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当年差点被蒋介石运出去的国宝,当时因太大而留了下来

这是当年差点被蒋介石运出去的国宝,当时因太大而留了下来

大家都知道,蒋介石在撤走的时候带走了故宫里很多国宝,但是有一件他非常想带走,可惜就是因为太大了,实在带不了,所以就被留了一个,这件价值连城的国宝就是重达上千公斤的后母戊鼎。

这是当年差点被蒋介石运出去的国宝,当时因太大而留了下来

中国国家博物馆新馆在2011年3月重新开门,面向每个人开放参观,新馆中最惹人注意的就是“司母戊大方鼎”,但这一次亮相时有些不同,鼎前的标牌和从前有了些不同。

其实就是这只大方鼎的名字改了,从众人所知的“司母戊大方鼎”,改名为“后母戊大方鼎”。“司”与“后”只是一字之差,但背后的意义却大有不同。一时之间,大方鼎更名的事情成为了当下热议的话题,这件“镇国之宝”究竟有着怎样不为人知的故事呢?

这是当年差点被蒋介石运出去的国宝,当时因太大而留了下来

发现后母戊鼎的村民 吴培文

后母戊鼎是在1939年,河南安阳武官村的一个村民发现的,这是迄今世界上最大的一个、也是最重一个的青铜礼器,被称“镇国之宝”。

近代以后,我国陆续发掘出不少青铜鼎,轻的有几公斤,重一点的顶最多也就十几公斤,但这个“后母戊鼎”却足足有上千公斤的重量,也是世界上迄今发掘出的最大、最重的青铜礼器,因此享有“镇国之宝”的美誉。

后母戊鼎多年颠沛流离多,身份疑云扑朔迷离,考古学家是如何破解重重谜团,还原后母戊鼎墓主真相的?

这是当年差点被蒋介石运出去的国宝,当时因太大而留了下来

考古学家 杨宝成

对于考古研究来说,出土地点和墓葬摆放情况,对表明它身份、功能等信息,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杨宝成希望能找到当年宝鼎出土的大墓,也许那里还能留有蛛丝马迹,可是,大方鼎的出土过程属于非正常发掘,再加上时隔半个世纪,现在还能找到那座大墓吗?

这是当年差点被蒋介石运出去的国宝,当时因太大而留了下来

考古学家 梁思永

其实大墓早就已经被盗空,而且墓室的核心部位也遭到了毁灭性的破坏,再想通过发掘260号大墓来寻找墓主人身份等信息,就难以完成了。

此路不通,杨宝成等人只好借助其它途径继续研究。其实早在1937年,梁思永就曾发现武官村附近是一个大型的商代王陵区,如果到周围的其他墓葬中找找,会不会有新的线索呢?

