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決戰中途島》中,南雲中一下令戰機更換武器,拖延了戰機,對戰局有何影響?

四哥哥會愛我嗎


《決戰中途島》海報

11月8日,由全球著名導演羅蘭·艾默裡奇執導的二戰題材電影《決戰中途島》正式在中國上映。提起中途島海戰,相信許多軍迷都不會陌生,中途島海戰是太平洋戰爭最關鍵的戰役之一,令不可一世的日本聯合艦隊吃到了第一場打敗仗,日本參戰的四艘航空母艦全部被擊沉,當時日本航母機動部隊的指揮官南雲忠一成了被批評的對象,直到現在依然有許多軍迷都認為南雲忠一是日本戰敗的罪魁禍首。

南雲忠一

1942年4月18日,距離珍珠港事件發生才不過5個月,美國太平洋艦隊尚未恢復元氣,正當日本聯合艦隊躊躇滿志的時候,美國太平洋艦隊的“大黃蜂”號航母搭載16架B25轟炸機對日本東京發動了空襲,雖然空襲造成的損失微乎其微,但是卻令日本聯合艦隊顏面無關,聯合艦隊總司令山本五十六立刻著手實施中途島攻略計劃。原本在中途島戰役打響前,日本聯合艦隊在航母與戰列艦數量上佔據絕對優勢,艦載機與飛行員也更優秀,這場戰役怎麼看都是一場十拿九穩的勝仗,然而日本卻在制定戰略時畫蛇添足,分兵去偷襲美國的阿留申群島,導致用於攻擊中途島的一線航母數量只有4艘,由南雲忠一全權指揮。

中途島日軍作戰計劃圖

然而由於開戰前美軍已經破譯了日軍的電碼通訊,導致日軍的行動計劃全部在美軍掌握中;日軍則恰好相反,不但沒有掌握美軍航母的任何動向,還錯誤的估計了美軍能夠出動的航母數量,日軍大本營在開戰前認為:美國海軍的列剋星敦與約克城號航母在珊瑚海海戰中已經被擊沉(事實是約克城沒有被擊沉,緊急搶修後參加了中途島海戰)、薩拉託加號航母被潛艇擊沉(僅是受傷,不過沒趕上中途島海戰),美國最多隻能派出企業號與大黃蜂號2艘航母,作戰雙方的航母數量為4:2,日本方面佔據絕對優勢。然而事實卻是美國在中途島海戰中投入了企業、大黃蜂與約克城3艘航母,還有中途島的機場可以利用,美軍甚至在作戰飛機數量上佔據優勢。

珊瑚海海戰被擊沉的列剋星敦號航母

日軍在開戰前已經非常輕視美國海軍,此前的珊瑚海海戰中,日本的翔鶴、瑞鶴2艘航母搭載了戰鬥力最弱的5航戰(第5航空戰隊),就把美國航母列剋星敦號擊沉,另將約克城號重創。日本大本營認為在中途島海戰中派出戰鬥力最強的1、2航戰,擊潰美國航母部隊易如反掌,因此不等翔鶴、瑞鶴2艘航母完成修復就急匆匆的發動了中途島海戰。

企業號航母

而南雲忠一在整場戰役中的指揮並無多大問題,由於開戰前聯合艦隊的命令是壓制中途島的陸地機場、伺機殲滅有可能出現的美國航母,因此南雲忠一在遲遲未發現美軍航母蹤跡後,只能先全力空襲中途島機場,由於第一波空襲效果不太理想,航空兵領隊建議出動第二波攻擊隊,因此第二波攻擊隊將原本用來對付航母的魚雷換成了炸彈,正當第二波攻擊隊換成炸彈時,偵察機才報告發現了美軍航母動向,這時南雲忠一做出了一個頗受爭議的命令:第二波攻擊隊重新把炸彈換成魚雷。後世人經常批評南雲忠一優柔寡斷,當時應該立刻下令攻擊隊出動,使用炸彈攻擊美國航母,但是這麼做可行嗎?

