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耀日照——李为刚:双港活塞的“技术匠人”



德耀日照——李为刚:双港活塞的“技术匠人”

大女儿大学毕业实习时,李为刚为她走了个“后门”,把她安排到厂里最脏最累的的铸造车间。女儿不乐意:爸爸是双港活塞的总工程师,就不能给自己行个“方便”?直到实习结束,她才明白爸爸的深意——只有扎根基层岗位,才能培养出优秀的产业工人。

入行30年,李为刚就是这样做的。他从一个小小的维修钳工做起,艰苦奋斗,勇于创新,始终践行“一名党员一名旗帜”,以技术领头人的身份带着双港活塞从一个小轴瓦厂跃至位居中国活塞行业第二名的现代化企业。而他自己,也光荣获得了“山东省首席技师”称号和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德耀日照——李为刚:双港活塞的“技术匠人”

1987年初入职场的李为刚没有想到,当初的一个小平台会垒砌出这样一个波澜壮阔的梦想,回忆起公司风雨历程,李为刚如数家珍——

时间回到1995年,为了占领更广阔的市场,公司加快了新产品的开发进度。当年7月,公司下达了7个新产品模具的任务,要求必须当月完成。然而,根据以往的经验和现有的人员分析,这个任务却是不可能完成的。李为刚下定决心,要啃下这块“硬骨头”。于是,他带领车间的人员开始了不分昼夜的忙碌,从技术员到浇铸工,谁都没有回家的意思,大家争抢着把车间里的那把长椅当做休息的工具。

技术工人的苦,换来的便是工厂的甜。正是这种刻苦的韧劲,让他的团队在月底最后一天顺利交付了全部合格产品模具,为公司带来了可观效益。

2009年,工作了22年的李为刚终于如愿成为一名党员。“工作条件艰苦,我就想好好干活,加入党组织好发挥更大作用。”成为党员,李为刚更加不讲条件地带头干活。厂里的尖端活、关键活都找他,他的作用越来越大。难题迎刃而解。

“‘一招鲜吃遍天’的思想已经行不通了!”科技发展日新月异,与李为刚伴随了30多年的活塞制造业,其生产工艺已经更新到了第四代,车间的铸坯工人数已从原来的120人下降为现在的50人。李为刚深知现代的工匠不应只局限于做个“手艺人”,而应该朝着知识型、创新型的方向全面发展。

“不了解客户需求,就没法谈创新。”在李为刚看来,创新是个实实在在的事情。于是,他生活中一半的时间都在外地出差走访客户,公司的创新之路也在他的奔波中一步一个脚印地走到了现在。

德耀日照——李为刚:双港活塞的“技术匠人”

作为一名优秀的党员,在传授技能这件事情上,李为刚毫不含糊。他利用业余时间一招一式地传,手把手地教,他还会根据大家的不同特点量身定做训练方案。如今,在双港活塞已经有了一个46人的技术团队,分别负责研发、自动化、模具设计、生产工艺等领域,除了3个外聘的技术人员,其他全部是由李为刚亲手培养出来的。

“我的本领不能只留给自己,传给企业和社会才更有价值。”现在,李为刚最欣慰的事就是看着自己带出来的学徒成为能够独当一面的技术带头人。”多年来,由李为刚和他带领的团队出色为公司完成了许多技术创新与改进项目:“活塞自动浇铸模具销芯辅助抽离装置”项目,获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证书;《活塞自动浇铸装置与方法》获得了国家发明专利和国家实用型专利……

德耀日照——李为刚:双港活塞的“技术匠人”

据公司统计,这些创新项目、技改项目已累计创造了近千万元的效益。

时代在变,信念不会变;市场在变,情怀不会变。在李为刚的工作生涯中,从事的所有技术工作都围绕着一枚活塞的制模、生产、改进、研发开展的,在外人看来枯燥的工作,在他的眼里却是乐在其中。

“一名优秀的工匠就是要找准自己的前进方向,在自己的领域不断专精。”言简意赅的一句话,却承载着李为刚心底对岗位的千金责任,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工匠精神,绽放党员荣光。

齐鲁晚报 齐鲁壹点综合文明日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