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堰」昨天上午,竹山发布重磅新闻

竹山

是创世神话女娲炼石补天圣地

商周时为侯国,秦汉时置上庸郡

西魏废帝元年(公元552年)

因境内茂林修竹、山清水秀

而改称竹山县

得名迄今已有1467年的历史

在十堰所属县市中其称名最古老

是名副其实的“千年古县”

「十堰」昨天上午,竹山发布重磅新闻

新中国成立以来

特别是十堰建市50年以来

竹山广大干部群众孕育了

迎难而上、勇于担当

敢为人先、甘于奉献的“竹山精神”

汇聚起解放思想、开拓创新

竞进提质、转型跨越的磅礴伟力

「十堰」昨天上午,竹山发布重磅新闻

今日上午,由十堰市委宣传部、十堰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办的建市50周年系列新闻发布会第九场在市民服务中心一楼会议室举行。竹山县相关负责人现场介绍了该县经济社会发展成就。

「十堰」昨天上午,竹山发布重磅新闻

↓↓↓

今年底全县将如期实现脱贫摘帽

竹山地处秦巴山片区扶贫攻坚主战场,是全国深度贫困县之一。2014年初,全县244个行政村中239个是贫困村,其中建档立卡省定重点贫困村61个,贫困人口总规模4.8万户14.65万人,综合贫困发生率为36%,比全省平均水平高23.3%。近年来,竹山紧盯“两不愁三保障”,落实“六个精准”“五个一批”脱贫举措,全力打好打赢精准脱贫攻坚战。

「十堰」昨天上午,竹山发布重磅新闻

(楼台塔院村王家院安置点)

近五年来,该县新建茶园12万亩(总面积达到27.7万亩),年发展食用菌1000万余棒、烟叶2.5万亩,保有中药材4.7万亩,基本实现有劳动能力贫困户产业对接全覆盖。完成700个集中安置点15058户41053人易地搬迁任务,改造农村贫困户危房4135户,建成运营扶贫工厂16家、扶贫车间88家、扶贫作坊355家,配套建设安幼养老服务中心49所,带动3339名贫困人口在家门口就业。

全县已累计减贫36895户118211人,61个建档立卡贫困村出列55个。到今年底,全县将累计脱贫4.8万户14.6万人,如期实现脱贫摘帽目标。

「十堰」昨天上午,竹山发布重磅新闻

(楼台肖家沟村柳树沟口安置点)

建立全国首个绿松石检验中心
颁布《绿松石分级》国家标准

建市以来,竹山工业经济逐步形成壮大,“两绿三生”产业体系基本形成,绿色能源产业扬优成势,堵河干支流开发大功告成,总装机近90万千瓦,竹山成为名副其实的生态水电大县和全省重要的水电能源基地。

「十堰」昨天上午,竹山发布重磅新闻

绿松石产业集群入选省级重点成长型产业集群,麻家渡绿松石小镇成功入选湖北省特色小镇,获批创建全国绿松石产业知名品牌示范区和全省绿色矿业发展示范区;在县城建成国际绿松石城和绿松石工业园,打造世界绿松石集散地、中国珠宝玉石首饰特色产业加工基地,锻造开采、研发、检测、加工、经营完备的产业链,做大做强绿松石产业。成立行业协会,建立全国首个绿松石检验检测中心,研制颁布《绿松石分级》国家标准,完善了绿松石质量管理体系和价格生成机制。

「十堰」昨天上午,竹山发布重磅新闻

该县先后开发2个4A级、6个3A级旅游景区,女娲文化旅游节提升为省级知名节庆活动,打响了“女娲补天地、人间桃花源”旅游形象品牌。竹山经济开发区获国家核准,形成邓坪农产品加工园、桥东生物医药产业园、通济沟现代物流园、鱼岭循环经济产业园、宝丰城市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产业园 “一区五园”的格局,现已入驻农副产品加工、服装、电子、智能终端、肉制品加工、袜业制造等规模龙头企业17家。

「十堰」昨天上午,竹山发布重磅新闻

实现高速公路“零突破”
全县公路总里程已达4800公里

竹山山高水阔,山大沟深。1969年前,全县国省道合计不足200公里,县乡公路不足150公里,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十二五”以来,按照“构建大骨架、建设主通道、畅通内循环、完善公路网”的建设目标,竹山交通建设突飞猛进、硕果累累:谷竹高速如期通车,高速公路实现“零的突破”,到十堰城区不再非走“山路十八弯”;全力服务十巫高速公路竹山段建设,线路总体基本成型;大改造、大提升原襄关、鲍双公路,两条省道顺利同时晋级国道;新修、改造省道、县道10余条,十竹路再添市县连接便捷通道,得大路、佑东路等6条县道升格为省道;农村公路连缀山水,全长3645公里,其中县乡道746公里、通村路2899公里,全县公路总里程达到4800公里,形成了外通内联、通村达乡、安全便捷的城乡交通运输网络。创新农村公路建设、管护、运营模式,获评全国“四好农村路”示范县。

「十堰」昨天上午,竹山发布重磅新闻

路通财通。竹山县紧密结合“村村通客车”发展农村物流,建成通济沟物流园,引进阿里巴巴、京东以及10多家物流快递企业入驻,大力发展电子商务,累计建成村级电商服务网点达338家,去年实现电商交易额15亿元。麻家渡镇及营盘河村分别入选“中国淘宝镇”“中国淘宝村”。

在全国首创“十星级文明户”创建

上世纪90年代,竹山在全国首创“十星级文明户”创建,被誉为“来自基层的伟大创造”、中国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竹山模式”。26年来,竹山与时俱进,常创常新。从“星星之火”到“星火燎原”,再到“星光灿烂”,“十星”不断刷新着竹山的精神高度和文明程度。

该县在“十星级文明户”创评的基础上,组织了“十星级文明家庭”“十星级文明经营户”“十星级学生”“十星级党员”等创评活动。同时,进一步将“十星”创建活动向党组织、社会组织、企业单位延伸覆盖,形成了“1+N”系列创建、全域推进的格局。

在示范户创建中,广泛开展“十晒十比十评”活动,将十星户中的典型,梳理成“晒变化、比进步、评十星+最美脱贫之家”等十个方面,进行晒比评和树榜,让群众行有方向、学有榜样。目前,各村已经晒出2000余名身边的典型,涌现全国第六届孝老爱亲道德模范刘学举、全国优秀共产党员王焕云、全国文化志愿者先进个人王义富等一大批先进典型。在示范村创建中,培植出星源罗家坡、仁里总兵安、和合枣园、感恩龙井、诗意太和等重点示范村近百个。

「十堰」昨天上午,竹山发布重磅新闻

50年来

竹山县域经济跨越发展

人民生活水平大幅提高

社会事业全面进步

生态环境不断改善

实现了从基本解决温饱

到决胜全面小康的历史性跨越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欢迎向我们报料,一经采纳有费用酬谢。

报料微信关注:13807280110,报料电话:0719-8110110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