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木斯產業項目為工業增長添動力

黑龍江日報11月19日訊總投資15.4億元的30萬噸燃料乙醇玉米深加工項目已開始試生產,山東匯盟年產2.3萬噸新型除草劑、中建材年產100兆瓦碲化鎘弱光發電玻璃等項目開工建設……

不久前,記者走進佳木斯各地項目建設現場,塔吊林立、車輛穿梭,到處是一派大幹快上的建設景象。一個個項目的加速建設和竣工投產,為該市高質量發展按下“快進鍵”。

前三個季度,佳木斯市工業增勢強勁。全市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產值214億元,同比增長6.4%。增加值同比增長7.5%,增速高於全省4.8個百分點,位居綜合型城市第3位。

高質量推進重點項目

在佳木斯市加快全面振興的進程裡,重點項目建設一條紅線貫穿始終並向更深、更遠、更廣處延伸。

10月20日,作為全省“百大項目”之一的年產30萬噸燃料乙醇玉米深加工項目進入試生產階段。項目總投資15.4億元,主要建設燃料乙醇生產裝置及其配套設施,形成年產30萬噸燃料乙醇、27萬噸DDGS高蛋白飼料生產能力,年加工玉米100萬噸。從洽談到落地7天的高效推進,在時間軸上標刻下佳木斯市樺南縣與世界級酒精工廠四川鴻展集團的合作軌跡。

“為了這個項目,縣裡專題推進會開了五六次,從項目手續到物資籌備再到各生產環節,很多事都想到了我們前面。”項目負責人王崴楓點贊當地營商環境。他告訴記者,項目汙水處理需要的一種材料,企業原計劃從外地運回,在樺南縣委縣政府的幫助下在當地就解決了這個問題,降低了運輸成本,解決了企業遇到的實際困難。

這個項目不僅能解決近百萬噸玉米出口問題,創造每年1.4億元的稅收,直接拉動就業500人,間接拉動就業3000人,未來還將吸引化工、醫藥、印刷等多個下游分支項目集聚樺南,成為拉動當地經濟的支柱型產業。

前三季度,佳木斯市開復工億元以上產業項目158項,完成投資131.79億元,同比增長15.5%,佔固定資產投資額的79.4%。

重點項目猶如撬動經濟發展的總開關,一批大項目相繼落地建設,充分展現了該市上下凝神聚力抓項目、促發展的力度,為全面振興全方位振興積蓄了磅礴力量。

聚力科技創新釋放活力

走一條從科技強到產業強的發展新路,技術革新和升級是關鍵“密鑰”。中國第一臺中藥制丸機和第一條丸劑聯動線就誕生在這片黑土地上,黑龍江迪爾製藥機械有限責任公司創造了這樣的奇蹟。

走進這個企業,記者看到中藥大蜜丸成套設備、全自動大蜜丸蠟殼印字機、DT—I型多列立式條帶包裝機……整裝好的機器被擦拭得亮閃閃。

該公司董事長、高級工程師高川常說:“精品就是質量!”高川口中的精品是現在被很多人熟知的“栓劑”,可在20多年前,所有的栓劑還全部依靠進口,要破解這個難題需要韌勁,更需要魄力。經過多年的精心研究和探索實踐,現在的迪爾藥機形成了全系列的栓劑設備技術研發和生產能力,像難度較大的雙鋁栓劑設備也在去年研發成功,栓劑設備國產化是製藥裝備行業替代進口的成功案例。企業產品已出口俄羅斯、敘利亞、印度、馬來西亞、越南等多個國家。

從賣設備到賣技術、賣服務,迪爾藥機依靠創新打造企業實力,成為世界三大栓劑設備生產企業之一和丸劑成套設備主要生產企業,連續兩次獲得國家中小型企業創新基金支持,實現了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集聚了發展的新動能。

唯創新者進,唯創新者強,唯創新者勝。圍繞工業強市,佳木斯積極引導現有骨幹企業及規上企業開展技術創新,加快形成一批新的骨幹企業和地方品牌。全市47戶規上高新技術企業實現產值63.5億元,同比增長5.7%,有116家科技型企業納入高新技術企業培育庫。

正在籌建的年產1900萬平方米薄膜玻璃生產線項目備受關注,佳星玻璃計劃今年完成窯爐基礎工程,2020年進行窯爐砌築和設備安裝,年底前點火投產。新線產品主要為超白光伏基板和光伏背板玻璃以及部分Low-E玻璃原片。超白光伏基板和光伏背板玻璃主要作為碲化鎘薄膜太陽能電池基板和背板原片使用,是一種超透明低鐵材料,透光率可達91.5%以上。新項目優化了產品結構佈局,增強了發展後勁。在中國建材集團的大力支持下,佳星玻璃計劃利用3至5年的時間將企業打造成為東北乃至遠東區域玻璃產業化基地,產值突破8億元。

傳統產業結構不斷優化,新舊動能轉化不斷加快,創新活力逐步釋放,圍繞產業鏈、創新鏈,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為佳木斯振興發展聚集強大而持久的科技力量。

抓住機遇跨越發展

2017年9月,來自我國生物學、藥學、農學、工業機械學等領域,涉及多個學科的20位院士專家齊聚佳木斯,為該市帶來了蓄勢跨越發展的智力財富。

同年9月,央企佳木斯對接行動,市政府與9家企業簽訂了戰略合作框架協議,全面振興佳木斯的聲音在更大的發展舞臺上愈發響亮。

2018年,“京·佳高端產業對接”再一次檢驗了佳木斯的強磁力。活動共簽訂合作協議29項,包括2個市級戰略合作框架協議和27個項目合作協議,達成重點合作意向17個。

佳木斯踏實書寫創新驅動發展答卷,構建新產業、新技術、新平臺、新業態、新模式,促進科技成果落地轉化行動堅實有力。幾大活動推動產業合作在模式、方向、領域方面實現突破和躍升,新思維探路合作新方向的後續效應一一呈現。

到目前,佳木斯先後三次到北京與北京市跨區域產業協作中心、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進行洽談對接,碩果連連。國電投低溫供暖示範項目、佳木斯電機股份有限公司發電機和屏蔽電泵技術改造、碲化鎘發電玻璃等一批央企對接項目陸續達成並正穩步推進。

“京·佳高端產業對接”踏準了時代節拍,煥發出旺盛的生命力。“網絡信息安全產品研發+盛世雲數據平臺+O2O商城+增值服務平臺”產業項目已完工;漁人碼頭二期工程、水岸文化旅遊商業綜合體項目等12個項目正在施工建設;佳木斯宜善國際醫院項目等6個項目正在辦理前期手續。

隨著一個個帶動性強、投資效益好的大項目、好項目的落地運營,使佳木斯在高質量發展的道路上,奮力書寫著新時代全面振興全方位振興的精彩華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