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汽有一“萬量級”市場誕生,這次居然是印度

上汽有一“萬量級”市場誕生,這次居然是印度

2019年夏季,在炎熱的印度,上汽在發佈了其投放印度市場的第一款車。沒想到比印度天氣更熱的是這輛MG的預售。短短3個月,訂單超過3萬,實際交付7000輛。若不是新工廠產能未跟上,這輛新車一發售銷量就會破萬。破萬隻是時間問題,印度市場已經毫無懸念地成為上汽海外市場中第七個“萬量級”市場。在上汽的海外版圖中印度顯然將成為最值得關注的焦點區域。上汽在智能互聯上的差異化競爭優勢再次證明對海外市場具有“無可抗拒”的誘惑力。在國內汽車市場持續疲軟的大環境中,出海銷售具有差異化優勢產品或許將成為中國車企國際化和平衡“國內失血”的良方。

上汽“押注”印度,贏來萬量級市場

11月13日剛剛履新上汽國際業務總經理的餘德志得意滿地在上海洲際酒店向汽車媒體宣佈上汽從印度凱旋而回。但相信在他上任之初也不會料想到印度市場會成為上汽海外擴張戰局中成長最快的市場。有時候幸福就是來得那麼突然,作為第一家試水印度市場的中國車企,用銷量證明了這次他們又“賭贏”了,並且贏回了一個“萬量級”市場。而且短短几個月就達到萬量級,這還是上汽國際化歷程中的第一次。

時間倒回八九年前,時任上汽集團副董事長的陳虹曾對現任名爵汽車印度有限公司董事、總經理Rajeev Chaba(印度籍)說道,我感到可能將來我們還會在印度項目上跟你有進一步的合作。當時這位“印度老鄉”感到十分意外,當時他無法想象上汽的版圖中會有印度。放眼整個中國的商業叢林,涉足印度的企業極為罕見。龍象之間不可調和的傳說由來已久。在汽車行業除了上汽更是沒有一家企業遠征印度。

印度和中國之間巨大的文化差異和迥然不同的商業、政治環境讓大部分中國企業裹足不前。即便是上汽自己也稱投資印度是一次“押注”。但對於上汽這樣的“專業玩家”來說,每一次投注都不可能是一時頭腦發熱的結果。印度是這個地球上無法忽視的新興經濟體,其經濟增長速率雖不像中國如此“生猛”,卻一直保持著穩定的增長態勢。另一方面巨大的人口紅利更令未來充滿想象空間。印度乘用車銷量現在已經達到340萬輛左右,同時在超過13億的人口基數下,其汽車市場千人汽車保有量尚不足30輛,市場潛力巨大。印度老鄉Rajeev Chaba稱,印度有望在2020年前後,躋身世界第三大汽車市場。這一說法也被多家國際車企巨頭認可。

上汽有一“萬量級”市場誕生,這次居然是印度

名爵汽車印度有限公司董事、總經理 Rajeev Chaba

當國內汽車市場下滑之後,充滿潛力的印度自然很快出現在上汽國際化戰略的視野中。這時距離陳虹的“預言”已經過去了四五年。等到印度項目正式“上馬”,時間已經來到了2017年。那一年32.75億元人民幣被上汽投放到印度市場,並收購印度古吉拉特邦巴羅達市原印度通用的工廠。此外上汽在印度設立整車製造基地及配套供應商園區。這一系列動作非常符合上汽國際化發展中體系化輸出策略。

雖然早在17年就完成投資和工廠收購,但直到今年4月上汽在印度才真正形成產能。而今年印度汽車市場同樣不“景氣”。受全球經濟下滑、印度國內經濟增長放緩、汽車排放標準升級等多方面影響,印度車市整體銷量有所下滑,印度市場長期霸主瑪魯蒂鈴木的下滑比例更是近三成。這多少給上汽在印度的首款車上市蒙上一層陰影。

