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臨沭:實施鄉村振興的“紅色合作社”路徑

山東臨沭:實施鄉村振興的“紅色合作社”路徑

山東省臨沭縣鄭山街道新村位於沭河東岸,北臨臨沭經濟開發區,全村1046戶,3168人,耕地2600畝。2018年以來,該村黨支部堅持走集體化合作模式,先後領辦成立4家專業合作社,理事長全部由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王恆成擔任,村“兩委”成員擔任理事,實現村集體增收80餘萬元,探索出一條鄉村振興進程中的“紅色合作社”路徑。

成立土地流轉合作社——“把土地集中起來”。堅持把土地作為發展“第一資源”,牢牢抓在村集體手中,改變過去流轉給種糧大戶、農場主出現“富了種植戶、窮了村集體”的現象。針對村內土地“散、碎、小”的問題,村黨支部堅持走集中資源、集約發展的路子。今年年初,由村集體注資160萬元成立全市首家土地流轉合作社。合作社按照“自願、有償、有序”的原則,根據土質條件,將分散的土地按700—1000元/畝不等的價格從農戶手中集中起來,進行有效整合、連片作業,大大降低了種植成本,實現村集體增收。現已流轉土地1400畝,其中交由金豐公社託管800畝,年實現村集體收入40萬元。

成立勞務用工合作社——“把勞動力組織起來”。充分藉助緊鄰臨沂、臨沭兩個經濟開發區的區位優勢,成立新村勞務用工合作社,把富餘勞動力組織起來,為村民提供勞務合作服務,並以村集體名義向周邊企業開展定向、訂單式用工服務,在企業與農民工之間發揮“橋樑”、“紐帶”的作用,有效解決了過去用工信息不對稱、勞務糾紛等問題,實現用工單位、農民工“雙贏”。目前,該合作社現有建築工、搬運工、零雜工等不同工種從業人員200餘人。用工單位根據用工數量每年向勞務用工合作社交2000—2萬元不等的勞務輸出服務費,以此可增加村集體收入10萬元。

成立勞保用品合作社——“把資源整合起來”。該村現有有多家勞保用品生產企業,但企業普遍規模較小、單打獨鬥,造成資源浪費、抵禦市場風險能力較弱。為此,村黨支部出資300萬元、村居社員出資1300萬元,成立勞保用品合作社。一方面,合作社把現有市場資源整合起來,形成集生產、加工、銷售於一體的勞保專業用品產業鏈,實現各企業間抱團取暖、攥指成拳。另一方面,黨支部把村裡在家富餘勞動力資源整合起來,依託本地企業,帶動320餘名60歲以上的半勞動力在家加工,每星期回收一次,將黨支部的組織優勢轉化為推動發展的優勢,勞保企業根據產品數量給予合作社一定提成,從而增加村集體收入。

成立股份經濟合作社——“把村民變股民”。該村藉助集體產權制度改革契機,成立股份經濟合作社,共設置股權4575股,其中,集體股佔30%、人口股佔70%,讓村民變成股民。合作社將到期的600畝承包地收回,多處村集體閒置的場地進行有效盤活,依託緊鄰經濟開發區的優勢,發展種植、物流等實體經濟,實行自主經營、獨立核算、自負盈虧、民主管理、風險共擔、按股分紅,帶動全村致富。股份合作社的成立,保護了村民的合法權益,促進了集體資產保值增值。合作社成立後,第一年就分紅23萬元,每位股民分紅20斤米、20斤面。(姚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