九七式艦載攻擊機

當時魚雷換炸彈、炸彈換魚雷的是九七式艦載攻擊機,九七式艦載攻擊機如果攜帶高爆航空炸彈,只能以低空水平轟炸的方式從航母上空飛過投彈,這種攻擊方式對付防空火力密集的航空母艦無異於自殺,並且命中率低下。此後的南太平洋海戰中,日本航母在追殺大黃蜂號航母時,由於艦載魚雷耗盡,曾經用九七式艦載攻擊機進行過水平轟炸,當時的大黃蜂號航母已經千瘡百孔毫無還手之力,即便這樣九七式艦載攻擊機的投彈無一命中。因此可以得出結論,即便是當時南雲忠一果斷下令第二波攻擊隊攜帶航空炸彈攻擊美國航母,結果肯定是毫無建樹,反而會犧牲大量寶貴的優秀飛行員。

零式戰機

事實上美軍能夠擊沉4艘日本航母,的的確確有很大的運氣成分,前幾波攻擊的美國魚雷機中隊被零式戰機輕鬆消滅,結果美軍俯衝轟炸機部隊在丟失目標的情況下,誤打誤撞的找到了日軍航母,並且此時零式戰機被前面的魚雷機吸引到了低空,有許多零式戰機油料耗盡正在降落加油,美軍的俯衝轟炸機可以說是碰到了一個千載難逢的戰機,一波攻擊直接摧毀了赤城、加賀、蒼龍3艘航母,攻擊效率之高空前絕後,即便是日後的馬里亞納與萊特灣海戰,美軍也沒有打出過這樣的攻擊效率。

飛龍號航母

中途島海戰與其說是南雲忠一指揮失誤,不如說是日本輸在了輕敵與情報洩密上,戰後日本大本營其實也是心知肚明,並未追究南雲忠一的責任,讓他繼續指揮航母機動部隊。而中途島戰役中日軍飛龍號航母的指揮官山口多聞就充滿了爭議,在赤城、加賀、蒼龍號航母被擊沉後,美軍並未發現飛龍號這個漏網之魚,然而山口多聞在毫無勝算的情況下命令飛龍號高速向美國艦隊方向行駛,這次魯莽的突擊不但令飛龍號暴露繼而被擊沉,飛龍號發動的空中攻擊令70多名日本精銳飛行員陣亡(整場戰役日本損失1110名精銳飛行員,飛龍號佔據了三分之二),而飛龍號的戰果僅僅是擊傷了約克城號航母,如果不是此後日軍潛艇偷襲約克城號航母得手,令山口多聞勉強取得了一些戰績,恐怕山口多聞會被釘在恥辱柱上。


小孩子的愛


那段歷史有所瞭解,南雲下令轟炸機將水雷更換為炸彈的抉擇,在事後看來對當時的戰局產生了決定性的影響,給予了日本海軍以毀滅性的打擊!印象中,航空母艦因此損失三艘,這對於工業生產能力有限的日本來說,成為了太平洋戰爭中的轉折點,這也成為了日本近百年來,第一次大規模的海戰失敗。

以現在的信息來推算,就算當時日本在中途島海戰中贏得了決定性的勝利,全殲美國艦隊,那也僅僅是延緩了日本艦隊失敗的時間,因為,美國的工業生產能力、艦船製造能力,對於資源匱乏的日本來說,根本無法抗衡;也正因為這點,日本海軍選擇了偷襲珍珠港,擬通過偷襲速攻來緩解戰機、軍艦背後同美國經濟、能源、工業上的巨大差距。


奔跑吧A狼


世界的政治版圖,從來都是大國博弈的結果。美國成為世界霸主,是二戰後才最終確立的。一戰與二戰之間,是美國實力不斷膨脹,原有世界霸主英國不斷衰落的過程,這段時間是兩國世界地位替代的過程。

當然,這都是我們後來的看法,當時的國際卻並不這麼認為。起碼,德國與日本就不服。他們一直在試圖改變世界格局。

1936年,日軍發動“九一八事變”,正式侵華。這場事變打破了第一次世界大戰後形成的相對穩定的世界格局,二戰已經浮現。至1937年,“七七事變”再次發生,中國的全面抗戰正式打響。而全球性的“二戰”則遲到1939年9月1日才正式打響,那一天,德軍閃電突襲波蘭。隨之,英、法對德國宣戰。第二次世界大戰全面爆發。

