父親的過失。此後,父子二人感情更加深厚。

傅雷家書,給我們了許多啟示,如果我們家長忽視了同孩子以朋友的關係去溝通交流,內心隔閡,那麼養了十幾年的孩子,很可能等於沒有孩子,並不能真正的享受到為人父母的樂趣。

3.犯錯誤是孩子的權利

孩子在成長過程中,因為心智不成熟,情感不完善,孩子憑毅力克服不了一些不成熟的行為。犯錯誤是孩子的權利,這時需要父母正確的引導,在人格上平等的對待孩子,用真誠換取真誠,用寬容換取寬容。

孩子厭學又叛逆?學習賞識教育,尋求解決之道

(二)走出賞識教育的誤區

1.賞識教育,不拒絕批評

賞識教育不僅可以批評,而且可以大膽的批評,奧秘在於視可殺不可辱,應該在“看得起、夠朋友”的前提下批評。

智慧的批評也是一種賞識。朋友的提醒是生命的珍貴的禮物,孩子會以感激的心態接受這份禮物。

2.不要輕易剝奪孩子的權利

我們很多家長,在生活中,孩子力所能及的事情嗎,家長都包辦代替了,甚至還代替孩子做出一切選擇,幫孩子決定穿衣打扮、幫孩子制定假期計劃、幫孩子決定是否和同學出去玩等等。孩子沒有獨立思考、獨立選擇的權利,因而他也缺乏選擇與承擔責任的能力。

賞識教育強調,把做人的權利還給孩子的同時,把做人的責任也讓他承擔起來,也就是讓孩子的無形生命昇華的同時,讓他們的有形生命也經得起風雨的磨礪。

孩子厭學又叛逆?學習賞識教育,尋求解決之道

3.最本質的教育是人格教育

對孩子加強挫折教育。實際遇到挫折並不可怕,加以正確引導,挫折可以轉化為寶貴的教育資源。

每一次成功經歷的積累,形成了自信的心理基礎,每一次失敗經歷的積累,若處理或引導不當,便會產生強烈的自卑感受,因此孩子面臨挫折時,重要的是保護孩子的自信心,從消極的經歷中獲得積極的養分,提高經受挫折的能力。

比如本書作者周宏的女兒周婷婷,進入中學後,第一次期中考幾門功課都不及格。婷婷因為小學階段的優異成績長期生活在榮譽中,很少嚐到失落、焦慮的滋味。面對這樣的挫折,婷婷茫然不知所措,情緒很低落。

面對女兒邊哭邊低著頭的說:“這次我沒考好。”周宏老師鼓勵女兒,說“太好了!”婷婷意外地問:“為什麼?”周宏老師說:“失敗後的勝利才是更有價值的勝利,從小一帆風順的人和從小就能在失敗中站起來的人,誰更能經受未來生活中的風雨呢?”婷婷說她願意做後一種人。

生命歷程中的悲歡苦樂都是成長的養分。讓孩子積極的看待挫折,在挫折中奮起,精神上的昇華,能把痛苦的感覺轉化成前進的動力,獲得內心的平衡和滿足,這對今後抵禦精神痛苦大有益處。

孩子厭學又叛逆?學習賞識教育,尋求解決之道

(三)賞識教育的實際運用

1.激發孩子的潛能

積極的心理暗示,讓孩子越來越堅信自己是個天才,他的自我感覺會越來越好。

比如愛因斯坦兩歲才說話,四歲話還說不清楚。六歲進學校,每講一句話前都要先認真思考、小聲嘟囔一遍才敢張嘴。除了數學,其他成績都很一般,老師們嫌他生性孤僻、智力遲鈍、不守紀律等等,還會公開罵他長大後肯定不會成器!而且還怕他影響其他小朋友,竟把他趕出校門。因為舉止緩慢,不愛同人交往,同學們也不喜歡他。

但他的父母從來都不曾歧視他,相反,爸爸媽媽還給了他更多的關愛,讓他的童年愉快地度過。媽媽在藝術上給予他薰陶,父親發現愛因斯坦在數學上有特長,就給他買了不少數學方面的著作,讓他自學,培養他的自學能力和鑽研能力。因為家庭教育給予他的關愛和尊重,激發了他的潛能,愛因斯坦得以成為天才科學家。