但讓上汽自己都始料不及的是投放印度市場的首款產品一炮而紅。今年6月底,上汽在印度發佈首款產品售價。它是印度市場首款互聯網汽車,並搭載了上汽自主開發的i-Smart智能行車系統。售價一發布它就在印度引發強烈反響。7月19日,上市僅半個多月,上汽手上就收穫了28000張訂單。這一訂單量,遠遠超出上汽的預期。以至於因為產能未能跟上,不得不關閉預訂通道。更令人驚訝的是大部分車主在明知要等待一段時間才能拿車的情況下依舊願意等待交車。到9月底,上汽在交付第一批7000輛車後,重新開啟了預定通道,並提價2.5%。7天后,上汽依舊收到7000多張訂單。此時上汽在印度的首款車已經毫無疑問地成為印度汽車市場上的“現象級”產品。

差異化競爭已經是中國汽車“智造”的王牌

上汽在印度的成功恐怕不會是中國汽車出海過程中“個案”,反而具有非常值得推廣的典型意義。它充分證明中國“智造”在國際市場上已經具有足夠強的差異化競爭優勢。

毋庸置疑,新世紀後中國製造業的核心競爭力已經脫離了“低成本”、“低價格”初級階段。以汽車為例中國自主品牌已經在智能、互聯網、新能源等層面形成差異化競爭的優勢。全球首款互聯網汽車就出自上汽與阿里巴巴的合作。此後,裝配了泰語化i-Smart智能行車系統的產品在泰國迅速成為細分市場領頭羊。這次火爆印度的產品同樣搭載了i-Smart智能行車系統。新能源方面包括上汽在內的中國自主品牌更是能把觸角伸向汽車行業最老牌的歐洲市場。因為在新能源的領先優勢,德國、英國等老牌汽車國家都在謀求與中國汽車廠商合作研製新能源汽車。

上汽有一“萬量級”市場誕生,這次居然是印度

上汽集團總裁助理、國際業務部總經理,上汽國際總經理餘德先生

可以說針對不同市場的需求,中國汽車的智能互聯、新能源技術總能找到合適地輸出優勢。從走出海外的中國自主品牌已有的產品來看,在中東、亞洲、南美等新興市場智能互聯具有無可動搖領先優勢和吸引力,在歐洲等成熟市場則新能源已經成為非常有效的敲門磚。

截至10月27日,上汽印度公司賣出了第1萬輛汽車。從6月底新車上市,到10月銷量破萬,上汽用短短3個多月,在印度跑出了令人驚歎的“中國速度”。過去幾年,國內車企海外整體銷量基本上維持在百餘萬輛左右,上汽連續三年海外銷量達到國內第一,去年上汽海外銷量已經突破了27萬。今年1-9月上汽海外銷量就已經達到24萬輛,約佔中國汽車海外銷量的三分之一。預計今年上汽海外銷量將突破35萬。餘德還表示,未來的兩三年,上汽會全力發力歐洲市場,通過差異化的優勢,為歐洲的出行服務帶來便捷、便利。可見在成建制地出征海外市場時,以上汽為代表的中國汽車廠商手中已經握有智能互聯、新能源等方面差異化競爭的王牌。在國際汽車市場上中國“智造”已經可以佔有一席之地。

中國“智造”的本土化或是開拓海外市場關鍵點

儘管,在智能互聯、新能源上有優勢,但這並不意味著簡單複製就能成功。以往中國汽車出海的經驗教訓告訴我們,融入當地文化,進行本土化改造,以此來迎合不同市場需求是出征海外的另一個關鍵因素。

上汽出海的智能互聯產品中,i-Smart智能行車系統是核心系統。它在國際市場上的領先優勢非常明顯。但上汽同樣在不同市場進行了本土化改造。在泰國,系統以泰語為基礎本土化。在印度,它同樣學習了印度英語。曾有上汽高管前往印度調研,當他操著標準的英語反覆說“Open the sunroof”(打開天窗)時,系統卻毫無響應。直到一名印度員工坐上汽車,用純正的“印式英語”說出指令,汽車才總算“聽懂”了意思,緩緩打開天窗,這位上汽高管當即豎起大拇指。“很多印度消費者就是衝著這款真的可以用嘴‘open the sunroof’的系統,放棄競品,轉而選擇上汽產品”。