德軍早期在歐洲戰場上勢如破竹,節節勝利。這讓遠東的日本內閣,則對新的世界格局發生思考。先是廣田弘毅內閣出臺“南進”國策,後來日本外相有田八郎進一步做出了”建設大東亞新秩序”的演講聲明。日本人認為,世界格局已變,歐洲的舊勢力已屈服與新興勢力,只有英國在苟延殘喘,日本人應該審時度勢,不再屈從於英美的國威,應該擺脫他們的羈絆,建立新秩序。日本人的想法裡,一個嶄新的日本應該以日本、滿洲、中國內地為基幹,以印度以東及澳大利亞、新西蘭以北的南太平洋洋區域為一圈,將這些地方全部壓制成為日本的勢力範圍,藉此來完成日本自給自足求發展的根本目的。而且,這樣的機會,就在眼前,現在不推進實行,以後怕再無機會。因為日本本土是一個資源稀缺性的島國,戰略縱深狹小,如果將大半個太平洋及整個東南亞都收納進日本的領土,加上朝鮮半島、臺灣及滿洲三大殖民地,日本將會擁有一個寬廣的市場,也會擁有廣闊的資源來源地,日本將會成為一個擁有盎然生機的大國。

不過,日本的計劃裡,並沒有美國,所有計劃都以南太平洋及遠東為目的,與美國北太平洋的力量無涉,日本看起來苛意避開了美國的勢力。其實,不然。美國與日本在遠東的矛盾由來已久,特別是日本發動的全面侵華戰爭,就嚴重損害了美國在華的利益。儘管美國沒有直接插手日本侵華戰爭,但美國人還是給予了中國很大的同情,捐獻了大量金錢與物質。宋美齡還多次赴美募捐,每次都掀起一場外交旋風,出盡了風頭。而且,美國還有退役將軍陳納德組建了“飛虎隊”,直接到中國戰場上參戰,這都讓日本人狠的牙癢癢。

更主要的是,美國是日本的主要貿易國,也是資源來源地。有資料顯示,1932年以後至“七七事變”前,美國供應了日本進口所需的90%的廢鋼鐵,65%的石油與石油產品,90%的銅和45%的鉛,以及擴大軍事工業所必須的70%的機床。1937年美國出口日本的物資共28855.8萬美元,其中戰爭物資佔58%;1938年出口日本的物資共23957.5萬美元,其中戰爭物資佔67%;1939年,日本進口石油的90%來自美國。

看了這些數據,大致就能明白,美國為啥迅速從一戰崛起,併成為世界霸主的。特麼他們大發了戰爭財啊。不僅從日本賺了大量外匯,從歐洲戰場賺得更多,原始積累迅速完成。加上此長彼消,不強大才怪。

自希特勒入侵波蘭,歐洲戰場大戰爆發,強大起來的美國人也將注意力關注到了歐洲戰場之上,不認為日本是危害。甚至,還直接把防禦南太平洋的軍力,包括1艘航母,3艘戰列艦,5艘驅逐艦調到了大西洋,致使東南亞防禦力量大為減弱。

對日本唯一的行動,是在政治與經濟上進行制裁。美國於1940年7月26日宣佈對日本實行“道義禁運”、“出口許可證”、“經濟禁運”等措施,在日本進駐印度支那後又對日本實行廢鋼鐵出口許可證制度。在1941年7月28日,美凍結了日本在美的資產,同年的8月1日,美國宣佈對日實行石油禁運,到9月停止了與日本的所有貿易。

大力擴張中的日本,即便是美國採取了這些措施,就產生了嚴重不滿。而且,他們也看到了美國對日本的不防護,於是決定發起襲擊,一舉幹掉美國在太平洋的軍事力量,徹底完成日本在太平洋的絕對霸主地位。

於是,在1941年12月7日,日本人選擇在一個週末,在美國軍人都休息的時候,突然發起對美國在太平洋的軍事基地珍珠港的襲擊,這就是“突襲珍珠港”。

日本人的突襲,取得了相當大的成功,致使半年內美國海軍在太平洋範圍內毫不足道,日本人則變得予取予求,基本上完成了他們的戰略目標,佔領了整個東南亞、太平洋西南部,勢力一直擴張到印度洋。

