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的致富路(牛永超)


父亲的致富路(牛永超)


父亲是个农民,已年逾七十。从年轻时起,父亲就一心想着致富。然而,直到近些年,他才算找准了自己的致富路——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随着粮食增产,农民们不再为吃饭发愁了,口袋里没钱又成了烦心事。致富,成了农民迫切的渴望。

可是,农民想致富,要么从土地里刨金子,要么去发展副业。父亲就是从那时打起了干副业的主意。


父亲的致富路(牛永超)


父亲找的第一个致富门路是与人合伙加工面粉。其时,父亲还当着村干部,虽然买了磨面机,他却很少亲自操作。磨面的活儿基本由母亲承包了。

农闲时,母亲几乎天天呆在磨房里。赶上农忙,她白天下地干活,晚上磨面到半夜。因为给人磨面,母亲不仅天天一身白,由于长期置身于“嗡嗡”的机器声中,说话也成了大嗓门。

父亲的致富路(牛永超)

弟弟当时年龄小,一到晚上,就哭着要妈妈。抱他到磨房里去,既影响母亲干活,也怕他捣乱。奶奶只得每晚哄弟弟。经常是母亲啥时到家,奶奶啥时睡觉。

在当时,加工一斤面粉仅收一分钱。有的人家为了节省粮食,还要磨上四五遍。扣除电费,剩余下来的每家每月只能分到几十块钱。不到两年,这磨面的营生就搁浅了。


父亲的致富路(牛永超)


我读高中时,各家的秋庄稼都以种花生为主。在听说吃动物脂油对身体有害后,农民们开始吃花生油。榨油需要花生仁,剥花生就是个麻烦事。父亲瞅准商机,和本村一个要好的叔叔商量,两家对钱买了一台脱壳机,专门给人剥花生。

一开始,生意很红火,远近村庄的人家都拉着花生来脱壳。不仅收取加工费,花生壳也是赚头儿。不过,脱壳机不光声音大,脱壳的同时还会扬起不少粉尘。我周末回家,看到地上到处都是花生壳,连院子里的柴垛上也蒙着厚厚的一层粉尘。

没多久,听说油坊的机器可以直接脱壳榨油,来我家脱壳的人就少了。父亲被迫卖了脱壳机。


父亲的致富路(牛永超)


看做生意不成,父亲就另寻出路。可他没有特别的技术,只能靠下苦力挣个辛苦钱。他拉架子车干过装卸工,到中牟贩过西瓜,还给油坊里收过芝麻。虽然赚的不多,也勉强维持了一家人的生活。

1997年春天,驻村干部动员农户们种烟。因为我们那里有个卷烟厂,效益很不错,等烟叶烤成后可以卖给烟厂。村里有不少农户认为这是个来钱的路子,父亲也种了两亩多烟叶。可是大家都没有烤烟的技术,几家商量着共同聘了一个外地的烤烟师傅。


父亲的致富路(牛永超)


我那时刚刚大学毕业,在家里等着开学后到校上班。因而,就参加了摘烟叶的致富工作。大中午太阳正毒辣的时候,父亲招呼我们去地里摘烟叶,他说那个时候的黄烟叶最好辨认。他的这个说法是否正确,一家人谁也没有质疑过。怀揣着发财的梦想,个个都积极投身其中。

对于何时是摘烟叶的最佳时机我至今也没有弄清。只是在摘了烟叶以后,烟油留在胳膊和衣服上的油腻感,以及太阳晒得人头皮发麻的难受劲儿,让人久久难忘。


当年我离家上班走时,家里的烤烟还没有出炉。国庆节回去,看见堂屋的棚上堆放着许多烤过的烟叶,我就问母亲:“咋不卖掉?”母亲的脸上立刻呈现出气愤和无奈的神情:“找的那个烤烟师傅不中,烟叶全都烤坏啦!烟厂给三毛钱一斤,你爹不卖。”

自然,父亲的种烟致富路又被堵死了。听母亲说,那些烟叶好点儿的挑出来贱卖了,剩余的都被沤成了粪。除掉培育烟苗、施肥和烤烟的成本外,家里还赔了不少钱,更不用说如果种上花生能收入多少了。


再后来,有人到村里发动养土元。土元,也叫蜇虫,通称土鳖,有下瘀血、消症瘕、疗折伤、散瘀止痛等功效。据说,它是市场紧缺的中药材。随着自然环境的破坏,以及国内外市场需求量的逐年扩大,野生土元已经远远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在中国亳州中药材交易市场上,土元的价格在逐年攀升。

和父亲要好的两个村民,前来商量他一起养土元。家里有现成的饲养室闲置着,加上投资小,不用费多少工夫。父亲马上就开始行动了。

他先把饲养室整理一番,放上几个废弃的塑料大盆,里面盛些潮湿的沙土,再把从郑州买回的土元种苗撒进去,天天给土元喂麸皮,观察它的长势。


父亲的致富路(牛永超)


记得一次暑假回去,晚饭后我们坐在院里乘凉。因为天气湿热,土元透过门缝爬了出来。父亲看见了,赶紧动员我们一起捉土元。看着土元在地上爬的怪样子,儿子吓得大哭。

父亲的土元终究也没有卖上好价钱。不知道是否喂养方法不当,他的土元长得很慢。当初买土元种苗时,对方承诺高价回收的,可等到真正送去后,又嫌土元的质量不好不肯要。这让父亲彻底失望了。


父亲的致富路(牛永超)


几年以后,父亲来洛阳看病,在和我聊天时,他感慨道:“我这些年弄这弄那,就干成了一件事,就是供你上了大学。”他还不无自豪地说:“咱村凡是把钱花在供学生的家庭,都受益了。”

打我参加工作后,父亲几乎成了鼓励别人抓子女教育的现身说法者。在他的带动下,我的堂叔们也都很重视子女教育。截至目前,堂弟(妹)们中已有十五人读了大学或研究生,我们家也成了村里出大学生最多的家族。


父亲的致富路(牛永超)


今年高考,又有两个堂妹考上了本科院校。父亲得知后,比他自己上了大学还兴奋。我回去时,他和我说起此事,带着羡慕的口气说:“等小妞大学毕业,你三叔就该‘绾起胡子喝蜜啦’”。

看来,父亲的“致富路”,也成了叔叔们的致富路了。真是可喜可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