伪理性消费,才是你悄悄变穷的凶手

伪理性消费,才是你悄悄变穷的凶手

花钱,是我们每天都在经历的事情,网络上各种关于“买买买”的宣传喧嚣尘上。

“喜欢的人未必在一起,那遇到喜欢的东西就尽量买了吧。”

“最重要的事是花钱投资自己,千万别在最该买买买的年纪谈省钱。”

“爱自己,想花就花呗”

……

一不小心,过度消费的人大有人在,但很多人会发现自己明明扛过了盲目消费的误区,做到了精打细算,把钱都花在刀刃上,但最终发现自己还是没钱,还是有太多意料之外的大笔支出,问题究竟出在哪呢?

你可能不知道,你以为的“理性消费”或许就是一个个陷阱,悄悄地掏空你的钱包。

01、焦虑智商税

“担心自己成长得不够快,不保持学习的话,恐怕会被同龄人甩在后头”“何时才升职加薪,何时才能存够钱”“堆成山的工作什么时候才能完成”……

于是很多人都产生了一种错觉:努力+自律=上升的改变;放纵+懈怠=一成不变。

为了不落后于人、为了看到立竿见影的进步效果、为了让自己看起来很充实,不断为看起来就没那么靠谱的“知识”投钱。

《xx天掌握如何写作月入5万》,买吗?

买!

《9.9元终结拖延症》,买吗?

买!

……

艾媒咨询发布《2018年中国在线知识付费市场研究报告》显示,知识付费产业规模也将进一步扩张,预计到2020年将达到235亿元。

可见,为了提升个人能力,大部分人都愿意为此付费。但是,这种课程到底有多少效果呢?买了就一定会去学吗?

我一个朋友曾报名了一份14天小白学理财的课程,只要9块钱。我问她9块钱就能学会理财,人人都变大富翁了,这种课程一看就不靠谱,为什么还要买? 她说反正只要9块钱,9块钱买不了吃亏买不了上当,没效果也没什么损失,万一可以每天进步一实现了财务自由。

朋友的回答让我无力反驳,听起来似乎是那么回事,但是过了段时间我问她学的怎么样,她告诉我,坚持了两天,讲的都是概念的东西,后来就是推荐买更深度的课程,所以就没学习了。

生活中这样的例子应该不在少数,看到周围同龄人靠副业、靠特长……年薪几十万、几百万,买课时候信誓旦旦会坚持学习,一份一份课程的买,一份课几十、几百,积少成多,总的算下来就是一笔不小的支出,但是十几天、一个月、几个月后你真的成了某方面的高手了吗?真的坚持学完整个课程了吗?真的学完之后又真的吸收消化了多少?

打着想进步的决心,频繁为各种课程买单,看似合理,都是对未来的投资、对未来的积累,并没有盲目消费,但实际不过是为了通过买一份又一份的课程缓解当下的焦虑、自我欺骗罢了。

看似合理消费,实则是“伪”合理消费,潜藏的焦虑税正在掏空你的钱包。

伪理性消费,才是你悄悄变穷的凶手

02、健康智商税

“钱没赚到,头发先秃了”“小小年纪,胃已经不行了”“二三十多岁的年纪,却承受着五六十岁的病痛”……

过早的体会到不健康带来的困扰,年轻人对生活质量有了更高追求,越来越崇尚健康。

普通可乐3块,低糖可乐加1块,买吗?

含有降压成分的大麦茶6块一瓶,买吗?

喝酸奶就能预防感冒,8块一瓶,买吗?

反正也没有贵多少,还能防长胖、感冒、降压,肯定选择健康。

就这样,一不小心就跌入了“理性消费”陷阱。

再比如健身,近几年健身的人越来越多了,2015年开始,健身人数出现暴增趋势,一方面和年轻人开始保温杯里泡枸杞,对身体健康越来越重视有关;另一方面,健身逐渐成为80、90甚至00后的重要社交方式之一。

伪理性消费,才是你悄悄变穷的凶手

健身的初衷或许是好的,但是,不是所有为健身的支出都是“合理”的。

很多人不管不顾自己实际情况,上来就办卡,其中“年卡”尤其多,因为听上去更划算,一年内不限次数使用,和月卡、季卡等相比,要便宜太多,但办的时候壮志凌云,实际上一年去的次数屈指可数,甚至成了“一年去一次的年卡”,最后也没有达到强身健体的锻炼效果,几千块钱就这么打水漂了。