但“突襲珍珠港”最大的失誤是隻消滅戰艦,不摧毀工廠,而且美國的航母又全部不在港口內,得以保全。事後,美國人迅速將部分戰艦打撈上來進行修補,並再次投入使用。本次襲擊,對日本人來說,還有一個巨大的副作用,即原本對日態度存在嚴重分歧的各國,迅速達成了意見統一,並集中對日宣戰。這種聯合,對日形成為了更大範圍的圍剿,使得日本從道義上處於完敗的局面。即便是中國,也在中日戰爭進行了四年多以後,於1941年12月9日正式宣佈對日宣戰。二戰全面擴大了,同盟國的力量得到加強,而德日等軸心國的力量則得到孤立。

四、中途島戰役的雙方參戰人員情況

以上說的,大部分都是《決戰中途島》一片故事內容發生之前的背景。當然,“突襲珍珠港”影片中也有體現,不過這部分場景的出現,主要目的是為了將電影中各位主要人物的現身提供背景。幾位主演,迅速就位。

帕特里克·威爾森飾演的埃德溫·萊頓上尉是戰爭中的情報官,他所負責的情報科為戰爭的勝利發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他確定了日軍的作戰目標就是中途島,讓美國以逸待勞,做好了一切準備,積極應戰來襲的日軍。甚至,將日軍的第一攻擊,預測的都相差無幾。相比之下,日本人的情報及保密情況,簡直一塌糊塗。

伍迪·哈里森飾演的尼米茲上將,他在“珍珠港戰役”之後正式上任,負責指揮整個太平洋範圍的作戰。上任伊始,尼米茲面臨的是士氣不振的局面,他需要幾次勝利來扭轉士氣,也需要美國人逐漸打開局勢,扭轉戰局。

丹尼斯·奎德飾演的是駐守在美軍航母“企業號”上的高級指揮官小威廉·弗雷德裡克·哈爾西上將。“企業號”航空母艦是《決戰中途島》一片的核心,主要人物都來自這艘航母。哈爾西上將帶領他們完成了“中途島之戰”前夕所有的準備,指揮“企業號”在太平洋對日進行多次襲擊,尤其是在南太平洋上的所羅門群島發動了對日反制,並取得了一些勝利,提高了美軍的士氣。對了,作為一個國家,位於南太平洋的所羅門群島在2019年9月份才正式與中國大陸建立正式外交關係。

艾德·斯克林作為第一男主角,飾演的是理查德·迪克·百斯特上尉,時任“企業號”轟炸機戰隊VB—6中隊的隊長,他也是美軍的王牌飛行員。就是他,在最終的戰鬥中,帶著小分隊,連續攻擊了日軍航母“加賀號”與“赤城號”,尤其是後者,更是百斯特上尉在只帶領兩架僚機的情況下,在近乎油枯的情況下。對“赤城號”發動了致命的攻擊,他們投下的三枚炸彈,有兩枚沒有擊中,只有百斯特上尉上尉投下的第二顆直接擊中了“赤城號”的彈藥庫,並引起劇烈的爆炸,創造單機單彈摧毀一艘航母的壯舉。百斯特上尉因此成為了戰爭英雄。但是,由於在轟炸任務中,他的飛行面罩出現故障,導致他吸入了過多有害氣體,無法再進行執飛,隨後就退役了。

