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速佈局,ETF“吸金能力”初現!上交所劉逖稱未來或推出科創板ETF

加速佈局,ETF“吸金能力”初現!上交所劉逖稱未來或推出科創板ETF

見習記者 梁銀妍 華夏時報(chinatimes.net.cn)記者陳鋒 北京報道

在“上交所ETF高峰論壇華夏基金專場”上,上交所副總經理劉逖表示,積極研究槓桿/反向ETF、外匯ETF等創新產品。其後一場基金專場上,劉逖再次提到,將持續擴大ETF標的範圍,完善ETF佈局,未來或將推出科創板ETF。

2019年是ETF基金在國內發展的第15週年。2004年底,中國境內第一隻ETF產品華夏上證50ETF在上交所成立。截至2019年“雙11”,中國境內掛牌交易ETF共241只,總市值約6710 億元,合計約957億美元,2018年全年上交所各類ETF的交易總額達7.14萬億元。

ETF成基金行業追逐風口,投資者可選擇的範圍越來越大。華夏基金數量投資部總監龐亞平提到,考慮到目前國內滬深300指數的波動性太大,可選擇定投方式,降低擇時風險,以減少錯誤。

ETF標的範圍或擴大

ETF,全稱交易型開放式指數基金,或交易所交易基金(Exchange Traded Fund,簡稱ETF),是一種在交易所上市交易的、基金份額可變的一種開放式基金。

簡單講,ETF兼具指數基金和股票的特點,既可以向基金公司申贖,又可以在二級市場上買賣,存在套利機會。ETF通常以擬合某一指數為目標,採用被動管理方法,分散投資以降低風險。

在11月15日“上交所ETF高峰論壇華夏基金專場”上,劉逖已經提到,持續擴大ETF標的範圍,完善ETF佈局和產品鏈。在該專場上,劉逖強調,上交所鼓勵並積極支持基金公司開發更多的主題ETF、行業ETF、跨境ETF 與Smart Beta ETF,加快推出增強型ETF與主動型ETF,探索與更多市場進行跨境互聯互通,還將積極探索槓桿/反向ETF、外匯ETF等創新產品。

其後在工銀瑞信的基金專場上,劉逖再次提到,為持續做大做好我國基金市場,上交所下一步發展規劃主要包括:一是,持續擴大ETF標的範圍,完善ETF佈局,未來或將推出科創板ETF。二是,持續優化基金交易機制,研究推出集合申購機制,優化ETF申購安排。三是,探索建立ETF理財平臺,豐富ETF投資者類型。四是大力發展ETF衍生品市場,推出更多ETF期權品種。

北京公募基金人士告訴《華夏時報》記者,ETF自去年以來發展迅速,行業類ETF和smart beta比較受重視,但也面臨產品同質化嚴重,產品募集兩極分化等問題。

某基金行業研究員告訴《華夏時報》記者,目前底層資產相對比較豐富,但主賽道擁擠,後進者很難“分到一杯羹”;基金公司要挖掘出行業投資價值,除了設立行業風口上ETF以外,也應發揮主動能力,洞察行業發展和未來趨勢,才能快人一步。

ETF吸金能力乍現

在華夏基金數量投資部總監龐亞平看來,ETF本質是指數基金,指數是一個“平均值”概念,像滬深300指數是在滬深兩市中,選取了300支市值比較大的股票,計算整個漲跌幅的平均值。

2004年底,中國境內第一隻ETF產品華夏上證50ETF在上交所成立。截至2019年“雙11”,中國境內掛牌交易ETF共241只,總市值約6710億元,合計約957億美元,2018年全年上交所各類ETF的交易總額達7.14萬億元。值得注意的是,截至2019年“雙11”,2019年全年共發ETF基金48只,累計超過640億元。

ETF基金迎來爆發式增長。

龐亞平認為,指數基金能夠戰勝權益基金,其一,指數是在不斷進化的,而行業或者企業有均值迴歸,指數持續選定最有影響力的公司。其二,人也在不斷進化,如果管理人的進化能力低於市場均值,也不能與市場同步。

他進一步補充,目前滬深兩市約有3600只股票,2017年以來,能夠跑贏滬深300的概率非常低,大概只有不到10%的股票才能戰勝滬深300指數。10年時間內,巴菲特用標普500指數,戰勝了5只對衝基金。“一個普通投資者通過長期定投買一個指數,往往獲得比專業投資者還要好的收益。”

天相投顧研究中心負責人賈志提到,目前全市場約有1800位基金經理,產品接近6000支,行業進入到一個混亂和迷茫的時期。截至到2019年中報,只有43%的產品能跑贏滬深300指數,但對於投資者來講,是否能選到這43%的產品,選擇到最優秀的基金經理,還具有一定難度。

賈志進一步補充,雖然指數基金被認為是被動投資,但仍有其優勢所在。一是指數基金的風格特別清晰,比如滬深300,上證50,主題類,行業類基金,不會出現風格漂移;其二,持有成本合理,除了管理費外,還有基金的交易成本,指數基金的調倉成本非常低,是一大優勢。

定投是投資關鍵

華夏基金數量投資部總監徐猛認為,ETF產品也有不同的市場環境。市場有效性比較高的時候,ETF投資者比較多,但在股市震盪的時候,行業,主題這類指數表現比較好,市場預測是比較難得,但投資正是基於在不確定性中做決策。

華夏基金數量投資部高級副總裁李俊提到,行業或者主題的輪動,最根本是投資問題。投資因素有三方面,一是,投資者的認知,包括市場主流認知和個人認知;二是,資金可獲得性,有多少資金願意到權益市場;三是,資產性價比,即投資價值是相對的,不是你的價值不值錢了,是有比你更值錢的東西。

在龐亞平看來,目前國內滬深300指數的波動性太大。他提到,這會造成一個問題,高點加倉,低點減倉。因此可選擇定投方式,降低擇時風險,以減少錯誤。“即便在2015年5000點高點定投ETF,但現在滬深300指數已經開始賺錢了。”

龐亞平認為,投資者應該針對自己的時間和金錢分配,進行指數投資。比如時間少,資產少,投資專業性差的投資者,應該投資核心指數,比如滬深300指數,通過定投方式,長期持有;隨著年齡漸長,財富逐漸積累,需要專業的金融機構和投資理財顧問的建議,進行資產組合配置,提高收益的穩健性,就要把股票類ETF,黃金類ETF,甚至海外的資產納入重新配置;專業性強,時間多,資金量少的投資者,可以交易一些主題和行業類ETF,抓住市場階段性的機會,實現財富快速增值;而時間多,資金量很大,專業能力非常強的投資者,傾向於專業機構的做法,像大型保險公司、銀行,核心做好資產配置,市場得失和風險管控,以滬深300指數為標的,找到市場的交易機會。

徐猛提到,對於投資者來講,不管市場怎樣,都可以選擇定投。一是,對普通投資者而言,不能預測市場漲跌,即使專業投資者也只有50%-60%的勝率,但能夠通過客觀的量化方法做定投,不管上漲還是下跌週期;二是,可以做改進版定投,比如上證50低於多少,高於多少,在之前的版本上改進定投;三是,在第二個版本基礎上加上止跌線,如果收益超過15%,重新定投。“第一種基本能戰勝50%投資者,第二種加上規則戰勝70%,第三種止跌就能基本戰勝80%的投資者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