妖氣的壹網壹創 被綁架的百雀羚 靠買斷、返利盈利背後的巨大風險

今天給大家分享的公司是最近被標榜為“妖股”的次新股——壹網壹創

壹網壹創於2012年創立,主營業務是為國內外知名快消品品牌提供全網各渠道電子商務服務(就是專門為美妝行業在各大電商平臺做代運營服務)。第一大客戶百雀羚,目前客戶有寶潔、雅頓、佰草集、露得清、歐珀萊等近30個品牌。公司曾於2016年8月掛牌新三板,2017年從新三板摘牌,2019年9月登陸創業板。

可比公司如下寶尊電商(美股)、杭州悠可、若羽臣、麗人麗妝

業務結構

關於代運營服務,招股說明書裡是這樣呈現的服務

妖氣的壹網壹創 被綁架的百雀羚 靠買斷、返利盈利背後的巨大風險

代運營服務的服務模式中為何出現了多次“買斷”形式

什麼是代運營:其實只需要為運營過程負責,按照銷售額提取佣金,產品、後端、售後不在服務範疇內。

什麼是買斷:就是按照一定的價格從採購商手中採購後通過特定渠道銷售,壹網壹創的“代運營服務”其實是“自己為自己做代運營”自己為自己的銷售結果服務。

百雀羚與壹網壹創的合作到底是風險還是綁架

不瞭解天貓的小夥伴都會認為,那店鋪不是百雀羚的?

只能說小夥伴們太傻太天真了,天貓百雀羚旗艦店真的是百雀羚品牌方的嗎?結果一定是讓你大失所望的......

有圖有真相:百雀羚天貓旗艦店主體為杭州網闊電子商務有限公司,

由杭州壹網壹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100%。

控股法定代表人:正是壹網壹創的實控人林振宇

妖氣的壹網壹創 被綁架的百雀羚 靠買斷、返利盈利背後的巨大風險

妖氣的壹網壹創 被綁架的百雀羚 靠買斷、返利盈利背後的巨大風險

大家不用困惑:天貓允許品牌通過品牌授權的方式開設旗艦店,但是,現實也很殘酷,一個品牌在天貓上只能設立一個旗艦店,且所有分銷渠道都有旗艦店把控。

大家一定會想,授權是有時間範圍的,OK

按照天貓規定品牌授權一旦到期,百雀羚要想以自己的主體開設旗艦店只能一切從頭開始,這個從頭開始不單單是銷量,還有客戶群體、分銷渠道、DSR評分等等等等。

壹網壹創在2018年5月報送的第一版招股書中,明確表示“不存在依賴百雀羚的情況”,並認為公司與百雀羚形成了長期穩定的合作關係。

其實事實是這樣的,百雀羚的線下渠道非常脆弱,線上銷售主體的切換需要付出巨大的成本

但是在2018年10月,壹網壹創報送的更新招股書中,又改口稱“發行人與百雀羚存在互相依賴關係”,並表示“雙方是相互依賴、共同成長”的關係。

雙方是相互依賴、共同成長”——這確實是最好的表述方式。不得不依賴

2016-2018年及2019年1-6月壹網壹創百雀羚業務收入佔主營業務收入的比重分別為75.81%、73.05%、61.17%和46.72%;

46.72%——這個必須解讀一下:9年1-6月的佔比拉低到46%,這是誤導性的,資深電商從業人員都知道電商的銷售都在下半年,所以佔比肯定還在60%以上,並沒有降下來;

妖氣的壹網壹創 被綁架的百雀羚 靠買斷、返利盈利背後的巨大風險

嚴重依賴公司“返利”的科技型公司

壹網壹創在招股書中表示自身為科技公司,主要通過大數據分析等為客戶提供服務,但該公司在招股書中未披露研發費用,僅披露創研人員人數為201人(操作起來很簡單,不必展開)。

淨利潤靠“返利”貢獻

品牌方根據採購情況給予返利是品牌線上營銷服務模式的慣例,公司可用返利額度抵扣貨款。

2015年至2018年上半年,壹網壹創品牌返利的金額分別為4408.15萬元、7213.23萬元、1.27億元和1381萬元,由於返利可以抵扣貨款降低成本,因此返利金額在報告期內增加了公司4408.15萬元、7213.23萬元、1.27億元和1381萬元的淨利潤。

同期,壹網壹創的營業收入為2.6億元、5.07億元、7.04億元和3.64億元,淨利潤分別為1812.38萬元、5619.82萬元、1.38億元和5123.80萬元。其中,2018年6月末品牌方返利餘額較上年末出現大幅下降,主要系品牌方返利構成為“雙十一”活動返利,相關返利已在次年初消化完畢。

如此估算,各期返利金額佔淨利潤的比例分別為243.22%、128.35%、92.03%和26.96%。

壹網壹創的品牌返利到底有多高?

2016年至2018年,麗人麗妝獲得的返利金額分別為1.48億元、1.28億元和2.01億元,同期該公司營業收入分別為20.16億元、34.20億元和36.15億元,淨利潤分別為8070.50萬元、2.26億元和2.52億元。

大家看懂了嗎?

無論是營收還是淨利均是壹網壹創N倍的麗人麗妝,年度返利的金額與壹網壹創相差無幾。品牌層級直接限制的返利的空間。

關於銷售費用

招股書顯示,2015-2018年上半年,壹網壹創分別花2593.82萬元、6188.29萬元、7637.91萬元、4497.26萬元用於購買天貓、淘寶等平臺的直通車、鑽展、淘寶客等費用,佔當期銷售費用的48.83%、58.30%、62.56%、64.87%。

只要與電商有關,再大的公司也繞不開流量獲取這門功課。

劃重點

賽道:美妝電商確實是好賽道,對單一客戶依賴及綁架有些過於脆弱。

經營:偽科技,偽數據公司,主營業務收入主要靠銷售、並非科技及服務,看看百雀羚旗艦店的主體就知道了。

到底靠什麼賺錢:百雀羚!!!前面說過,其他業務的引進只是為了稀釋百雀羚的佔比,

其實百雀羚帶來的利潤支撐已經佔到100%以上,長期跟蹤應該更關注其他業務的盈利能力;

是否可複製:NO,美妝類目還會有下一個“百雀羚”嗎?即便有,會和“壹網壹創”合作嗎?風口已過。跨界?太扯

希望同樣熱愛基本面的兄弟們關注我們哈~~~

…… …… ……

共勉:在每個人都談論股市的時候,反而是最危險的時候,在每個人都不願談論股市的時候反而是最安全的時候,“在別人貪婪的時候恐懼,在別人恐懼的時候貪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