足够克制,足够理性,看似都是合理的消费,但结果却是花大笔钱买心理安慰。

03、法国经济学家:你可能真的被洗脑了

为提升个人能力、为保证不与时代脱节、为身体健康……似乎宣传广告说的全是对的,更关键的是夜都没有到自己没办法支付的地步,对于各种“种草”也就可以坦然接受,为之买单。

实际上,很多看似有理有据,自己看来是理性消费、是必需的消费,实则都是因为被洗脑了。

法国经济学家塔尔德对于人类很多消费行为,他有非常精辟的论述:

每个人都有模仿他人的习惯,而这种模仿是最基本的社会关系。在消费行为上,人类社会存在三种模仿定律:(1)社会下层人士具有模仿上层人士的倾向;(2)在没有干扰的情况下模仿一旦发生,便以几何级数增长,迅速蔓延;(3)人类对本土文化的模仿总是优于外部文化。

洗脑发生于悄然之间,或许自己都没意识到,但是却能深刻影响你的消费决策,花6块钱买一瓶果汁,可能并不是因为它的口感有多好,只是因为这个果汁是李现代言的;花3000块钱买一部手机,可能并不是因为自己当下真的需要新的手机,只是因为这款手机是喜欢的爱豆代言的……

按照塔尔德的说法,在消费上,所有超出你生活必需的消费,都是模仿行为。所以,你以为的“理性消费”,或许都是自己被洗脑过程中“伪理性消费”。

伪理性消费,才是你悄悄变穷的凶手

04、无节制消费真相

除了自己在不知道情况下进行的“伪理性消费”,还有一个我们很难注意到的点也在悄然增加额外支出。

我一个朋友狠了狠心买了一款最新款手机,想着价格贵是贵点,但是如果可以用三四年也值了,但现实是明明买时候是内存也不小,结果用了一年多就开始卡顿,偶尔还死机,删掉部分资料也不行,维修价格也得赶上手机价格的一半左右。

现在的电子产品更新换代飞快,与其用一半的价格去维修,不如换新机。

BBC纪录片《无节制消费的元凶》,就提出了一个现象——计划报废。就是说人为地控制商品的寿命,到时间就报废,让你不得不换新品。

早在1924年,几家全球最大的电气公司,就偷偷签了个机密协议: 缩短灯泡使用寿命,从2500小时缩短到1000小时。 要是谁生产的灯泡使用寿命长,还要被罚款。这样,就可以增加消费者的购买次数。

所以,这就导致我们买的一些东西不怎么耐用,一旦过了保修期就容易坏。这就是“计划报废”陷阱。

这些产品早在生产的时候,就冲着不让你重复利用去的。很多时候,“计划报废”打乱了我们的消费理性。

05、唯有回归生活,才能理性消费

如今的社会,诱惑太多,谁又知道谁是“镰刀”,谁会成为下一个待割“韭菜”?

很多我们自以为得理性消费,实则都是一个个精心设计的陷阱。我们更多应该思考的是如何真正回归理性?

日本生活家有川真由美倡导极简主义生活美学:消费的时候,先思考一下,我需要它,还是我喜欢它,如果是我喜欢它,一个月后我还会喜欢它吗?

很多人购买行为,都是因为喜欢,但很多人的喜欢,大多不会超过一个月。

所以在消费时,不妨思考这样几个问题:

(1)该物品是否为生活必需?

(2)该物品如非生活必需,是否是非常喜欢?

(3)该物品如非常喜欢,喜欢周期会有多长?

(4)如购买,下一次搬家,会带走它吗?

真正的理性消费,只有一条标准,那就是依照生活所需,进行消费决策。很多东西,你心动,买了,可能只用过一次;你喜欢,可能喜欢时间不超过一周。

唯有回归生活本质,回到生活中,才会让消费更加理性。

《一个可怕的真相:你以为的理性消费,只不过是被洗脑?》 财薪资讯

《多少年轻人,正在“被中产”丨可读》 国馆

《姑娘,“理性消费”正在掏空你的未来?》 她理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