这是当年差点被蒋介石运出去的国宝,当时因太大而留了下来

发掘后母戊鼎的M260大墓

可是,根据当年的考古资料显示,这11座王陵都已盗掘一空,而且手法极其相似,几乎每个墓葬的中部,都有一个大型的盗洞,覆盖整个墓室。

既然在260号大墓和周围的其他墓葬中,都没有发现任何有价值的线索,但功夫不负有心人,最终后母戊鼎的密码还是被解开了,这个鼎的原始主人叫妇妌,是商王武丁的后妃。

这是当年差点被蒋介石运出去的国宝,当时因太大而留了下来

在商朝那个时代,后母戊鼎的制作非常困难,但这正展现了当时我国青铜器炼制技术的成熟,标志着古代艺术的巅峰之作。

而当年发现这个鼎还保护它的村民吴培文于2006年去世。

2005年,这个鼎回到河南安阳,他被获许亲手摸一下这个鼎。

这是当年差点被蒋介石运出去的国宝,当时因太大而留了下来

半个世纪的久别重逢,那心情一定老激动了吧。

现在这个鼎就在博物馆,大家可以随时去看。

下面再跟大家聊一个捡漏的博物馆。

聊他之前,先要聊一个可能是中国曾经拥有文物最多的人,这位仁兄就是溥仪啦。

这是当年差点被蒋介石运出去的国宝,当时因太大而留了下来

溥仪是中国末代皇帝,紫禁宫的主人,而紫禁宫里的文物那就超多啦,有一些是明朝留下来的,还有一些是清朝历代皇帝收罗的,尤其是乾隆皇帝,喜欢文物,收藏的字画特别多。

现在故宫的文物有一百八十万件,字画十五万件,字画占收藏量的四分之一。现在大家去故宫,看到的不过是九牛一毛。

这是当年差点被蒋介石运出去的国宝,当时因太大而留了下来

这些东西在大清朝的时候,当然是属于溥仪一个人的。到了辛亥革命,皇帝也下马,但因为清朝皇帝是逊位,所以享有一些优待,仍然可以居住在故宫里。占有故宫的前半段,就是后宫部分,前朝部分归国有。当然,宝贝之类的东西,当然是后宫更多。

如果按这个路数走下去,溥仪将可能是世界上最富有的人之一。不要说卖文物什么的,就是后面搞个旅游景点,一年收门票卖纪念品不得整个四五亿啊。

但我们知道,后面溥仪到故宫去,那是必须要买票的。

为什么呢?

因为溥仪被赶走了啊。

这是当年差点被蒋介石运出去的国宝,当时因太大而留了下来

1924年,冯玉祥将军率兵逼宫,限溥仪三小时之内搬离紫禁城。这是为什么呢,不是说逊位有优待嘛。

这其实不能说冯将军不守合同 ,其实冯将军正是按合同办事,当年的《旧清室优待条件》里,规定了溥仪以及清王室要认同共和,这样,国民政府才允许清王室的存在,还每年拔百万银元供养着。但是,清王室一直不死心,老想着复辟,尤其是张勋复辟事件,清室主动参与。那就是违约了嘛。

这是当年差点被蒋介石运出去的国宝,当时因太大而留了下来

按违约办,优待必然要取消,故宫是没法呆了。这其实已经算轻的了,中国二千年历史,改朝换代的事情要是流血的。国外法国大革命也是要砍头的嘛。

且说溥仪离了宫,挥一挥衣袖,带走不少云彩,也就是文物。其实他早就在转移文物了。

《旧清室优待条件》里,约定他是暂居故宫,后面要搬到颐和园去的。那他想着,要是一搬,这东西不就是别人的嘛,所以就偷偷的运,利用自己兄弟溥杰、溥佳上学进出宫的机会,恩赐给他们东西,他们就将一件件文物用黄绫布带出来,三个月的时候就带出了上千幅字画,放到他父亲载沣的醇王府。

这是当年差点被蒋介石运出去的国宝,当时因太大而留了下来

所以,溥仪搬出故宫里前,就带出了大量的文物。出了宫,溥仪跟日本人接触,又开始做起了复辟梦,这些字画就是他的本钱,宝物先是放在天津的日租界,后面又带到了长春,放在长春的伪皇宫内,有个小白楼,专门存放这些字画。

这是当年差点被蒋介石运出去的国宝,当时因太大而留了下来

一默默无闻博物馆,抓住一个俘虏,就此晋升中国八大博物馆之一

再到日本战败,溥仪带着宝贝逃往日本。一路上是能扔就扔,有的扔在了小白楼没带出来,被东北那帮伪军给抢了,有的在路上被人半路截流了。但一些精品还是随身带着到了机场。

一去,等待他的是苏联红军。溥仪就此当了俘虏。这幸亏是被截住了,不然现在要想看那些宝贝,得去东京博物馆了。

溥仪当了俘虏,他的字画被苏联红军查扣,好在苏联人也没拿走,而是移交给了东北民主联军。

到了1949年,东北博物馆(辽宁博物馆)成立,溥仪的这些文物正式入馆,成为辽宁博物馆的基石。

这是当年差点被蒋介石运出去的国宝,当时因太大而留了下来

一默默无闻博物馆,抓住一个俘虏,就此晋升中国八大博物馆之一

这里面有哪些宝物呢?