盧克·伊萬斯飾演的是克拉倫斯·韋德·麥克拉斯基少校,他也是片中百斯特上尉的直屬領導。麥克拉斯基少校當時擔任第六航空隊偵察機分隊VS-6和轟炸機分隊VB-6組成的SBD大隊的大隊長,相當於“企業號”飛行大隊的直接指揮官。麥克拉斯基少校也是美軍的王牌飛行員,但之前他駕駛的是殲擊機,而非轟炸機,因此他率領著SBD大隊衝往戰場時,發生了失誤。有紀錄顯示,麥克拉斯基的座機因為機械故障,炸彈在他起飛後沒多久就掉海里去了。也就是說,他駕駛的飛機上,已經沒有任何作戰價值,只是一架空飛機,但作為指揮官,他依然頭一個衝鋒,靠勇氣去吸引敵人的防空火力。而且,作為殲擊機飛行員,他還違反了作戰準則。在準則裡,要求進攻時,必須由遠及近,先攻擊遠處的目標,然後在返航時順勢攻擊近距離目標。但當時,麥克拉斯基一發現敵方的“加賀號”航母,就直接率領SBD大隊衝了過去,而且毫無章法地一頓狂轟濫炸。好歹算是消滅了“加賀號”,就在作業完成時,還是百斯特上尉發現了不遠處還有“赤城號”的存在,於是臨時組織編隊,再次對“赤城號”發動攻擊。當時,大部分戰機已將炸彈投光,還缺少燃油,面臨必須返航的境地。但百斯特上尉還是發動了攻擊,一舉改變了戰場局勢。假如放過了“赤城”號,日軍將會發動有效的反擊,將會給美軍帶來巨大的損失,戰爭的勝利是否還是美國,就猶未可知了。

歷史上,由於百斯特上尉退役過早,他在美軍的地位並不高。倒是麥克拉斯基少校不斷晉升,後來成為了美軍的高級將領。《決戰中途島》敏銳地將百斯特上尉這一人物進行了延展,並樹立為了第一主角。痞子氣十足的艾德·斯克林,倒是將這一角色演繹的活靈活現,將一個“痞子英雄”塑造的有血有肉,形象飽滿。

至於日本這邊,豐川悅司飾演了日本海軍大將山本五十六,一個在美國待了多年的職業老軍人,算是日本的一代梟雄級的大佬,結果輸的很慘,最後死的也很慘。他在片中的地位類似美軍的尼米茲上將,是戰爭總指揮,但並不是本次戰役的直接指揮官,雙方都坐鎮後方。

國村隼(韓片《哭聲》裡的日本老頭)飾演的是南雲忠一大將,時任日軍聯合艦隊第一航空艦隊司令長,是突襲珍珠港的直接指揮官,也是中途島海戰的直接指揮官。片中他起初駐守“赤峰號”航母上。片中的南雲忠一是一位剛愎自用的傢伙,實際上他的指揮在當時的情況下總體得體,將所有失敗的原因都歸罪於他,也有些錯怪了他。身為軍人,在塞班島失利之後,南雲選擇了自殺成仁。

淺野忠信飾演的是山口多聞中將,時任日本第二航空戰隊的司令官,駐守在“飛龍號”航母之上。中途島戰役中,當“赤城號”失陷,南雲忠一無法指揮戰役時,山口接過了指揮權,併成功幹掉了美軍航母“約克城”



遊戲害了好多人


這部影片昨天晚上剛剛看過,說說感受吧。這種戰爭題材的電影很多人幾乎看不懂了,我身邊一個盆友都看不懂,他們對歷史也不瞭解,而且就說打的好看。

這部電影是講述,日本偷襲美國珍珠港事件半年之後在南太平洋爆發,美國海軍在中途島環礁成功擊退日本帝國海軍艦隊的攻擊,獲得了太平洋戰區的主動權,這場戰役被歷史學家視為戰爭的轉折點,是整個太平洋戰爭的關鍵轉折點,扭轉了自珍珠港事件之後反法西斯盟軍節節敗退的局面。同時,這也是世界歷史上著名“以小搏大”的戰役之一,在海空軍力大幅弱於日本的情況下,美軍以沉沒一艘航空母艦為代價,一舉擊沉日本主力航空母艦四艘、巡洋艦一艘。此次戰役的勝利,徹底改變了反法西斯戰爭的格局,為二戰勝利打下堅實的基礎。

