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關二中堅持扶貧不懈怠

今年以來,我校按照縣委、縣政府工作部署,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突出重點,狠抓落實,紮實推進扶貧部門10項重點工作,力爭取得我校2個爭創全鎮先進典型項目開門紅,為完成全年目標任務打下堅實基礎。

一、圓滿完成各項任務

1.精準扶貧、精準脫貧的路線圖更加完善。認真學習領會習近平總書記扶貧開發戰略思想講話精神,按照縣委、縣政府的工作部署,制定《關於打好精準扶貧攻堅戰的實施方案》,對全市扶貧開發的總體思路進行了全面升級完善,確定了2019年底全鎮貧困人口基本達到脫貧標準、2020年穩定脫貧同步小康的工作目標,逐鎮簽訂精準脫貧責任書,印製了相關掛圖,倒排工期,掛圖作戰,強力推進。

2.精準識別貧困人口,解決好“扶持誰”的問題。借鑑貴州“四看看真貧”做法,按照“五看五不錄六優先”要求,完善貧困人口識別指標體系,編印村戶檔案樣本,組織3個貧困村率先開展建檔立卡“回頭看”,並在3個非貧困村開展建檔立卡,精準識別貧困人口,解決好“扶持誰”的問題。以此為基礎,逐村逐戶制定扶貧開發的路線圖和時間表,確保脫貧致富奔小康的路上不落一戶一人。

3.細化精準幫扶措施,解決好“怎麼扶”的問題。按照“五個一批”要求,謀劃推進五大精準脫貧工程,做到對症下藥、分類施治、靶向治療。通過扶持生產和就業發展一批,實施“錢袋子”工程。對符合這類條件的扶貧對象,把發展食用菌、設施蔬菜、中藥材、高效林果、家庭手工業、鄉村旅遊等扶貧產業作為促進貧困群眾增收的重要手段,努力為每個貧困戶都找到一條致富之路。主動瞄準對接京津地區用工市場和用工單位,組織開展訂單培訓、定向輸出,增加貧困群眾的工資性收入。通過移民搬遷安置一批,實施“挪窮窩”工程。對生存環境差、“一方水土養不起一方人”地區的貧困群眾,在完成年度搬遷任務的同時,對貧困地區群眾居住狀況和搬遷意願進行摸底。

與貧困地區城鎮化、工業化、生態建設、美麗鄉村建設等緊密結合,科學編制“十三五”搬遷規劃。通過生態補償脫貧一批,實施“聚寶盆”工程。打好“生態牌”,圍繞打造“重要生態涵養區,建設國家公園”,開展山水林田湖治理修復工程,讓有勞動能力的貧困人口就地轉成護林員等生態保護人員,把綠水青山變成“金山銀山”。通過社會保障兜底一批,實施“兜底線”工程。制定“兩線合一”方案,對因病致貧返貧、需要通過醫療救助扶持的貧困群眾,從提高民政保障對象醫療救助比例、提高補償比、建立特殊人群醫療救助基金、建立大病補充商業保險、設立扶貧門診。通過教育扶貧脫貧一批,實施“拔窮根”工程。圍繞“不讓貧困群眾輸在起跑線上”,大力實施3年教育提升計劃,保證山區4年級以上孩子應宿盡宿。大力發展職業教育,壯大提升田關片區“9 2”職業教育協作區,提供從學校到崗位的“一站式”職業教育。

4.創新扶貧新業態,解決好“扶什麼”的問題。積極拓展扶貧新業態,多渠道促進群眾增收。光伏扶貧。改善旅遊農家院硬件設施,統一服務標準,並與發展綠色生態種養殖產業項目相結合,增加群眾收入。發揮貧困縣扶貧自立服務社全覆蓋的作用,為實現“工業品下鄉,農產品進城”搭建了平臺,既方便貧困群眾生活,更拓展農產品市場,促進貧困群眾增收。

5.加強扶貧隊伍建設,解決好“誰來扶”的問題。強化對扶貧工作的組織領導,調整充實我校扶貧攻堅人員,加強校黨支部書記、普通黨員教師、農村致富帶頭人“三支隊伍”建設,不斷強化我校脫貧第一線的核心力量。明確了專人負責牽頭建立精準扶貧工作室,使上級的政策能夠更好更快的傳遞到基層末梢,惠及貧困群眾。我校加強扶貧機構建設、成立學校扶貧辦、建立村扶貧工作室的做法得到鎮政府領導的高定評價。

二、存在的不足

主要表現在:面對精準脫貧要求和眾多新政策、新機制,部分幹部還習慣於用老思維、老辦法考慮、解決新問題,創新意識還不夠強,創造性開展工作的能力不足;工作中存在點優面窄、發展不平衡的現象,全市扶貧攻堅工作的整體水平還有待提高。

三、2020年目標打算

認真貫徹落實中央、省扶貧工作會議精神,把2020年確定為“精準脫貧攻堅年”在完成好常規工作的同時,繼續抓亮點、育典型、做表率,重點做好8個方面的工作,確保我校幫扶的貧困人口實現脫貧。

一是以寄宿制學校建設為重點,推進教育扶貧拔窮根。完成寄宿制學校建設,改善基礎教育教學條件和水平。大力發展職業教育,落實“雨露計劃”生活補助,為貧困家庭孩子提供從學校到崗位的“一站式”服務。

二是以“兩線合一”為基礎,提升社會保障兜底水平。從今年1月起,將要實現“兩線合一”。今年內,降低起付線、提高報銷比例等提標後的醫療救助政策將全面實施,將從根本上解決因病致貧、返貧的問題。

三是加強供需對接,創新精準幫扶機制。調整駐村工作組,選派年輕後備幹部擔任工作組長和“第一書記”,組織針對貧困人口的不同需求,實施不同形式的對口精準幫扶。

田關鎮第二初級中學通訊員:張銀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