脫貧攻堅|“三狗”變形記

脱贫攻坚|“三狗”变形记

“三狗”是大荔縣埝橋鎮遊斜村村民,也是市教育局派駐到該村的第一書記陳鵬到村後,遇到的第一個貧困戶。

脱贫攻坚|“三狗”变形记

“三狗”大名秦德義,今年50多歲,已經是該當爺爺的人了,但是村裡人還“三狗”“三狗”大呼小叫地喊他。同樣,村裡還有個村民小名叫“癩狗”,比“三狗”年齡還小,可從來沒人喊他“癩狗”,都恭恭敬敬稱大名。為啥?其實大家都心知肚明:人家日子過得洋火啊,兒女也有出息。

陳鵬和“三狗”的第一次接觸更像一場鬧劇。

“村裡有人沒?‘三狗’把橋頭的路擋了,不掏20元錢不讓過!現在這麼好的世道,還有這種無賴人……”2016年10月,陳鵬剛到村裡報到,正在收拾住的地方,就聽見帶著哭腔的女聲傳來。陳鵬趕緊來到村口。

原來是嫁到鄰村的女子回孃家來看老父親,剛到村口的橋頭,就被“三狗”拿一根椽擋住了路,要收過路費。陳鵬還沒走到跟前,就聞到一股濃濃的酒味。

好多群眾都被堵在村口,得先解決問題再說別的,陳鵬立馬上前說:“叔,不就是要錢嘛,來,我給你100元,你先讓群眾都過去,好不好?”好說歹說才收了場。

“這熊‘三狗’,這次佔大便宜了。”旁邊散去的村民議論紛紛。

因為這件事,陳鵬認識了“三狗”並記住了他。扶貧工作一開展,他就很留意“三狗”一家的情況。

走訪瞭解,“三狗”其實也算是個能行人,開過飯店,會修剪果樹,還會養豬養羊,曾經的日子過得還算紅火。前幾年兒子騎摩托車不幸摔傷右胳膊,落下了殘疾。而“三狗”自己,也患上了腰椎間盤突出和腦萎縮,家裡就靠媳婦一個人支撐。

也許是生活看不到希望,又或者是擔心自己閉了眼後兒子的生活,他像換了個人,開始破罐子破摔喝酒鬧事。

上門的次數多了,一來二去,“三狗”開始和陳鵬掏心窩子說話,還讓他看了自己給老母親操辦喪事時的錄像。

“秦叔,您絕對能過上以前的好日子,有啥困難就說,我幫您解決。”陳鵬認真地說。

一開始,“三狗”還不相信。時間長了,“三狗”想了想說:“要是能給我打上一眼井,我就能養豬和羊,日子就有了奔頭。”

在陳鵬看來,有了想法,就有了生活的希望和動力。很快,在市教育局領導的關心下,“三狗”家的井很快就打好了。“三狗”開始忙著養豬、養羊。後來,陳鵬又建議村裡把給貧困戶的公益崗位給他安排了一個。

生活有了奔頭,日子慢慢又好了起來。2018年,“三狗”家的種豬下了十幾個仔豬,都賣了錢。加上每月300元的公益崗位收入,還有地裡果樹的收成,一年收入至少兩萬元。如今,“三狗”的兒子每天幫著掃巷道,身上再也看不到以前頹廢的樣子,好像那隻殘疾的胳膊也能用起來了一樣。

陳鵬看到街上有人牽著奶羊現擠羊奶,收入還不錯,就建議“三狗”家也去擠鮮羊奶賣。說幹就幹,還真不錯。“三狗”賣鮮羊奶,一天能賣百十塊錢。

賣鮮羊奶的時候,“三狗”動不動還會讓他兒子給陳鵬窗戶下放一瓶鮮羊奶。陳鵬說了多次“不要不要”,“三狗”還是要放。

“這種推不開的‘賄賂’真是甜到心裡了。”陳鵬笑著說,“現在我這個秦叔呀,時不時還喝點小酒,高興地喝,一喝就給我打電話,‘鵬,你到叔屋裡諞一會。’”

說來也奇怪,現在呀,村裡人都是“德義”“德義叔”地喊他,沒人再喊一聲“三狗”了。

從“三狗”到“秦德義”,秦叔找回的,哪裡只是一個名字?

駐村兩年來,陳鵬感慨道,誰不想過好日子?誰想當遭人嫌棄的懶漢?誰不想硬氣地說話幸福地生活?每個貧困戶致貧的背後都有心酸的事。扶貧工作不能只求短平快,要俯下身子,用一顆心來溫暖另一顆心,讓村裡的“三狗”們都看到希望,得到尊嚴。

想想跟貧困戶打交道的事,雖然辛苦,也沒有什麼轟轟烈烈的大成績,可陳鵬的心是踏實而幸福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