霜降:地白风色寒,入冬勤添衣

霜降是秋季的最后一个节气,也是秋季到冬季的一个过渡时期。

“霜降之日,豺乃祭兽”。在此节气,豺狼开始捕获猎物,并将先猎之物祭兽,以兽而祭天报本,后食用。

自霜降始,白昼秋云散漫远,霜月萧萧霜飞寒,冬日渐近。


霜降:地白风色寒,入冬勤添衣


大自然在经过了春天的草长莺飞、夏天的烈日炎炎、秋天的金桂飘香,进入了寂静的休眠状态,为经历漫长的冬天而作准备。

大地上的树叶枯黄飞落,天气逐渐变得寒冷。

霜降水返壑,风落木归山。

冉冉岁将宴,物皆复本源。

霜降时节,有很多习俗:“霜降吃丁柿,不会流鼻涕”。霜降时节吃柿子,既能补充维生素,还能满足口腹之欲,是非常不错的霜降食品。连清代学者王世雄都将它称之为“果中盛品”。

俗话说“一年补透透,不如补霜降”,霜降的奥义在于吃和补!


霜降:地白风色寒,入冬勤添衣

喜多川歌麿 《采摘柿子》1803-1804年 38.1×76.2cm 多色三联木版画


喜多川歌麿是日本浮世绘最著名的大师之一,善于画美人画。他对处于社会底层的歌舞伎、大坂贫妓充满同情,并且以纤细高雅的笔触绘制了许多以头部为主的美人画,竭力探究女性内心深处的特有之美。代表作品有“江户宽政年间三美人”。

喜多川一生创作了许多优秀的浮世绘美人画, 作品追求合乎理想和社会风尚的美,是以画妇女和民间风俗为特长的著名浮世绘画家,他和葛饰北斋以及十九世纪的安腾广重被日本学者尊称为“浮世绘三大师”。其画风一直影响到近代,追随者甚众。

《采摘柿子》也是其风俗作品之一,描绘了深秋妇女们在采摘柿子的情景。喜多川是“大首绘”的创始人,“大首绘”就是突出面部特写的风格,重在刻画人的脸部,长长的脸型,像线一样细的眼睛和高高的身材,这就是喜多川歌磨笔下人物的一种独特风格,这种风格和他的艳丽的色彩,构成了他绘画艺术的重要特色。


大地上的树叶枯黄飞落,天气逐渐变得寒冷。在吃好补好的同时,也不要忘了添衣保暖,妈妈准备的秋裤该拿出来了。

连时节名画里的深秋初冬,都透露着丝丝凉意。


霜降:地白风色寒,入冬勤添衣

卡米耶·毕沙罗《午后的蒙马特大道》布面油画 74×92.8cm 1897年 俄罗斯 冬宫博物馆藏


毕沙罗是印象主义运动中的关键人物之一,这幅《蒙马特大道》是他的代表作品之一,毕沙罗创作于1897年,现收藏于俄罗斯圣彼得堡冬宫博物馆。

毕沙罗在巴黎蒙马特山区有一间画室,他于阳台上俯瞰着蒙马特大道车水马龙的喧嚣情景,根据季节和天气,以及节庆活动创作不息。

这幅《蒙马特大道》是其晚年创作的关于蒙马特大道的系列作品中最好的代表作。这是一幅境界宽广的城市风景画,画家以敏锐的观察力,精心地捕捉了俯瞰的蒙马特大街车水马龙的喧嚣情景。街道两侧尽收画面,由于视角宽广,楼房林立,只能凭感觉用粗笔点画出来,然而显得特别生动,加之透视准确,画中车马人流仿佛在画中移动,它描绘了现代都市的繁忙热闹场面。

画面中街道宽广,行人与马车都是速写而成的,简练、灵动,景物朦胧模糊、跳跃闪动,各种暖灰、冷灰、深灰、浅灰构成一幅格调高雅的城市风景。



霜降:地白风色寒,入冬勤添衣

梵高《雨中桥》1887年 油画 荷兰阿姆斯特丹梵高美术馆 藏


《雨中桥》是荷兰画家梵高1887年创作的一幅油画,现收藏于阿姆斯特丹梵高博物馆。

这幅画临摹与日本浮世绘画家广重的作品,梵高有很多作品都临摹自日本浮世绘,他对浮世绘非常喜爱。

浮世绘在欧洲出现时,正值欧洲印象派兴起之时,一批艺术家他们发现了日本浮世绘取材于日常生活的艺术态度,自由而机智的构图、二维平面的创作理念,华彩绚丽的色彩,对瞬息万变的自然的敏感把握,以及线条勾勒出的东方神韵,让当时正想摆脱欧洲传统绘画立体感“和画面构图”景深“束缚的印象派画家们眼前一亮。于是不少西方画家把浮世绘的创作理念、散点构图等,运用到自己的创作中。

1885年他在写给弟弟提奥的信中说:“我的画室还不错,整个墙壁贴满了日本版画,所以很快乐。”

这幅画中,梵高把原画中海的灰色改为绿色,使得这幅画略带暖意,代替了原有的萧条感。



霜降:地白风色寒,入冬勤添衣

莫奈《日出时白霜下的干草堆》油画 1890年

《干草堆》是法国印象主义画家克洛德·莫奈的一系列绘画作品。这些作品都以“干草堆”为主题,其中主要作品有二十五幅均为布面油画。

干草堆系列作品被视为莫奈50年生命中难度最高、最破格的作品。虽然他于 1880 年代末曾尝试创作在不同光线及天气下的风景画,但此前从未创作多幅只以颜色、笔触及气氛区分的作品。

莫奈是光线的实验者,他创作的这25幅干草堆均是在不同光线下呈现的,《夕阳下的吉维尼干草堆》、《中午时阳光下的干草堆》以及这件《日出时白霜下的干草堆》,莫奈并不是在画干草堆本身,而是在画干草堆的色彩,清晨的阳光照于干草堆之上,干草堆上微微露出的白霜,染上清晨阳光的暖意,干草堆周边的麦茬覆盖着田野,没有被太阳照耀到的草堆下面和背面被清晨的日出颜色晕染,透着微微凉意。透过画面,你甚至可以感受到美丽的色彩在干草堆上流转。



霜降:地白风色寒,入冬勤添衣

彼得·勃鲁盖尔《雪中猎人》1565年 油画 117×162cm 维也纳艺术博物馆


《雪中猎人》又名《冬猎》,是勃鲁盖尔于1565年创造的杰作。该画现藏于维也纳艺术博物馆。

《雪中猎人》是描画农建质朴的生活场景来表达自己对其的喜爱的一幅画,该画是一位比利时的收藏家向勃鲁盖尔订做的一组与季节有关的组画之一。

画面一片皑皑白雪,给人以寒凝萧瑟之感。在两块结了冰的池塘上,有人在滑冰、捕鱼,点景式的小人物打破了荒凉与沉寂。天空阴沉,寒鸦啼叫,一切都很朴实,蕴含着那笼罩人生的悲凉气氛。勃鲁盖尔出身并非农民,却处处表现出对荷兰农村生活的热爱。

画家基本上是采用黑白灰色调的对比塑造自然、人物、空气和光,给人以寒冷且透明的感觉。凡熟悉欧洲地理环境的人都认为,画家所描绘的正是荷兰地形的特殊风貌及其美丽的容姿。

霜降:地白风色寒,入冬勤添衣

霜降:地白风色寒,入冬勤添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