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才子紀曉嵐為啥是官場上的“不倒翁”?靠得到底是什麼呢?

清朝的大才子紀曉嵐,想必大家都是非常熟悉的。不過大部分人對於紀曉嵐的映象,都是來源於影視劇,歷史上真實的紀曉嵐又是什麼樣兒的人呢?如果讓我來評價紀曉嵐,我會用不倒翁三個字來形容他。從踏入朝廷開始,到人生的落幕,都沒有離開過官場。

他歷經了乾隆和嘉慶兩個朝代,活了八十七歲,這個年紀再當時也算是長壽了。清朝的乾隆嘉慶年間,文人的地位是非常特殊的,一方面他們專心研究學術,為社會和文學界都做出了不小的貢獻,但是另一方面他們又要面對黑暗的文字獄,稍不留神腦袋就搬家了。

大才子紀曉嵐為啥是官場上的“不倒翁”?靠得到底是什麼呢?

但凡是進入官場的才子,很少有能夠完美落幕的。或者是坐官被貶,從此之後寄情于山水,或者是直接離開了官場,從此隱居。像紀曉嵐這種大才子,能夠一直在官場待到最後,也是非常不容易的一件事,所以我稱他為不倒翁,如果從結局上來看,紀曉嵐要比和珅更圓滑。

在嘉慶四年,也就是乾隆剛去世沒多久,和珅就被嘉慶查了。家產全部沒收,和珅也落了個獄中自盡的下場,當時和珅不過才四十九歲,但是紀曉嵐一直活到了嘉慶十年,壽終正寢而死。雖然和珅享盡了榮華富貴,可是紀曉嵐的結局似乎更加地自然。

大才子紀曉嵐為啥是官場上的“不倒翁”?靠得到底是什麼呢?

一位大才子能在官場中混這麼久,紀曉嵐靠得到底是什麼呢?其實就是無作為。紀曉嵐明白官場不好混,所以他給自己的定位也很清楚,他只想當朝中的一個文職,不想參與過多的政事,最多在皇帝身邊兒寫寫詩和文章,雖然不受重用,但是仕途不會出現重大的變故。

紀曉嵐的仕途幾乎是一帆風順的,一生只被貶過一次,還是因為給自己的親家通風報信,其他的重大變革,在他一生的仕途當中根本不存在,大起大落更是從來沒有感受國。乾隆皇帝說他是無用的腐儒,朝中的大臣也對他不屑一顧,但是紀曉嵐自己心裡清楚,這才是混官場最重要的手段。

大才子紀曉嵐為啥是官場上的“不倒翁”?靠得到底是什麼呢?

當他曾經的同窗被貶去地方,鬱鬱寡歡的時候,紀曉嵐身在朝廷。當和珅被嘉慶查抄,獄中自盡的時候,紀曉嵐官高名顯,除了沒有實權之外,紀曉嵐幾乎贏得了一切,這才是他能成為官場不倒翁的關鍵所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