在戰爭中考證的不僅是數量多就一定能取勝,還有信息戰,心裡戰。這些在這部電影裡都有提醒,美國為了躲避戰爭宣佈中立,其實也是不僅是為了科技和經濟發展,其實也是懼怕戰爭帶來的痛苦,他們也會膽怯的,當時的日本在心裡和精神上的洗腦是非常成功的,他們提倡效忠天皇的可笑精神,在這部影片也有提醒,自殺式轟炸,而當時的日本在資源上其實已經處於嚴重缺乏狀態了,而受到了美國限制,而日本為了獲取到想要的資源試圖向美國發動戰爭獲取資源,其實也是心裡戰,賭的就是他們不敢應戰,因為當時的日本在海上裝備實力在偷襲珍珠港後要大於美國,而且那時候美軍氣氛比較底下

在幾次南雲中對話中可以看出,它是瞧不起當時美國的,他們怕死,對與他們的輕視也付出了代價,在海上盲目的自信中途更換武器,使得在戰鬥中處於劣勢,就好比一個團隊遊戲在每一個都是重要角色,網有一個洞那麼這個網還能堅持多久那?在戰爭中任何一個輕視對手的人都不會有好結果。而且當時美國的信息戰也起到了關鍵作用,獲取了對方足夠信息,在心裡和戰術上的博弈才是這場戰爭的關鍵。

點擊加關注也是《老婆大人牛牛牛牛》愛你麼麼噠


老婆大人牛牛牛牛


11月8日,由全球著名導演羅蘭·艾默裡奇執導的二戰題材電影《決戰中途島》正式在中國上映。提起中途島海戰,相信許多軍迷都不會陌生,中途島海戰是太平洋戰爭最關鍵的戰役之一,令不可一世的日本聯合艦隊吃到了第一場打敗仗,日本參戰的四艘航空母艦全部被擊沉,當時日本航母機動部隊的指揮官南雲忠一成了被批評的對象,直到現在依然有許多軍迷都認為南雲忠一是日本戰敗的罪魁禍首。

南雲忠一

1942年4月18日,距離珍珠港事件發生才不過5個月,美國太平洋艦隊尚未恢復元氣,正當日本聯合艦隊躊躇滿志的時候,美國太平洋艦隊的“大黃蜂”號航母搭載16架B25轟炸機對日本東京發動了空襲,雖然空襲造成的損失微乎其微,但是卻令日本聯合艦隊顏面無關,聯合艦隊總司令山本五十六立刻著手實施中途島攻略計劃。原本在中途島戰役打響前,日本聯合艦隊在航母與戰列艦數量上佔據絕對優勢,艦載機與飛行員也更優秀,這場戰役怎麼看都是一場十拿九穩的勝仗,然而日本卻在制定戰略時畫蛇添足,分兵去偷襲美國的阿留申群島,導致用於攻擊中途島的一線航母數量只有4艘,由南雲忠一全權指揮。

中途島日軍作戰計劃圖

然而由於開戰前美軍已經破譯了日軍的電碼通訊,導致日軍的行動計劃全部在美軍掌握中;日軍則恰好相反,不但沒有掌握美軍航母的任何動向,還錯誤的估計了美軍能夠出動的航母數量,日軍大本營在開戰前認為:美國海軍的列剋星敦與約克城號航母在珊瑚海海戰中已經被擊沉(事實是約克城沒有被擊沉,緊急搶修後參加了中途島海戰)、薩拉託加號航母被潛艇擊沉(僅是受傷,不過沒趕上中途島海戰),美國最多隻能派出企業號與大黃蜂號2艘航母,作戰雙方的航母數量為4:2,日本方面佔據絕對優勢。然而事實卻是美國在中途島海戰中投入了企業、大黃蜂與約克城3艘航母,還有中途島的機場可以利用,美軍甚至在作戰飛機數量上佔據優勢。

珊瑚海海戰被擊沉的列剋星敦號航母

日軍在開戰前已經非常輕視美國海軍,此前的珊瑚海海戰中,日本的翔鶴、瑞鶴2艘航母搭載了戰鬥力最弱的5航戰(第5航空戰隊),就把美國航母列剋星敦號擊沉,另將約克城號重創。日本大本營認為在中途島海戰中派出戰鬥力最強的1、2航戰,擊潰美國航母部隊易如反掌,因此不等翔鶴、瑞鶴2艘航母完成修復就急匆匆的發動了中途島海戰。

