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产业结硕果——夏集镇大力发展产业促脱贫工作侧记

“我今年种了100亩花生,产量高,行情好,出手快,卖花生就收入了20万,今年真是大丰收啊!”近日,夏集镇梅张村种植大户梅涛兴奋地对记者说。

特色产业结硕果——夏集镇大力发展产业促脱贫工作侧记

今年以来,夏集镇结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牢牢把握“两个高质量”鲜明导向,以“抓党建促脱贫”为目标,健全“四个机制”,树好“三个典型”,发展“两大产业”,实现“一个目标”,着力培育经济发展增长极,大力发展特色产业,以此作为富民强村、脱贫致富的重要举措。

“为加强党的领导,我镇成立了以书记为第一组长、镇长为组长、党委副书记为副组长的脱贫攻坚领导小组,创新“支部+合作社+企业+贫困户”“支部+合作社+农户”等党建模式,强化党建引领,实现脱贫攻坚和经济建设全面协调发展。”该镇党委副书记单化令说。

记者了解到,按照村级“4+17+N”和贫困户“6+N”模式建立责任体系,该镇选优配强了脱贫攻坚责任组和帮扶责任人队伍。把脱贫攻坚作为村级绩效考评百分制的重要考核内容,考评结果作为“双评”、党员干部评优晋级和发放村干部绩效工资的主要依据,有效激发了党员干部脱贫攻坚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同时,围绕上级部署,结合镇村实际,印发扶贫等每月党建台账和每周扶贫工作台账,并对台账落实情况进行督导验收。

“我把自己的9亩土地流转给村里的莲藕基地,每年租金5400元,同时,我在莲藕基地干些力所能及的活,一月工资1000多元,收入越来越多了,小日子越过越有劲头了……”该镇白塔村村民杨小梅告诉记者。

特色产业结硕果——夏集镇大力发展产业促脱贫工作侧记

“我在梅张平川农作物种植合作社干活主要是给农作物浇水、施肥、除草,工作不累,一个月1300多元,比自己种庄稼强得多……”梅张村贫困户梅爱云一边在地里浇水,一边和记者聊着。

据介绍,该镇引导基地实施“基地+公司+贫困户”、“基地+贫困户”、“合作社+贫困户”、“种养加一体化”等产业富民脱贫工程,顺利实现了脱贫76户、349人和贫困村摘帽的目标,被誉为“白塔模式”。梅张平川农作物种植合作社”引入优良品种、先进种植技术和管理模式,种植葡萄、核桃等经济作物近700亩,规模经营,集约管理。小庄华益禽业养殖合作社优化服务,指导该企业引进现代化设备,存栏20万只蛋鸡,饮水、投料、清粪等环节全部实现自动化,环保达到相关标准。

特色产业结硕果——夏集镇大力发展产业促脱贫工作侧记

“镇党委政府通过优环境、转方式、调结构,多方培育经济发展产业支撑,指导各村以专业合作社为依托,按照‘一村一品’或‘多村一品’的要求,以特色养殖业和种植业为主攻方向,大力发展特色高效农业,互利共赢,抱团发展,力争实现富民强村、脱贫致富的奋斗目标。”该镇党委书记李耀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截至目前,全镇共有合作社160家、家庭农场15家。拥有规模以上养猪场36个、养鸡场32个、养牛场25个、养羊场11家;养殖金鱼500亩、牛蛙10亩、泥鳅20亩、果蝉18亩、鹅1.5万只、梅花鹿及驴200只。梅张村、岗上村和翟坡村葡萄、核桃等特色种植面积达900余亩;种植蔬菜大棚62个(160亩),草莓大棚8个(13亩),果树600亩,莲藕500亩,中药材200亩。特色产业在夏集落地生根,开花结果,呈现星火燎原的喜人态势,带动了全镇4个贫困村和102户、320人摆脱了贫困。(邓州头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