孩子厭學又叛逆?學習賞識教育,尋求解決之道

2.愛好自己,才能愛好孩子

(1)學會傾聽孩子的心裡話

家長與孩子之間有著一條看不見的通道,它連接著家長與孩子的心,如果家長給通道輸送關懷與欣賞,那麼父母快樂,孩子幸福,如果家長給通道輸送抱怨和指責,通道便會漸漸堵塞。

家長要學會賞識孩子,加強親子之間真心的關懷與交流,孩子與家長之間沒有情感的隔閡,孩子才會願意與家長說心裡話。

(2)家長要“自愛”,自愛的家長才能愛好孩子

生命的價值源於珍惜自己。快樂是我們發自內心的表白,一個心靈舒展的人是不可能不成功的,內心充滿快樂的人才能找到心靈成長的感覺。

我們想要一個心靈健康的孩子,首先我們自己就要心靈健康,所以我們要學會愛自己,學會喜歡自己。自愛是快樂的發源地,就像活水的源頭,藏在我們的內心深處。

我們家長自己是內心愉悅的人才,有可能培養出內心愉悅,能感知幸福的孩子。

孩子厭學又叛逆?學習賞識教育,尋求解決之道

(3)培養樂觀心態

人生是歡樂的還是痛苦的,某種程度上取決於自身的思維方式,如果父母從小教孩子,把壞事往好處想,孩子從小就會逐漸的形成健康的思維模式,即使遇到一點挫折,孩子也有信心戰勝它,這樣的人生是快樂的,反之如果把好事往壞處想,孩子的一生將是不幸的。

世界是天堂還是地獄,不取決於事件,而取決於我們選擇的態度,每個生命都是獨一無二的,每個人都是宇宙中獨一無二的存在實體,我們有理由相信自己生命的存在,必有它獨特的意義和價值。

因此我們家長自己要學會感恩生命本身,也要引導孩子感恩生命,擁有享受每一天的樂觀心態。

孩子厭學又叛逆?學習賞識教育,尋求解決之道

3.”賞識”教育操作四部曲口訣

(1)信念:一個字“行”

多對孩子說:“你行”!孩子的優點不說不得了,缺點要少且越說越少,相信孩子行,孩子就真的行。再次強調,“行”“這個字,滿足了孩子無形生命最大的需求——被賞識。

(2)態度:兩個字“驕傲”

為孩子驕傲,讓孩子感受到父母無條件的愛,孩子心安就有能量,有能量就會走向成功。

(3)方法:三個字“太好了”

孩子學說話學走路時,父母多麼像運動場上的拉拉隊員,對孩子所有表現的評價永遠都是三個字,太好了!

怕孩子輸在起跑線上而恨鐵不成鋼的父母,對孩子所有表現的評價往往是三個字,太糟了!

當代父母太迷信方法而忽略了方向,人生如開車一樣,最怕找不到方向,方向迷失後,技巧越高,方法越多,離目標反而越遠,無數事實讓我們發現,態度才是最好的方法,一通百通的方法。

(4)習慣:4個字“花苞心態”

父母看孩子要像園丁賞花,既用喜悅的目光欣賞盛開的花朵,又用期待的目光欣賞遲開的花苞。早開的花也好,遲開的花也好,相信每一朵花都會開的。

花朵花苞哪一朵不好?生命如水,哪一段不美?花苞心態就是對孩子“承認差異,允許失敗”的一種教育心態,對孩子是全納的愛。

孩子厭學又叛逆?學習賞識教育,尋求解決之道

通過再次閱讀這本書《父母會賞識,孩子最優秀》,我也再一次審視了自己在教育中存在的問題和不足。特別是有時候面對孩子學習成績不理想時,雖然我們父母沒有責罵,但實際上神情和態度上,也許都已明顯表示出不滿意,孩子是能敏感地能感受到的,長此以往,對於孩子的自信心是有不利影響的。

還有,隨著孩子長大,我們作為家長可能早已失去花苞心態,太過焦急,生怕孩子輸在起跑線,怕自家孩子比不上別人家孩子。今天再次學習,再次調整自己的心態,調整自己的家庭教育方式方法。

孩子厭學又叛逆?學習賞識教育,尋求解決之道

也希望今天這篇文章能幫助到您,願我們都成為賞識教育的踐行者,瞭解賞識、學習賞識、懂得賞識,領會賞識的真諦,對孩子用心“賞識”,並學會賞識一切。從而改善自身心態,改變對世界的態度,改變孩子的生活和命運。


我是盛夏,如果您喜歡我的文章,請關注“蝶變盛夏”,關注親子關係,致力於女性自我成長,共同蛻變與閃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