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晉縣佃戶營的故事

佃戶營是明朝永樂年間由山西遷來的佃戶聚居而成的。

佃戶怎麼會那麼齊節地住在一起呢?這還得從山西說起。

微读 | 宁晋县佃户营的故事

燕王朱棣取得天下,把京城從南京遷到北京。可偏偏北京一帶連年征戰,地廣人稀。那時偌大一個寧晉縣才二千七百多人,山西晉中南地區卻聚居著三百多萬人口。那裡人稠地窄,土豪劣紳還霸佔著很多良田。大多數人沒有田種,只好去租種土豪劣紳的地,淪為佃戶。

微读 | 宁晋县佃户营的故事

當地有一個姓胡的豪紳,家有60頃地。別看胡豪紳富得流油兒,卻非常貪婪吝嗇,簡直是瓷公雞鐵仙鶴,玻璃耗子琉璃貓,一毛不拔。佃戶給他交租,都是簸箕簸,扇車䥇,大斗進小鬥兒出。你交一擔,他能給你扣二斗。你要不租種他的地吧,老百姓沒有地種。租別人的種吧,天下老鴰一般黑,沒有一個不扒皮的。老百姓走投無路還得忍氣吞聲當他的佃農。

微读 | 宁晋县佃户营的故事

永樂初年。明成祖朱棣為了讓北京一帶繁華富庶,下旨從山西移民河北。胡豪紳的佃農們得到了這個消息,想乘機整治一下這個貪婪的惡鬼。佃戶們秘密串通一氣,打下糧食誰也不交,準備好一塊兒帶走。

微读 | 宁晋县佃户营的故事

佃戶們你幫我,我幫你,修車的修車,備驢的備驢,不幾天就準備停當了。大夥選了一個月明星稀的晚上,把胡豪紳通外的大門兒、小門兒、前門兒、後門兒統統從外面鎖上。隨後攜家帶口,用車拉、擔挑、驢馱,帶著糧食和家小翻過了太行山。

微读 | 宁晋县佃户营的故事

胡家大院兒的人天明起來,誰也出不了門。當胡家讓人翻牆出來,砸鎖出門時已是太陽偏西了。胡豪紳得知佃戶們外遷,帶走了糧食時,已是正月十五貼門神——晚了半月啦,早摸不著佃戶的影了。

微读 | 宁晋县佃户营的故事

佃戶們翻山越嶺來到寧晉,撿了塊地平土肥的地方安家落戶,聚居在一起,形成了村莊。因為大家都是佃戶,就把這村兒叫成佃戶營兒了。

微读 | 宁晋县佃户营的故事
微读 | 宁晋县佃户营的故事

誦 讀丨谷寧波

音 頻丨高魏峰

責 編丨耿曉聰 崔 爍

編 審丨張 括

微读 | 宁晋县佃户营的故事
微读 | 宁晋县佃户营的故事微读 | 宁晋县佃户营的故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