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孤独的父亲

散文:孤独的父亲

母亲走后撇下孤伶伶的父亲实在可怜,我打了多次电话希望他来北京住几天,希望他出来散散心,都被他断然拒绝了,金窝银窝不如自己的草窝,一是觉得老家踏实,二是对母亲的思念还没有彻底走出来的。

父亲性格内向,沉默寡言不善言辞,山东人的脾气都很犟,父亲也不例外,一方水土养一方人。1.60米的身高在人群中显得那么不起眼,母亲的离世给父亲带来了沉重的打击,都说少来夫妻老来伴,一起走过艰苦的年代,抚育儿女长大成人,眼看日子马上好过了,母亲却丢下父亲一个人早早的走了,母亲去世那天,父亲哭的死去活来,在场的人无不动容,劝都劝不住,让人很是心疼。父亲脾气不太好,年轻时总跟母亲吵架,有时候还会动手,母亲为了孩子有个完整的家,忍气吞声,一忍再忍都没有去法院离婚。

在我的记忆里,有一次父亲喝醉了酒又跟母亲吵架,这次比以往任何一次吵的都凶。那时我还小也不敢上前劝架,母亲一气之下回了娘家,母亲这次下了决心再也不跟父亲过了,后来在姥姥姥爷的劝说下他们才重归于好,生活才步入正轨。慢慢的父亲脾气改了不少,酒也戒了。随着我们渐渐长大,父亲也不敢再欺负母亲了。原来家里种的地比较多,当农民没有别的赚钱门路,只能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伺候着那几亩薄地,虽然辛勤付出,但是日子还是过的紧巴巴的,母亲并没有嫌弃家中的贫困,而是跟父亲一起下地干活,母亲身体不好,但是忙碌的农活让她没有休息的时间,她像男劳力一样咬牙坚持着,干着费力又劳神的农活,我能想象到一个农村妇女生活的艰辛,她的全部希望都在儿女身上,希望儿女的命运不要像她一样。

上了岁数,父亲好多事情都依赖母亲,母亲这时候地位也渐渐上来了,每次我从北京带烟给父亲抽,母亲会当着我的面数落他,说又花钱,抽着东西一点用都没有,父亲也不反驳,在旁边只是嘿嘿一乐,他们的年代没有经历过恋爱,写不出可歌可泣的诗歌,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然后就把婚姻定下来了,没有什么山誓海盟,也没有什么爱不爱的,一个人对一个人好不全在嘴上,心里装着就是了。每次出门打工,约好的日子不见父亲回来,母亲总是担心不已,左一个电话,右一个电话一直打个不停,直到听见有人说话才放心。父亲嘴上不说,但是心里头一定很高兴。因为有牵挂他的人,即使走到天涯海角这一生也值了。没想到母亲活了65岁就走了,以后父亲连个说话的人也没了,进进出出只有一个人,让人又可怜又心疼。

没有爱的誓言,心里头装着满满的都是对方,年轻时性格不合,打打闹闹,一晃春秋几十载,陪伴你的人先走一步,留下的那个人无依无靠,只能想起她活着的时候点点滴滴,想竭尽全力的挽留,无奈只是化作缕缕青烟飘向了远方。有时候一辈子总觉得很漫长,其实三万天能跟另一个人走到头的没有几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