濱海新區農村“變形記”,村舍將變“大宅門”

你印象中的鄉村什麼樣?

房屋破舊、交通不便、髒亂不堪

……

隨著美麗鄉村建設的推進

農村的村容村貌發生了不小的變化

接下來

濱海新區鄉村的面貌也要大變樣啦!

整齊劃一的顏色、別具一格的裝修風格

鳥語花香的庭院、乾淨明亮的小路

再無私搭亂蓋現象

昔日村舍將搖身一變

成為“大宅門”

一場農村變形記即將上演!

日前,天津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組織制定了《天津市村容村貌提升規劃設計導則》,《導則》分為村莊農房整治、村莊道路整治、村莊公共空間整治、村莊綠化美化、村莊環境衛生整治等五個方面。為我市鄉村地區村容村貌提升和人居環境整治提供指導,加快建設美麗宜居村莊。

農房整治

濱海新區農村“變形記”,村舍將變“大宅門”

提升農村建築風貌和性能,加強對歷史文物建築、傳統民居和特色村莊景觀保護。同時要消除房屋與環境的安全隱患,規範農房建築佈局,協調統一建築風貌,推廣節能環保、安全適用、經濟美觀的現代農房建設理念

主要整治內容包括▼

濱海新區農村“變形記”,村舍將變“大宅門”

濱海新區農村“變形記”,村舍將變“大宅門”

1

外簷粉飾

濱海新區農村“變形記”,村舍將變“大宅門”

濱海新區農村“變形記”,村舍將變“大宅門”

濱海新區農村“變形記”,村舍將變“大宅門”

未來你家的牆將以暖白色、磚紅色、磚灰色為主調。重點粉飾部位包括院落圍牆、農房外牆

2

庭院景觀

濱海新區農村“變形記”,村舍將變“大宅門”

院內、房前屋後無積存垃圾,庭院內路面乾淨整潔,物品堆放有序。

院內管線佈局合理,符合有關安全要求;生活汙水、廢氣能順暢排出;燃氣管道、灶、燈具、開關、氣壓表等安裝統一、規範。

庭院內種植果樹、蔬菜等,管護良好。鼓勵農戶利用庭院空間開展小花園、小果園、小菜園等“微田園”建設, 建設綠色生態的庭院環境;庭院大門通往起居室的小路宜做硬化處理。

道路整治

濱海新區農村“變形記”,村舍將變“大宅門”

村莊道路應加快推進通村組道路、入戶道路硬化建設,基本解決村內道路泥濘、村民出行不便等問題。建設“覆蓋區鎮、快速通達”的縣道網絡系統

1

道路系統優化

濱海新區農村“變形記”,村舍將變“大宅門”

規模較大(1000人以上)的村莊可按照幹路、支路、巷路進行佈置,並保證至少有兩條對外聯繫道路。

中小規模(1000人以下)的村莊可根據自身需求,合理規劃道路等級,並保證至少有一條對外聯繫通道。

大型貨運車輛應進行交通分流,限制進入村莊內部。

2

停車設施

濱海新區農村“變形記”,村舍將變“大宅門”

村莊停車按照戶均1個車位進行基礎配置,有旅遊功能的村莊根據旅遊接待量,結合旅遊線路在村莊周邊及民宿集中區域設置車輛集中停放場地。

村莊內部私家農用車、小汽車以宅院停放為主;有條件的村莊可利用道路周邊、空餘場地設置公共停車場(泊位);貨運車輛在村莊外圍設置停放點。

3

道路燈光照明

濱海新區農村“變形記”,村舍將變“大宅門”

村莊幹路應設置路燈,支路、巷路可根據需要設置路燈,健身廣場、公園等活動場所根據需要安裝鐵桿路燈或太陽能路燈,滿足群眾夜晚出行、活動需要。

4

路面硬化

濱海新區農村“變形記”,村舍將變“大宅門”

村莊幹道建設應達到:路面硬化率達100%

5

景觀設計

濱海新區農村“變形記”,村舍將變“大宅門”

濱海新區農村“變形記”,村舍將變“大宅門”

濱海新區農村“變形記”,村舍將變“大宅門”

濱海新區農村“變形記”,村舍將變“大宅門”

濱海新區農村“變形記”,村舍將變“大宅門”

