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公害露地韭菜豐產增效栽培技術及知識要點

韭菜的安全性是人們最關心的蔬菜質量安全問題之一,因此進行無公害栽培尤顯重要。露地韭菜無公害栽培,如綜合措施採用得力,產量不會低於普通栽培方法,且售價提高1倍以上,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顯著。

無公害露地韭菜豐產增效栽培技術及知識要點

一、品種和地塊選擇

1.品種選擇

韭菜品種很多,應根據當地氣候條件和土壤條件等選擇高產、優質、抗寒、耐熱、抗病蟲草害、對土壤肥力要求不嚴的優良露地韭菜品種,如平韭2號、北京大白根、平豐6號、津南青韭、杭州雪韭等。

2.地塊選擇

無公害韭菜栽培地土壤應無匡金屬、農藥殘留和工業廢水、廢渣、廢氣等汙染,距工廠、農貿市場、居民區等500米以上。山區、平原等地無論土壤肥瘦都可栽培韭菜,但要獲得豐產高效應選擇土層深厚肥沃、保水保肥力強的地塊,地勢低窪、地下水位高的地塊不宜選用(必須用地下水位較高的地塊時,採用深溝高畦栽培),旱害頻發的地方也不宜栽培韭菜。光照充足、冬暖夏涼、降雨適中、灌排便利的地方,栽培韭菜易獲高產、優質。

無公害露地韭菜豐產增效栽培技術及知識要點

二、定植

1.大田準備

韭菜分株繁殖,植株易退化,產量和品質下降明顯,大面積栽培要採用育苗移栽,以利豐產、穩產和優質。已栽培過蔥蒜類的地塊,須隔4年以上才可栽培韭菜。移栽前5~10天準備好大田。中等肥力的地塊,整地前每畝撒施無汙染的腐熟豬牛糞4500~5000千克、過磷酸鈣50千克、硫酸鉀12千克、生石灰粉50~60千克;也可每畝撒施無汙染的腐熟雞糞3000千克、過磷酸鈣40千克、硫酸鉀10千克,接著翻耙2次,並整成寬2米、長自定的畦,開好溝溝相通的圍溝、畦溝和腰溝,以利灌排水。

2.移栽

春播韭菜苗在高溫季節過後定植,秋播的多在翌年春季定植,不過冬季氣溫在0℃以上的地區可在當年11~12月定植。韭菜苗移栽前半天起苗,除去根部泥土和病苗、弱苗等,剪去部分葉片和根系,每株留葉長8~10釐米、根長5~6釐米,可提高成活率和促進新根萌發。然後將韭菜苗按大、小分級,依每穴所需苗數將鱗莖一把把排放整齊,以備移植。

韭菜苗要隨起苗、隨清理、隨移栽、隨澆水。多采用小叢密植移栽,每叢6~8株苗,行距13~14釐米,叢距8~10釐米。用老韭蔸分株移栽時,要剪除二年生以上的老根莖和葉片的先端部分。移栽深度要適宜,移栽過深,緩苗髮根慢,分櫱減少;移栽過淺,易受降雨、乾旱影響,易散撮,縮短經濟壽命。移栽後應及時澆水,以促進緩苗和成活。

無公害露地韭菜豐產增效栽培技術及知識要點

三、抓實移栽後的管理

1.移栽當年管理

移栽苗成活後不可澆大水或漫灌,以適量多次澆水為好;乾旱時,每隔5~6天以穴或淺溝灌水1次。雨水多的季節,降雨前後及時清溝排水,以防積水爛根。新葉長出後每隔15~20天追肥1次,每畝每次溝施或穴施尿素12~14千克,也可潑施對水腐熟糞尿300~400千克。霜凍來臨前20天不再追肥。降雪、冰凍天氣來臨前10~15天給韭菜地澆足水,能明顯提高抗凍能力。冬季降雪、冰凍時間長的地區,要用秸稈等覆蓋韭菜。當年移栽的韭菜當年不要收割,以利養根強株,為持續高產打好基礎。

2.移栽第二年及後續年份管理

①春管。開春返青前儘早清除畦上的覆蓋物,後深中耕1次,每畝溝施腐熟豬牛糞1000~1500千克,可提高早期地溫。新植株長到20釐米以上高時,澆1次透水後收割,接著稍深耕鬆土1次並適當培土。露地韭菜每年能收割多次,為提高產量和品質,應給予充足肥水,以保證植株生長和延長收穫期。腐熟廄肥富含有機質,分解較慢,肥效長,可增加土壤有機質和提升韭菜的品質等,應適當多施。化肥可適量施用,但不可偏施和過量施用,以免影響韭菜的品質等。韭菜每收割1次追肥1次,肥力差的地塊應追肥2次。追肥方法是,每次收割後新葉出土3~4釐米時,每畝溝施對水腐熟糞尿1000~1500千克,也可溝施尿素16~20千克。韭菜根系有向地表上移(跳根)的特性,為防止根系露於地表,應逐年適時適當培土。培土應細碎、疏鬆、肥沃,每次覆土厚2~3釐米。降雨量較大時,要不時到田間巡視,發現堵溝和積水及時疏通、清理。

②夏管。及時清除雜草、黃葉和加強清溝排水等,可減輕病蟲草害的發生和危害。旱時每隔5~6天澆水或溝灌水1次。在畦面行間覆蓋秸稈或1薄層幹細土等,也有一定的抗旱效果。夏季韭菜常抽薹開花,大量消耗養分,要及時將薹和花摘除出售。此時的韭菜纖維含量較高,口感不好,多不收割。

