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健林馬雲賭約兌現在即 萬達加速瘦身

儘管已經過去了7年,但馬雲和王健林的賭約依然歷歷在目,再過一個多月這個關於電商和實體商業的較量即將揭曉答案。而過去的幾年間,市場呈現的卻是雙11電商節銷售額的漲漲漲、萬達資產的賣賣賣的尷尬現實。

一邊是2019年天貓雙十一全天成交額2684億元人民幣,再破紀錄;另一邊京東、蘇寧、融創投資340億元收購萬達商業約14%股,萬達官微稱,11月全國將有8座萬達開業。

電商和實體商業的比拼還未到終點

尤記得2012年度"CCTV中國經濟年度人物"頒獎現場,中國商界兩位大佬馬雲和王健林打賭:到2020年,如果電商佔中國零售市場份額50%以上,王老闆給馬校長1個億,反之則馬校長支付1個億。

眼看時間快到,賭注輸贏似乎有了答案。上週,福布斯發佈的2019年度中國富豪榜上,王健林的財富值從去年的1566.3億元跌至今年的883.9億元,縮水近700億元,排名從去年第4位跌至今年的第14位。馬雲財富值2701.1億元位列第一。

王健林馬雲賭約兌現在即 萬達加速瘦身

近兩年,萬達集團的業務板塊在不斷調整,在實現由"重"到"輕"的過程中,萬達集團的估值也在發生變化,王健林財富總額縮水,也從側面反映出整個萬達集團目前所呈現出的實際價值。

前三季度 萬達影視收入同比減少7.45%

在萬達由"輕"向"重"轉型過程中,旗下四大業務集團,由之前的商業、文化、金融、網科,並更為商管、文化、地產、金融。

2018年萬達集團總收入為2142.8億元,同比下降5.57%。其中文化集團、金融集團、地產集團、商管集團收入分別佔比32.3%、28.6%、25.2%、17.6%,其他佔比4.7%。

這也是萬達文化集團年收入首次超過地產集團,成為集團年度業務收入的最大板塊。其中主要包含萬達影視、萬達體育、寶貝王等業務板塊。

而在今年年初年會上,王健林自動降低了萬達文化集團的小目標,2019年文化集團收入計劃是743.1億元。其中:影視公司收入623.7億元。

王健林馬雲賭約兌現在即 萬達加速瘦身

根據萬達影視發佈的2019年第三季度報告可以看到,公司前三季度實現營業收入115.94億元,同比減少7.45%;淨利潤8.29億元,同比減少57.25%;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後淨利潤11.79億元,同比減少34.59%。

中原證券分析認為,今年前三季度國內電影票房唯478.39億元,同比減少2.27%。觀影人次12.80億人次,同比減少7.29%。因此在2019年整體市場票房與觀影人次雙降的情況下,公司影院渠道業務的盈利能力受到了比較明顯的影響。同時公司旗下電影院仍然維持一定數量的增長速度,也帶來了成本壓力。預計四季度在國慶檔的加持下票房會有比較明顯的同比增長,公司放映業務有望從中受益。

輕資產轉型不易

萬達集團的核心業務——萬達商業轉型決定了萬達由"重"到"輕"是否能夠成功的關鍵。

萬達輕資產大概分為兩類,一種叫做投資類,一種叫做合作類。投資類就是別人出錢,萬達幫別人找地、設計、建設、招商、竣工運營後移交給別人,其中還有一個資本化程序。合作類就是萬達既不出錢,也不出地,覺得項目合適,跟別人籤合同,幫別人建設,建成後租金三七分成,這是萬達力推的模式。

王健林表示2019年以後,新開業萬達廣場至少70%以上是輕資產,新開業酒店原則上全是輕資產。

在未來的5到7年中,萬達還計劃通過萬達廣場的資產證券化,來穩固輕資產的路徑。到2025年,萬達將負責運營管理1000個新開業的"萬達廣場",然而這並非傳統意義上的"擁有"資產。

王健林馬雲賭約兌現在即 萬達加速瘦身

關於萬達輕資產模式的弊端,業內人士分析稱:儘管輕資產看起來對萬達的風險比較小,且更易獲得物業升值收益,但對於萬達而言,一直以來更多依賴的開發性物業銷售收入的降低,也將在一段時間內使現金流明顯減小,對於未來的發展規模來說,也很容易形成掣肘。財經評論員嚴躍進分析認為,萬達近年轉型的思路還是很清晰的。放棄"重"資產是為"輕"資產運作提供充足的現金流支持,電商對實體商業的衝擊對萬達資產產生一定影響。儘管在今年萬達加大了一些地產項目的投資,但仍是主要服務於轉型業務。

毋庸置疑,輕資產的道路需要更專業,更高的綜合運營能力,在短時間很難取得明顯效果,包括文旅、醫療等板塊都是需要長期投入,這是萬達轉型必將要面臨的挑戰。

"萬達酒店是建得不錯,成本也很低,但是酒店整體年平均回報率低於4%,全部酒店每年吃掉是幾個萬達廣場的淨利潤,所以我們決定把重資產的文旅項目和酒店賣掉,做輕資產這種只賺不賠的買賣,絕對是上策。不管社會上理不理解,也可能有些內部同志不理解,但是請大家三年以後再回頭來看我們的決定是否正確。"王健林在今年年初年會上這樣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