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國亮 文春生:生死與共的兩位中共桃江區委委員


胡國亮 文春生:生死與共的兩位中共桃江區委委員


胡國亮 文春生:生死與共的兩位中共桃江區委委員


益陽地執委秘書、縣農協組織幹事胡澤柄寫給文春生烈士家屬的信

1927年春,是桃江農民運動轟轟烈烈開展之時,胡國亮在當地帶頭組織農民協會,發動農民行動起來摧毀封建勢力。“馬日事變”後,胡國亮沒有被國民黨的屠殺所嚇倒,仍然堅持地下鬥爭。

同年下半年,文春生因不滿國民黨的腐敗與反動,從北伐軍退役回到家鄉黃泥田。此時正值農民運動的低潮,但讀過幾年私塾,又憂國憂民的文春生毅然決然加入了農民協會,並很快成為當地的農運骨幹。

1927年9月,潛伏在縣城進行情報工作的原中共益陽地方執委會秘書、縣農民協會組織幹事胡澤柄,受中共益陽特委派遣回桃江整頓地下黨組織,恢復中共桃江區委。胡澤柄一方面在浮邱山、高橋、黃泥田等地恢復了曾聖泉、唐碧林、謝海濤、廖詩白、周書生、胡季蘇、曾超等18人的黨籍。另一方面,在原農會骨幹分子中吸收了蔣連生、姜既明、胡國亮、文春生、胡連舫、江書林等10多人入黨。是年冬,中共桃江區委正式恢復,下轄浮邱山、高橋、黃泥田三個支部。胡國亮任黃泥田支部書記,文春生也被編入黃泥田支部,從此開啟了他們的革命生涯。之後,胡國亮、文春生與其他黨員一起,秘密組織召開農會骨幹會,宣傳第一次國內革命失敗後的形勢和實行土地革命的必要與政策,發動農民同當地的土豪作鬥爭,進行抗租、租糶等革命活動。1928年9月,因叛徒告密,中共桃江區委再次遭到破壞後,胡澤柄等區委領導被迫轉移,胡國亮、文春生等未暴露的黨員按照指示就地隱蔽,並堅持地下鬥爭。

1930年春,胡澤柄受上級指派,回到桃江組建益寧游擊隊,並負責再次整頓桃江地下黨組織,第二次重建中共桃江區委。胡國亮、文春生等積極參加游擊隊,並隨游擊隊參加了襲擊沙頭厘金局的鬥爭。9月,經過胡澤柄、汪俊明、胡國亮、文春生等人的共同努力,中共桃江區委第二次重建,由汪俊明任書記、胡國亮任組織委員、文春生任軍事委員。同時,重建了高橋支部、石安田支部和黃劍山支部,胡國亮兼任黃劍山支部書記。同年秋,益陽挨戶團把高橋、橫馬塘作為“重匪區”,進行重點“清鄉”,大肆搜捕從事革命活動的共產黨員和革命群眾。凡參加過農會活動的人,都被作為“清鄉”對象,“嚴查”“嚴辦”。

1930年11月初,石安田支部書記和高橋支部書記被捕後變節脫黨。25日,胡國亮、文春生因叛徒出賣落入敵網。27日晨,兩人被敵人殺害於桃江鎮七星橋河坪。

【人物簡介】

胡國亮,1898年生,今桃花江鎮金花橋村人。年輕時在當地從事小學教育。1927年,加入中國共產黨。中共桃江區委第一次重新組建時,以教書為掩護,秘密發展黨員,並建立了黃泥田支部。曾任黃泥田支部書記、第二次重建的中共桃江區委委員(負責組織)兼黃劍山支部書記。

文春生, 1906年2月生,今石牛江鎮田莊灣人。1924年,參加湘軍。1926年,隨軍北伐。1927年,離開北伐軍回鄉。1927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曾任益寧游擊隊隊員、第二次重建的中共桃江區委委員(負責軍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