③秋管。8~10月根據韭菜生長情況收割2~3次,同時採用春管中的方法追肥。秋季防旱很重要,應保持大田土壤適當溼潤狀態,遇乾旱時每隔5~6天澆水或溝灌水1次。應對韭菜跳根的簡單措施是覆土,秋季後期覆土厚2~3釐米。秋末冬初氣溫下降明顯,韭菜生長速度放緩或停止生長,此時不可再收割,以增強抗凍能力,提高翌年春季產量。

④冬管。霜凍來臨前10~15天,韭菜地澆或灌1次足水,有減輕凍害的作用。清除田間雜草和枯、黃、病葉等,可降低病蟲草害基數。冬季較長且凍害重的地區,凍前畦面和韭菜蔸部可覆10釐米左右厚的土,也可覆蓋較厚的草苫等,開春後再將覆土扒去、草苫揭除。為保持韭菜高產,三年生以上的韭菜初冬最好行倒栽,方法是將整蔸或整畦韭菜挖起,選出粗壯、無病蟲單株,留下當年生新根,剪去大部分或全部老根,立即重新栽植於畦面,一行行或一畦畦有序進行,隨即澆足水。經倒栽處理的韭菜翌年開春後會發出大量新根,生長旺,分櫱多,又能持續高產2~3年。倒栽的韭菜翌年第一茬不要收割,以積累養分,增強後續生長力。

無公害露地韭菜豐產增效栽培技術及知識要點

四、病蟲草害無公害防控

1.主要蟲害

①農業防治。每年中耕鬆土前施1~2次乾草木灰,每畝每次200~300千克,再中耕鬆土,對防控多種土傳病害有效。豬牛糞要腐熟後深施,不可撒施地表,否則會引來韭蛆成蟲和金龜子成蟲等產卵。每次灌水後,在畦面撒1層幹細土或乾草木灰,有阻止韭蛆成蟲產卵之效。每次中耕鬆土時放少量雞到田間,雞會覓食翻起的土壤害蟲。進行水旱輪作,對韭菜多種病蟲草害有好的防效。害蟲多且危害重時,可設置40~50目的防蟲網,對食心蟲、韭蛆成蟲等有較好防控作用。韭菜地每年中耕鬆土前撒入蓖麻籽粉或幹菸葉粉每畝4~5千克,再中耕,驅避蟲效果明顯。

②其他防治措施。韭蛆成蟲發生期,可利用其趨化性誘殺。誘蟲配方是紅糖20克、醋20毫升、水50毫升、50%辛硫磷乳油等殺蟲劑3~4毫升,裝於臉盆等容器中,每1~2畝韭菜地放置1個盆。韭蛆成蟲喜將卵產於地表縫隙中,成蟲發生期在地表噴灑1.1%苦參鹼粉劑400倍液,或0.5%印楝素乳油700~800倍液等,每畝每次噴40千克,連用2~3次,每次間隔期7天,有好的防效,還可兼治斑潛蠅等。

蠐螬是韭菜地常見且危害重的害蟲之一,成蟲發生期在田間每隔5~10米放1箇中等大小的水盆,水中放入少許樂果等殺蟲劑,夜晚給盆中放1塊小木板或塑料板等,然後將包好5~6只活金龜子雌蟲的小布袋放在板上,可誘殺上百頭雄蟲。蠐螬成蟲活動期,擇機於早晨7時前在韭菜田放雞、鴨捕殺,1只雞、鴨1~2小時能吃掉幾十至上百隻金龜子成蟲。

每畝韭菜田用15億~20億活孢子/克白僵菌粉劑2.5千克,混拌溼細土50~60千克,春季韭菜田中耕鬆土前均勻撒於地表,然後中耕,對蠐螬等防效可達70%~95%,持效期2~3年。每畝韭菜田用100億活芽孢/克蘇雲金桿菌粉劑250~300克均勻拌細土40~50千克,中耕前撒於地表,防治蠐螬等效果達70%~80%。韭菜田翻耕整地或中耕鬆土時每畝接種3億頭以上土壤寄生線蟲,可防治蠐螬等,防效達88%~100%,且1次接種可持效2~3年。

2.主要病害

韭菜發生灰黴病、枯萎病和疫病等病害時,於發病初期噴灑1~2次99.3%高錳酸鉀1000倍液,每畝每次噴灑50千克,間隔期7~10天,也可用此溶液灌根,有好的防治效果。韭菜發生上述病害時,於發病初期噴灑1~2次10%多抗黴素可溼性粉劑700~800倍液等,間隔期7~10天,防治效果較好。

3.草害

雜草幼苗期噴灑20%烯禾啶乳油,每畝每次用藥70~80毫升對水50千克,能防除多種雜草。草害重的韭菜田,每次收割及傷口癒合時用48%氟樂靈乳油等,每畝每次用藥100毫升對水50千克噴灑,對多種雜草有好的防除作用。

無公害露地韭菜豐產增效栽培技術及知識要點

五、收割

韭菜無論直播還是育苗栽移,當年最好不收割;第二年及以後年份的收割主要在春、秋季,除東南沿海冬季無霜地區外,多數地方冬季不收割。適宜韭菜生長的季節,肥水管理好時,每隔25~30天可收割1茬,多數地方每年可收割5~6茬。當韭菜株高25~35釐米、平均每株有7~8片葉、生長期達25~30天時最適收割,過早過晚都不宜。以清晨收割的韭菜最為鮮嫩。

收割韭菜的刀口要鋒利,割時放平刀口,以割到鱗莖以上3~4釐米黃葉鞘為好;茬口若是綠色,表明留茬偏高或過高;茬口若是白色,表明留茬過低。韭菜每收割1茬,收割留茬都應比上次高2~3釐米。

韭菜移栽後的1~2年產量較低,3~7年生長最旺盛,產量最高,肥水管理較好時,可保持7~10年的豐產和高效。

原文選自龍源期刊網:科學種養

原標題:無公害露地韭菜豐產增效栽培技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