企業號航母

而南雲忠一在整場戰役中的指揮並無多大問題,由於開戰前聯合艦隊的命令是壓制中途島的陸地機場、伺機殲滅有可能出現的美國航母,因此南雲忠一在遲遲未發現美軍航母蹤跡後,只能先全力空襲中途島機場,由於第一波空襲效果不太理想,航空兵領隊建議出動第二波攻擊隊,因此第二波攻擊隊將原本用來對付航母的魚雷換成了炸彈,正當第二波攻擊隊換成炸彈時,偵察機才報告發現了美軍航母動向,這時南雲忠一做出了一個頗受爭議的命令:第二波攻擊隊重新把炸彈換成魚雷。後世人經常批評南雲忠一優柔寡斷,當時應該立刻下令攻擊隊出動,使用炸彈攻擊美國航母,但是這麼做可行嗎?

九七式艦載攻擊機

當時魚雷換炸彈、炸彈換魚雷的是九七式艦載攻擊機,九七式艦載攻擊機如果攜帶高爆航空炸彈,只能以低空水平轟炸的方式從航母上空飛過投彈,這種攻擊方式對付防空火力密集的航空母艦無異於自殺,並且命中率低下。此後的南太平洋海戰中,日本航母在追殺大黃蜂號航母時,由於艦載魚雷耗盡,曾經用九七式艦載攻擊機進行過水平轟炸,當時的大黃蜂號航母已經千瘡百孔毫無還手之力,即便這樣九七式艦載攻擊機的投彈無一命中。因此可以得出結論,即便是當時南雲忠一果斷下令第二波攻擊隊攜帶航空炸彈攻擊美國航母,結果肯定是毫無建樹,反而會犧牲大量寶貴的優秀飛行員。

零式戰機

事實上美軍能夠擊沉4艘日本航母,的的確確有很大的運氣成分,前幾波攻擊的美國魚雷機中隊被零式戰機輕鬆消滅,結果美軍俯衝轟炸機部隊在丟失目標的情況下,誤打誤撞的找到了日軍航母,並且此時零式戰機被前面的魚雷機吸引到了低空,有許多零式戰機油料耗盡正在降落加油,美軍的俯衝轟炸機可以說是碰到了一個千載難逢的戰機,一波攻擊直接摧毀了赤城、加賀、蒼龍3艘航母,攻擊效率之高空前絕後,即便是日後的馬里亞納與萊特灣海戰,美軍也沒有打出過這樣的攻擊效率。

飛龍號航母

中途島海戰與其說是南雲忠一指揮失誤,不如說是日本輸在了輕敵與情報洩密上,戰後日本大本營其實也是心知肚明,並未追究南雲忠一的責任,讓他繼續指揮航母機動部隊。而中途島戰役中日軍飛龍號航母的指揮官山口多聞就充滿了爭議,在赤城、加賀、蒼龍號航母被擊沉後,美軍並未發現飛龍號這個漏網之魚,然而山口多聞在毫無勝算的情況下命令飛龍號高速向美國艦隊方向行駛,這次魯莽的突擊不但令飛龍號暴露繼而被擊沉,飛龍號發動的空中攻擊令70多名日本精銳飛行員陣亡(整場戰役日本損失1110名精銳飛行員,飛龍號佔據了三分之二),而飛龍號的戰果僅僅是擊傷了約克城號航母,如果不是此後日軍潛艇偷襲約克城號航母得手,令山口多聞勉強取得了一些戰績,恐怕山口多聞會被釘在恥辱柱上。










青兒魅影


影響不了結局,

因為美軍飛機起飛在前,如果在"利根"偵察機發回電報後立即起飛"蒼龍"和"飛龍"上的三十六架俯衝轟炸機,其實也已經晚了,"赤城"、"加賀"、"蒼龍"這三艘日本最精銳的航母還是保不住。

即使起飛的那些日機能夠將美國航母"約克敦"、"大黃蜂"、"企業"統統送入海底,日本南雲艦隊最好的結果也只能是保留下"飛龍"。

即便是調過來阿留申方向的輕型航母,再加上後面山本支援大艦隊的那幾艘小航母,對中途島的守島陸基航空兵也佔不了絕對優勢,山本對拿下中途島仍然沒有把握,戰略企圖依然達不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