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號稱中國第一商販,用麻袋裝錢,錢發黴了就直接攤在地上晒乾

記得之前有部電視劇很火,叫做《外交風雲》。在這部電視劇中,有一個畫面讓我印象十分深刻:有位將軍帶著自己的妻子去布匹店做衣服,他們看上了一塊好布料,但當老闆說出為這位將軍妻子做一身衣服要花二十多萬的時候,將軍妻子卻覺得太貴了。值得一提的是,當時用的還是舊幣,舊幣一萬元等於新幣一元。

他號稱中國第一商販,用麻袋裝錢,錢發黴了就直接攤在地上曬乾

(舊幣一萬元等於新幣一元)

其實從這件事就能夠看出,當時的錢真的很抵用。即使是將時間往後延到70年代,那個時候很少有萬元戶,出現百萬富翁的機會更是少之又少。自然,少並不代表沒有。早在上個世紀70年代的時候,國內還真的出了為十分有名的百萬富翁,且他還是靠賣普通的瓜子成為的百萬富翁。這位百萬富翁就是有著中國第一商販之稱的年廣久。

年廣久出生於1937年,那個年代可謂是戰火紛飛。基於這一時代背景,年廣久也沒怎麼讀書,9歲的時候就跟著父親走南闖北。父親去世之後,年廣久為了生活就自己擺攤。值得注意的是,那個年代其實還沒有個體戶,年廣久後來也曾因為賣魚、賣板栗而多次被抓。儘管如此,年廣久卻滿腦子都是生意經

他號稱中國第一商販,用麻袋裝錢,錢發黴了就直接攤在地上曬乾

利輕業重,事在人和

年廣久做生意有一個原則,“利輕業重,事在人和”。實際上,這句話是年廣久父親留給他的遺訓。這句話的意思其實就是做生意的時候可以讓顧客先佔點便宜,積累口碑。年廣久做生意的時候,經常讓客戶先嚐後買,滿意的就稱個幾斤走;不滿意的,就算是嚐了也不要錢。

這種做法現在看來很平常,但在那個連吃飽飯都有困難的年代,普通小販是不可能做到讓別人先嚐後買的。因為這件事,年廣久時常被同行們喊“小傻子”。實際上,年廣久的傻子瓜子也是由此而來。但炒瓜子這門手藝並不是年廣久的父親傳給他的,而是他在擺水果攤的時候,向隔壁的一個賣瓜子的老師傅學的。由於年廣久愛琢磨,他很快就掌握了炒瓜子這門手藝。

不過年廣久即使學會了炒瓜子,他也還是偷摸著賣。因為在當時,瓜子還是屬於統購統銷的商品,年廣久私自販賣瓜子是違法的。年廣久曾回憶稱,“基本上天天被抓,一天也不知道要抓多少次,但不怕。”

為了應對,年廣久當時的生活作息是每天晚上七八點鐘炒瓜子,一炒就是幾百斤的炒。炒到凌晨五點之後,早上七點鐘起床後就得趕緊將瓜子包好。等到中午十二點,年廣久便趁著工人們下班的間隙裡偷偷拿瓜子出去賣。賣光了之後,下午再回家將瓜子包好,然後傍晚六點再趁著工人下班的間隙去賣瓜子。如此循環往復,年廣久在1976年的時候就賺到了人生中的第一個100萬,中國第一商販的名號可謂是實至名歸。

他號稱中國第一商販,用麻袋裝錢,錢發黴了就直接攤在地上曬乾

當時的100萬拿到現在來看抵多少錢?年廣久自己曾有過一個十分清晰的邏輯,“那時的100萬能抵得上現在的1個億啊!”

除了這件事外,“年廣久曬鈔票”還成為了當時蕪湖人最願意談樂的事情。由於買瓜子的工人大多都是拿零錢買,年廣久也就自然而然的形成了喜歡用麻袋裝錢的習慣。

可麻袋並不防潮。每當陰雨連綿之時,年廣久收在麻袋裡的現金都發黴了。等到天一放晴,年廣久就會將麻袋扛出來,然後將花花綠綠的鈔票直接攤在地上曬。這件事傳開之後,有位領導還和年廣久開玩笑,“你膽子不小,這是什麼日子。”年廣久的回答也讓人忍俊不禁,“我鈔票黴了”。

他號稱中國第一商販,用麻袋裝錢,錢發黴了就直接攤在地上曬乾

較為可惜的是,年廣久儘管看起來很風光,但他的生活實際上並沒有那麼風光。年廣久一共有四段婚姻,但前三任妻子都因為種種原因選擇與其離婚,年廣久也將大多數財富都分給了前任妻子們。年廣久的第四任妻子名叫陳慧芳,雖說她比年廣久小30歲,但她卻為年廣久在河南開闢了60多家店面,可謂是幫年廣久東山再起。

2000年,63歲的年廣久老來得子。2001年,年廣久將傻子瓜子商標以一分錢的價格轉讓給大兒子年金寶,由此退出江湖。令人沒想到的是,二兒子年強卻不樂意了,直接與哥哥爭鋒相對。最終的結果,是大兒子年金寶於2006年11月底去世,至今仍不知道究竟是因為什麼原因才導致的年金寶去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