在營銷層面,上汽在國際市場上同樣頻頻打出本土牌。2016年以來,上汽連續四年開展海外媒體上汽行活動,邀請來自15個重點國家的120多位海外主流媒體,累計發表500多篇報道,傳播人次超3.3億。上汽自主品牌FACEBOOK海外粉絲數超過320萬,累計增長率超過25%。在英國MG成為利物浦足球俱樂部的合作伙伴,在南美MG則是當地“豪門”COLOCOLO足球俱樂部主贊助商,在澳洲MAXUS長期贊助悉尼國際帆船大賽,在沙特MG是亞冠級別俱樂部阿赫利的主贊助商。如果今年上海上港俱樂部進入亞冠決賽,甚至會出現兩支上汽贊助的俱樂部會師亞冠決賽的盛況!

上汽在印度的成功很大程度也是其“本土化”的成功。在印度,上汽僱傭的員工絕大部分都是本地人。其中30%是印度女性。不僅在當地創造就業機會,還順應當地潮流力爭文化多元化,並突出男女平等的企業文化。上汽直接在當地採購超過半成的零部件,帶動當地汽車零配件產業發展。互聯網汽車為印度本土的網絡服務和人工智能等創新企業創造了新的業務形態。在營銷上,上汽更是積極聽取本土員工建議啟動名為“Worth Waiting For”的公益項目。在這一項目中,車主下單後,每多等一天,上汽就會出資援助一位印度女童多上一天學。項目一推出就引起印度網絡熱議,相關視頻在Youtube上有40,000多點擊量。據統計,印度有近400萬失學女童,教育公平日益成為印度社會的關切,“如果不是身處印度,深度接觸印度社會的方方面面,我們對印度汽車市場的理解不會這麼深入”。

上汽有一“萬量級”市場誕生,這次居然是印度

深入當地市場,在“本土化”精神指引下,中國品牌能獲得更多。不僅是一時的銷量,更能在口碑和品牌層面真正收穫成功。

出海賣車反哺國內銷量缺損?

2021年,上汽預計它們在印度年銷量將超過7萬。為此他們現在重點將是提高印度的產能,以跟上銷量增長的節奏。而在全球範圍,上汽更宣稱,今年上汽銷量預計突破35萬,明年是衝擊50萬輛,2022年左右能夠達到60萬的規模。“到2025年,我們希望能夠達到100萬輛。”

反觀國內市場,上汽則沒有如此大的口氣。國內市場的疲軟讓市場不容樂觀。於是許多人,就把海外銷售反哺國內損失這一策略放上了檯面。上汽自己在對外宣佈海外發展戰略時,也不否認一定程度上針對國內市場下滑,才加快海外擴張步伐。

作為上汽海外擴張的領軍品牌MG,實際上2005年就被收購。那時收購一個英國品牌,其用意就是劍指海外市場。但縱觀上汽國際化步伐,真正發力是最近幾年。從中不難推斷出,國內市場下滑確實是促使上汽下定決心發力海外市場的重要因素之一。

但是,從目前銷量和市場佔有率來看,這種反哺效果還是非常有限的。今年上半1-5月,乘用車銷量下降同比高達15.17%。以此推算半年下降數量就達百萬量級。而作為佔中國海外銷量三分之一的上汽,目前海外銷量剛剛突破35萬輛,樂觀預計2022年才達到60萬量級。目前,上汽海外銷量佔總銷量在10%左右。從上汽的實際情況來看,海外銷量能有效彌補國內銷量的損失,但能否完全抵消還有待進一步觀察。如果國內銷量下降趨勢能在明年持平,那麼其海外銷售還是很有希望起到反哺作用的。

不過上汽畢竟是領頭羊級別的中國汽車廠商,其他中國汽車廠商在海外的銷量相對而言在總銷量中佔比更低,發展勢頭相對更弱,因此反哺的效果將非常有限。但不管怎樣,利用中國汽車智造領域的差異化優勢拓展海外市場,仍不失拯救市場的一條“跑道”,跑得好,反哺國內損失也並非“笑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