拿出来,个个都是教科书级的。

唐周昉《簪花仕女图》

这是当年差点被蒋介石运出去的国宝,当时因太大而留了下来

一默默无闻博物馆,抓住一个俘虏,就此晋升中国八大博物馆之一

虢国夫人游春图 宋徽摹本

这是当年差点被蒋介石运出去的国宝,当时因太大而留了下来

一默默无闻博物馆,抓住一个俘虏,就此晋升中国八大博物馆之一

五代董源夏景山口待渡图卷

这是当年差点被蒋介石运出去的国宝,当时因太大而留了下来

一默默无闻博物馆,抓住一个俘虏,就此晋升中国八大博物馆之一

瑞鹤图

这是当年差点被蒋介石运出去的国宝,当时因太大而留了下来

一默默无闻博物馆,抓住一个俘虏,就此晋升中国八大博物馆之一

张旭《古诗四帖》墨迹本

这是当年差点被蒋介石运出去的国宝,当时因太大而留了下来

一默默无闻博物馆,抓住一个俘虏,就此晋升中国八大博物馆之一

欧阳询《梦奠帖》

这是当年差点被蒋介石运出去的国宝,当时因太大而留了下来

一默默无闻博物馆,抓住一个俘虏,就此晋升中国八大博物馆之一

宋徽宗赵佶《草书千字文》

这是当年差点被蒋介石运出去的国宝,当时因太大而留了下来

一默默无闻博物馆,抓住一个俘虏,就此晋升中国八大博物馆之一

某种意义上说,辽宁博物馆有了溥仪这位俘虏,才进入了省立八大行列。

大家也别眼红,这些东西都在博物馆里放着,随时都可以看。中国的国宝很多,这些国宝蕴藏着中国的文化。 我们总跟孩子说,我们中华文明渊远流长,有五千年的历史。怎么去讲这个事情,通过文物去讲就是一个好的渠道。

这是当年差点被蒋介石运出去的国宝,当时因太大而留了下来

现在家长也很重视孩子在这方面的教育,出去旅游,也会带孩子到博物馆参观,这是很好的。但是,往往孩子觉得没什么意思,匆匆看一眼就过去了,顶多是在镇馆之宝前仔细看一眼。

为什么呢?

因为没有相关的知识储备。

博物馆里面隐藏的知识点很多,但如果孩子没有一点国宝的知识,其实是看不懂,也觉得没意思的。

这是当年差点被蒋介石运出去的国宝,当时因太大而留了下来

北京故宫博物馆

比如为什么商周青铜器多,这些青铜器式样不一,到底是干什么的?为什么到了后面,又变成瓷器为主流了。为什么宋以前的画很少等等。

孩子要逛博物馆,一是需要一个好的讲解,一个是必须自己有一定的文物知识,至少知道什么东西是什么。今天就给大家介绍一个超好的东西:2020年国家宝藏日历。

这是当年差点被蒋介石运出去的国宝,当时因太大而留了下来

这个日历的每一页就是一张国宝。

这是当年差点被蒋介石运出去的国宝,当时因太大而留了下来

一面文物一面日历

这是当年差点被蒋介石运出去的国宝,当时因太大而留了下来

365天就是365个国宝。

这是当年差点被蒋介石运出去的国宝,当时因太大而留了下来

每张图片下面都有详细的介绍,以及这个国宝在哪个博物馆里。

这是当年差点被蒋介石运出去的国宝,当时因太大而留了下来

两兄弟鉴定古画,专家认定假画以十七万低价购得,转手就是八千万

孩子一天看一张,就能认识我们中国的一个国宝。知识就是这样慢慢无形的积累了起来。

这是当年差点被蒋介石运出去的国宝,当时因太大而留了下来

两兄弟鉴定古画,专家认定假画以十七万低价购得,转手就是八千万

另一面,还有一段摘录自《菜根谭》的优美文字,对孩子的语文也有帮助。

这是当年差点被蒋介石运出去的国宝,当时因太大而留了下来

而且这个日历也不贵,只要49块钱,一顿肯德鸡的钱,就能让国宝呆在孩子桌前一整年。当然,成年人也可以用,用来送礼也很大方,送人日历,余香一年。

大人看也很好啊,多一些文物知识是有好处的。也可以做为公司的福利。

这是当年差点被蒋介石运出去的国宝,当时因太大而留了下来

点下面的横条购买,今天下单,第二天就发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