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質疑沒作品,林志玲說這就是她最好的作品

林志玲是誤打誤撞進入娛樂圈的。在那之前,她一直覺得自己是要走學術路線的。

加拿大留學回來,一心想當老師的林志玲發現心儀的學校只招研究生,於是兼職做模特為繼續深造攢錢,結果一發不可收拾,席捲T臺、電視臺和大熒幕。

拋去“娃娃音”、“性感女神”等標籤,很少人知道林志玲從2005年開始做公益,至今已捐出超過八位數金額支持公益項目。

被质疑没作品,林志玲说这就是她最好的作品

出道近20年,關於她聲音、身材和戀情的爭議此起彼伏,有網友質疑她始終沒有作品卻曝光不斷。即便對待流言總是正面微笑回覆,也有人說她“很假”。

她對《中國慈善家》表示,做公益不是自己為公益做了什麼,而是公益讓她成為了更自如的人,“慈善讓我在演藝圈經歷浮沉時,能用更寬容態度去看待。我透過慈善接觸了許多在困境中非常努力的朋友,這些勇士故事教會我在困難的時候如何淡定,在彷徨的時候如何堅定。”

到橋的另一端去

在加拿大唸書的時候,為了給家中省錢,林志玲三年讀完藝術史和經濟學兩個學位。本來想著回家找個教師工作,然後嫁人生娃過上穩定平淡的日子。沒想到心儀的學校只收研究生學歷,於是她定下目標,兼職做模特攢錢,準備繼續深造。

被质疑没作品,林志玲说这就是她最好的作品

林志玲爆紅後,“林志玲現象”一度成為大眾熱議的社會話題,但她並沒有苦盡甘來的狂喜,那段時間和家人一起看電視,結果每個臺都在討論“林志玲現象”,搞得她和家人面面相覷,到底發生了什麼?

她不想紅,對舞臺沒有野心,用她的話說,“我是一個無欲則剛的女孩子”。

林志玲回憶起留學時在校圖書館打工的時光,那時候等到同學們都走了,她把書一本本歸位,再踏著月光回家。“覺得好單純,如果一輩子可以都待在校園多好。”

2005年,處於演藝巔峰的林志玲在拍廣告時受傷,和死神擦肩而過。一匹奔跑的馬踩在她身上,6塊肋骨斷裂,傷處離心臟只有一公分。

長時間只能躺在病床上,目光所及只有冰冷的白牆,面對恐懼,林志玲許願如果老天爺給她重生的機會,一定要做些不一樣的事。她想到自己有能力負擔最好的救治和康復訓練尚且痛苦,那些沒有條件的人該多麼無助。

她把受傷的經歷視作上天給的信號,“我的上半輩子在演藝事業收了這麼多愛,必須得傳遞出去,下半輩子要從這個橋樑走向另外一端。”

康復後,林志玲走上了公益之路。

給一把鑰匙

如何做公益,林志玲有一套自己的理念。

她覺得一味的給予會使人不自立,抱著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的態度,她避免一次性捐贈。

被质疑没作品,林志玲说这就是她最好的作品

林志玲和山區小朋友在一起。

林志玲得知偏遠山區有很多小孩需要獨自走三、四個小時山路、渡河去上學,艱苦的路途可能令他們放棄學業。她決定通過建宿舍為孩子們延續學習的可能性。

2013年起,林志玲慈善基金會與中國扶貧基金會合作發起“築巢行動”,為內蒙古、四川、雲南、寧夏等地的偏遠校區修建愛心宿舍。

被质疑没作品,林志玲说这就是她最好的作品

林志玲在內蒙古通遼市庫倫旗某小學建設的愛心宿舍。

“有時候你救不了貧,救不了困,救不了病,但宿舍架構起來,可以看到這些孩子住到裡面吃上一頓好飯,安心地學習,也讓父母親安心在外打工。”從前期挑選受助學校,到宿舍動工階段到竣工後的探訪,林志玲全程把關愛心宿舍的質量。

被质疑没作品,林志玲说这就是她最好的作品

林志玲在貴州從江縣愛心宿舍施工現場。

目前,已經有六所愛心宿舍建成並投入使用,另有四所校舍正在建設中。

林志玲生在一個不需要為教育發愁的家庭,但是她的父輩也曾經受失學的痛苦。林志玲父親林繁男對《中國慈善家》回憶道,“50年前,我們家也有很聰明的小孩,但因為失學一輩子鬱鬱寡歡。(現在)我們一定想盡辦法,如果他是千里馬,我們一定要讓他接受教育。”