沿街建築粉飾,增加門頭裝飾;道路整修,增加平緣石;街道宅前綠化、硬化;街道亮化。

公共空間整治

村莊公共空間整治應覆蓋村莊建設用地範圍內除家宅院外的公共活動空間,包括:村民廣場、集中綠地等公共活動場所

重點整治村莊公共空間“六亂”現象,提升完善村莊“六有”等公共服務設施功能。

六亂

柴草亂堆
垃圾亂扔

汙水亂潑

畜禽亂跑

廣告亂貼

攤點亂設

六有

黨員活動室
文化活動室

農家書屋

便民超市

衛生所

村郵站

1

村民廣場、文化體育活動中心

濱海新區農村“變形記”,村舍將變“大宅門”

濱海新區農村“變形記”,村舍將變“大宅門”

增加入村大樹、新建花池,增加喬木種植,完善活動器械、活動場地、休閒設施,增加宣傳欄,增加公共場地亮化,環境整治修復、架空線景觀清理。

2

小公園

濱海新區農村“變形記”,村舍將變“大宅門”

濱海新區農村“變形記”,村舍將變“大宅門”

局部增加硬質空間,適當增加活動與休憩設施,增加必要的衛生、服務設施,增加必要的燈光亮化。

3

濱水空間

濱海新區農村“變形記”,村舍將變“大宅門”

濱海新區農村“變形記”,村舍將變“大宅門”

疏浚河道、清除垃圾,河道、坑塘、溝渠等水系無雜草、無有害水生植物、垃圾雜物和漂浮物,無黑臭水體。清除違建、私搭亂蓋,禁止隨意侵佔,適當硬化,滿足可達性,整理護坡,滿足防汛、安全等要求,鼓勵自然生態岸線,加強濱水綠化,適當選擇本土水生植物,增加必要的活動設施、服務設施、照明設施。達到“水清、岸綠、景美”的要求。

綠化美化

開展村旁、宅旁、水旁、路旁(“四旁”)綠化,提升公共空間生態環境。按照多樹種、多層次、多色彩和合理搭配、高低錯落、疏密相間的綠化美化方式,加大植樹綠化力度。村莊綠化宜採用本地果樹林木花草品種,突出體現農村特點。

1

村旁綠化

濱海新區農村“變形記”,村舍將變“大宅門”

村莊周圍宜建設村旁林帶,形成村莊的自然邊界,既可有敁遏制村莊的無序擴張,也可對村莊外的噪聲、沙塵、廢氣等起到隔離作用,還可作為村莊周邊自然環境的生態過渡帶。

2

路旁綠化

濱海新區農村“變形記”,村舍將變“大宅門”

根據村內道路等級及兩側建築物距離的遠近,可以選擇鮮活多樣的綠化栽植形式,使綠化和建築空間關係疏密有致,形象相互襯托。

3

宅旁綠化

濱海新區農村“變形記”,村舍將變“大宅門”

濱海新區農村“變形記”,村舍將變“大宅門”

宅旁綠化應充分利用屋旁宅間的空間,以小尺度綠化景觀為主,見縫插綠,不留裸土。綠化種植結合空地形狀自由佈置,植物品種以小喬木、花卉、灌木為主

4

濱水綠化

濱海新區農村“變形記”,村舍將變“大宅門”

水旁綠化植物品種以親水植物和水生植物為主,如柳樹、蘆葦、荷花等。

5

公共空間綠化

濱海新區農村“變形記”,村舍將變“大宅門”

植物品種宜以觀賞類喬木、灌木搭配為主,形式簡潔美觀、親切宜人,並能體現地方特色。古樹名木設置圍護欄或砌石等防風進行保護,設標誌牌。

環境衛生整治

濱海新區農村“變形記”,村舍將變“大宅門”


1

構建村莊生活垃圾處理體系

統籌推進“戶分類、村收集、鎮(鄉、街)運輸、區處理”的垃圾處理模式。資源化利用外的農村生活垃圾全部進廠處理。

2

構建村莊生活汙水處理體系

加強農村水環境治理,進行村莊汙水處理設施建設。基本消除農村黑臭水體。

3

衛生廁所改造

濱海新區農村“變形記”,村舍將變“大宅門”

推動“廁所革命”,村內無露天糞坑和簡易茅廁。加強農村衛生廁所改造,其改造和建設應符合國家有關疾病防控的規定。戶廁改造宜實現一戶一廁。

公共廁所在公共活動區設置,每村不少於1座,要求有人管理,定期進行衛生消毒,保持乾淨整潔,必須全部達到有牆、有頂,廁內清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