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不熱愛自己所做的事情,又怎麼能超越他人呢?

四個建議,作為家長,你怎樣看待孩子的幸福夢想與成功,你是否讓孩子更有出息,還是更幸福中變得糾結呢?你是否願意讓你的孩子做一個幸福的普通人呢?關於教育孩子有四點建議,希望能為家長們解決困惑,成功是為了什麼?成功之後又將如何,人們對於成功的理解越來越功利,以至於成功的標準最終都可以簡化成掙錢的多少,這是社會出了問題,而這個問題在折射到子女教育和後代發展上來,就變得非常畸形了,現在的孩子從幼兒園小學初中高中到大學一路拼殺而上,在一個大的社會範圍內經歷著嚴酷的競爭,而絕大多數人都成為失敗者,這樣的評判標準是錯誤的,成功之後又將如何?其實這個問題經不住幾次追問,事實上,每個人盡己所能把自己的能量發揮出來就是成功,在中國最重要的是把成功二字破解掉,建立起這樣一種觀念,讓孩子做自己感興趣的事情,不為外界的評價所困擾,產生自給自足的幸福感,要讓孩子從小懂的,並不是只有考第一才會更幸福,人活著總在追求幸福,那麼自給自足的幸福感從何而來,有錢就是幸福嗎?女孩一定要長得漂亮才能幸福嗎?接受最好的教育就是幸福,這些都是不能畫等號的,但是人們一窩蜂的把這個問題簡化成為永遠的第一就是幸福,但世界上的第一是沒有窮盡的,真正的幸福應該是有意義加上長久的快樂,因為快樂是一種停在表層比較短暫的人生體驗,吃喝是快樂的,但這並不等同於幸福,不等同於有意義,怎樣讓孩子體驗到幸福,一定要讓孩子在特別小的時候就有感知幸福的能力,打破世俗的標準讓孩子明白,並不是不出類拔萃就沒有資格享受幸福,並不是只有最優秀的人才能被社會認可,並不是只有比別人更好才會更幸福,現在的網絡和電視媒體不加區分,一股腦的將各種成人的問題赤裸裸的展現在孩子面前了,以至於孩子對幸福產生了諸多困惑,十一二歲的孩子甚至也會問人活著是為什麼?我覺得類似問題不是孩子思考得來的,而是現代媒體立體化的灌輸給孩子們的,他們的心智還不足以思考這些問題,不論是正面的還是反面的,這些問題的答案要孩子自己去慢慢的尋找,人生是一個過程,忍耐和等待是他的必修課,撒下一粒種子,不懂得等待,是不會看到它開花結果的那一天的,愛孩子,請給他更多可能性,中國的作文從來不是一個讓人說真話的地方,他只是應試教育下的一個技術,中國不乏對應試教育中技術化城市化的東西掌握的很好的學生,但是大學生開始找不到工作是一個轉折的信號,他讓人們逐漸領悟到,一個人在社會上立足的根本是真實的本領,而真實的本領不是來源於技術,而是熱愛一個人不熱愛自己所做的事情,又怎麼能超越他人呢?因此父母要幫助孩子找到自己真正的才能和興趣所在,真正愛自己的孩子,與孩子朝夕相處,觀察他的一舉一動,做到這一點並不是那麼難,很多家長為此焦慮,是因為他們封死了很多的可能性,過於急功近利,當一個孩子說他想當救護車司機時,往往被家長斷然否定了,一些家長為孩子設計人生之路,本身並沒有錯,但是孩子有權利選擇其他道路,當孩子與父母的意見不統一時,應該尊重孩子的選擇,不要讓家庭環境惡化到無藥可救的地步,你怕什麼孩子就來什麼,還是有時候會不惜自毀來控制父母,所以一定要尊重孩子,有些經營階層的想法非常微妙,他們本身是高學歷的受益者,有些人來自農村,他們把自己的人生經驗簡化之所以有今天,就是因為我學習好,因此他們竭力為子女選擇最優教育的過程,實際上就是藐視自己出身的過程,是自己人生經驗的一種投射,孩子可能從小就在他們的控制下失去了幸福童年,如果是我有一個這樣的孩子,我會讓他就近上學,之後儘可能的拿出所有的時間去玩,去看博物館去接觸大自然,和所有的小朋友和諧相處,孩子的生命,自有他該有的軌跡,一天,我和兒子面對面坐著撥豆子,當翠綠的豆快將白瓷盆的底鋪滿時,兒子忽然站起身,先拿一個瓷碗放在自己的面前,將瓷盆朝我面前推了推,我問。想比賽?對!兒子眼動手撥利索的回答,這不公平,我的盆裡已經有不少了,可你只有幾粒,我說著順手抓一把豆想放到他碗裡不,他按住我的手,就這樣才能試出我的速度,一絲喜悅悄悄湧上心頭,我欣賞兒子這種自信和大氣,一時原本很隨意的家務勞動有了節奏,只見手起豆落,母子都斂聲息語,讓兒子贏吧,以後他會對自己多一些自信,這樣想著我的手不知不覺的慢了下來,在外面競爭靠的是實力,誰會讓你?要讓他知道失敗成功皆是嘗試,波動的速度又快了起來,兒子手不停歇,目光卻時不時的落在兩個容器裡,見他如此投入,我心生憐愛,波動的動作不覺又緩了下來,不要給孩子虛假的勝利,想到這些我的節奏又減了許多,一大袋豌豆很快撥完了,一盆一碗一大一小,不同的容器難以比較,但平常時我知道兒子輸定了,我正想淡化結果,他就極認真的拿來一個碗,先將他的都倒進去,正好一碗,然後又用同樣的碗來量我的豆,也是一碗,只是凸起來了,像一個隆起的山丘,你贏了,他朝我笑笑很輕鬆,全然沒有撥豆時的認真和執著,是平局,我本來有底子,我糾正他,我想是我輸了,沒有賭氣,沒有沮喪,兒子的臉上仍是如山泉般的清澈笑容,這樣的小事中我有了不少的感悟,覺得自己瞻前顧後,實在是小心的過分了,孩子的生命,自有他該有的軌跡,該承受的該經歷的,他都應有完整的體驗。

一個人不熱愛自己所做的事情,又怎麼能超越他人呢?

一個人不熱愛自己所做的事情,又怎麼能超越他人呢?

一個人不熱愛自己所做的事情,又怎麼能超越他人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