攻克申論需要樹立正確的申論觀

攻克申論需要樹立正確的申論觀。所謂申論觀不是某個具體的技巧,某個具體的思維,更不是某個具體的表達,而是申論唯物觀、申論辯證法和申論想象力構成的整體觀念,是對申論的整體把握。

現在的申論考試,越來越傾向於通過模擬公務員工作實務考查考生的實際工作能力,即歸納概括能力、綜合分析能力、提出和解決問題能力、貫徹執行能力和文字表達能力,這些能力的培養尤其需要正確的、整體的、系統的申論觀的支撐。

攻克申論需要樹立正確的申論觀

申論最根本的技巧就是巧妙的“抄”材料,有句話“天下文章一大抄,看你會抄不會抄”。說的就是這個意思。當然我們這裡更傾向於稱之為“述”材料,防止考生將“抄”材料曲解為照抄原材料。“述”材料是通過分析加工概括和闡述材料,要準確闡述而不作自己的創新和引申。“述”材料絕不是照搬照抄,絕不是教條僵化地死抄,更不是毫無目的地亂抄。一定要學會梳理、歸納、提煉和加工。

攻克申論需要樹立正確的申論觀

申論小題主要以摘抄材料關鍵詞為主,推理分析為輔,答案最好都要嚴格根據材料,因為只要你抄的仔細、全面、具有概括性,能讓考官發現你是根據材料作答,但同時要注意不要照搬照抄句子,應該抄關鍵字、關鍵詞。千萬不要自己去造詞,閱卷老師一旦找不到原詞,分數就沒有了

攻克申論需要樹立正確的申論觀

考生困惑之一:到底什麼是申論?好多考生會說申論和語文差不多,又不太一樣,是一種寫作考試。好多考生對申論的考試性質理解不了,也就導致在根本上面出了錯誤,那再怎麼複習申論也是徒勞無功的。

那麼到底什麼是申論考試呢?

我的理解是這樣的:申論是一種考察文字處理能力和情商的考試。怎麼考察文字處理能力:大篇大篇的材料,你必須概括出簡要條理清晰的話語,這也是申論很多題目要求條理清晰的原因。

怎麼考察情商:出題人將自己的本意隱藏在材料和題目中,並給了少量暗示,如果你能夠揣摩到出題人的本意,那麼這篇申論你想不得高分都難。

攻克申論需要樹立正確的申論觀

我給現在的申論考生區分以下三個層次:第一層次是花時間備考的,但是備考比較盲目,不上路,考的分數最低,甚至不如裸考的。第二層次,裸考的,申論全是抄材料,雖然無法得高分,但因為材料當中隱含的採分點,分數也就中規中矩。第三層次,認真備考,且方法上路的,這類考生分數最高。

攻克申論需要樹立正確的申論觀

“和而不同”是申論高分突破的根本原則。很多同學作答,動不動就是“中國夢”,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說的都是國家領導人說的話,現在申論閱卷最討厭的就是考生說不著邊際、不動腦子的大話、空話、套話。十個考生裡有八個都這麼寫,你跟別人比?創新在哪裡?自己的話在哪裡?自己的思考在哪裡?這樣的寫法,太過於“和”,而沒有“不同”,當然得不了高分。

攻克申論需要樹立正確的申論觀

很多同學總是在一些細枝末節的問題上糾纏不休,總是忙於學習那些微不足道、瑣碎庸常的小技巧(例如糾結標點符號到底佔不佔格字、字寫多了怎麼辦?該不該分段。糾結來糾結去,耗費大量時間。),

總是忙於生硬背誦一些官樣文章,卻不去深入總結申論應試規律,不去提煉最核心的應試方法,不去錘鍊自己的思路視野,在申論備考中,你每天要做的最有價值的工作,就是提升你的思維能力、思考能力,這可能很空洞、抽象、困難,但卻很重要。

備考申論,一方面要靠平時知識的積累、寫作能力的鍛鍊以及邏輯思維能力的培養,另一方面則要靠對規律的揣摩和技巧的把握,在某種程度上說,後者的重要性大於前者。

攻克申論需要樹立正確的申論觀

要使勁琢磨申論題幹。題目要我們答什麼,我們就答什麼。該答的都要答,不該你答的就不要答。眼神放精神點兒,扣題目中的字眼,千萬不要中了命題人的陷阱。要養成下筆不塗改的習慣,不是大的問題都不要動。

申論答題一定要“全”。這個全,一方面是內容涵蓋要全,這個不難理解,材料當中的採分點要全部寫到你的答案裡面去;另一方面是思維要全。就是我們看待問題,既要看到問題的表象,也要考慮到問題的實質,要公正客觀的評價問題,學會辯證性分析,防止偏激思維。提出解決問題的方案,既要克服弊端,也要發揚成績。

要做申論而不是刷申論。有的同學還抱有這樣的想法,要不要一天練習一套申論。很頭疼,一天一套申論,首先非常累人不說,而且也沒有那麼多題給你刷。申論要想提高,平常一定要做題,把這一套題研究透徹,而不是刷題。

攻克申論需要樹立正確的申論觀

申論答題一定要注意簡潔,題目問什麼,我們就答什麼。比如問“問題的原因”是什麼,就回答原因就可以了,不要亂蓋帽子,帽子又不給分,是按點給分的,寫了的話,無疑是廢話。寫帽子也傷神,而你答出的要點則必然減少了。

對於很多同學來言,申論總論點的把握是比較困難的。而分論點和總論點又是相互依託的關係,一個為大綱一個為分領,必須邏輯嚴密。而很多同學都把它們寫的互相脫離了。甚至部分人的分論點沒有針對問題發生的根源實施,無實施主體,也無客體,論證缺少力度更是大問題,要破解這個困局,一是要多寫,二是要多思。

很多理論說申論得分的重點是在於小題,而大作文則不需要花太多時間。我對此不置可否。只能說大作文學習起來的難度要遠高於申論小題,所以很多同學有一種畏難情緒。如果說申論大作文滿分是50分的話,大部分同學的申論大作文只有20分,而很少的人能夠到30分甚至是40分。如果你申論大作文有35分,別人是25分,你一下子就把別人甩開了一條街。10分的差距,足足影響一個人的命運。

攻克申論需要樹立正確的申論觀

申論審題十分重要

申論的審題非常重要。很多同學就因為審題匆匆忙忙的,沒看清命題人的要求,就作答,結果是白忙一場。

申論考試該如何控制做題時間?有沒有什麼做題順序?

國考申論的答題時間是180分鐘,省考是150分鐘。在這裡我不會把每題的答題時間限制死,我給一個靈活的答題原則。必須要給大作文一個小時的答題時間,小題目儘自己最大的速度去完成。有這麼真實的情況,很多同學平時申論大作文懶的寫,上了考場的時候就出了問題,發現自己的申論大作文竟然做不完!這個問題就非常嚴重。

攻克申論需要樹立正確的申論觀

做題順序:先看題目,再看材料。現在的申論材料都非常長,七八千字,要仔細看完申論材料沒個20分鐘恐怕是不行的。建議大家先看題目再看材料,這樣做題針對性更強。

對於很多同學來言,申論總論點的把握是比較困難的。

而分論點和總論點又是相互依託的關係,一個為大綱一個為分領,必須邏輯嚴密。而很多同學都把它們寫的互相脫離了。

甚至部分人的分論點沒有針對問題發生的根源實施,無實施主體,也無客體,論證缺少力度更是大問題,要破解這個困局,一是要多寫,二是要多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