林志玲把公益項目的“永續性”視作第一標準,她希望自己做的事情能影響受助者十年、二十年。在她看來,儘管有些小朋友的起跑點不同,但是教育或者醫療能讓他們之間的距離縮短,就像提供了一把鑰匙,人生開啟了更多的可能性

被质疑没作品,林志玲说这就是她最好的作品

林志玲和內蒙古通遼市庫倫旗某小學的孩子們上體育課,她在這裡建設了一棟愛心宿舍。

為了救助腦性麻痺兒童,林志玲和臺灣

輔仁大學、桃園大學合作成立兒童早療機構,為腦性麻痺兒童提供免費半托管服務。

林志玲向《中國慈善家》介紹,6歲前是腦麻痺兒童黃金治療週期,如果能在這個時期通過音樂、繪圖、運動訓練來開發他們的運動神經和感知神經,可以讓他們具備基本自理能力,甚至照常上學。

“有一個小朋友,他之前完全不敢見我們,後來通過音樂打鼓訓練獲得了很大的自信,鼓點響起的時候,哇,他臉上的那個快樂笑容是之前沒有看到過的。”林志玲想起那個笑容眼睛都亮了。

“不需要認可我”

談到做公益的初衷,林志玲主動提起了爭議,“有的時候人家會說,(我做)慈善事業是不是希望大家認同你的行為,不是,我覺得是自己認同自己。”

被质疑没作品,林志玲说这就是她最好的作品

林志玲和小朋友在美術課上自制風箏。

前陣子,林志玲出席慈善活動時捐出20萬人民幣,但是寫有捐款額的卡片誤把“20萬人民幣”寫作“20萬臺幣”。父親林繁男心裡不是滋味,“她說人民幣20萬當然好,但臺幣20萬也可以蓋一間教室。她就這樣在鼓勵我,不要生氣,不要灰心。我一聽到她講完,我心裡寬多了。”

2011年,林志玲提出建立自己的基金會,她相信這樣能讓善款最大限度地使用到最需要的人身上。團隊勸她,那樣很辛苦,還可能吃力不討好。

林志玲去探視一位癌症晚期的粉絲時,粉絲鼓勵她,“想怎麼樣被記得,現在就做什麼樣的事情。她叫我不要等,趕快做基金會,她來當義工。”在那之後她聽不到任何其他聲音了,而內心的聲音越來越強烈,“就是做”。

一週後,這個粉絲去世了。直到現在,林志玲還經常去看望她媽媽,和她媽媽一起過母親節。

一個非常小的辦公室,兩位工作人員,幾張桌子,林志玲的基金會就這麼啟動了。基金會聯合創始人Ann向《中國慈善家》回憶,“剛成立時有一點無所適從,我們不知道在資金有限的情況下,應該先往哪一個方向著手?”

一開始,他們盯著社會新聞找需要幫助的家庭,後來逐個拜訪以往公益活動中認識的醫生,請醫生如果看到困難家庭,第一時間告訴基金會來負擔費用。就這麼一點一滴累積線索,截止目前,林志玲慈善基金會已為上千名腦性麻痺兒童、發展遲緩兒童、聽力損傷兒童持續負擔療育經費。

做模特、主持綜藝節目、挑戰大熒幕,林志玲一次次走出舒適圈。如今,在她看來,如果能用自己的影響力讓大家關注到不被看見的弱勢群體,便是她現階段作為公眾人物的價值。

被质疑没作品,林志玲说这就是她最好的作品

“我覺得找到了我的志願,我的方向,我存在的意義。”她坦誠對演藝事業沒有太多企圖心了,希望全心全意做慈善。

“叫我一聲志玲姐姐,我覺得好溫暖。我沒有想要做一個很有距離的明星,如果是以姐姐的身份存在大家心裡的話,是很永久的,那麼姐姐應該也有這種照顧大家的義務和使命吧。”

如今,林志玲覺得志玲姐姐就是她最好的角色。

被质疑没作品,林志玲说这就是她最好的作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