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身经历“团雾”,能见度10米,为何开大灯能见度更低?

来自德国的逗逼


答案:光线的折射,首先解释什么是团雾

团雾是一种非常可怕的交通气象环境,团雾又称之为“坨坨雾”,顾名思义在畅通的道路上会出现一坨一坨的接近圆形的雾气团,远远望去难以分辨是什么物体,感觉就像障碍物。团雾因其能见度并不像普通雾天一样有规律可循,短短的几百米很有可能出现能见度从上百米到只有几米的巨大落差,所以对驾驶员的经验与心态都会有很大的考验。

经历过的团雾驾驶记忆非常深刻,最低能见度哪有十米,车头前一米基本什么都看不到;且行驶在能见度较差的大雾环境中忽然遇到团雾,这种状态就是忽然看到一堵墙一样可怕。最长的一次团雾路段有接近10公里,个人为其定义为“幽明之路”。

遇到团雾的应急处理方式:减速,鸣笛加用灯。

团雾路段的潜在安全隐患非常之大,雾气团与障碍物在视觉疲劳之后很难快速区分。所以控制车速是最要的,在平均能见度低于50米后车速应低于20km/h,在团雾路段绝不要超过这一车速;即使团雾是概率性出现且距离间隔不等也不要超速,因为伸进已经绷得太近,忽然放松如遇到突发情况则难以快速制动。刹车中的两秒定律可以了解一下,人在放松的状态遇到障碍物从反应到开始刹车会经过2~3秒,这一过程已经驶出几十米;如车速过快制动距离也要几十米,后果可以想象。

鸣笛是保证安全的最重要方式,在团雾路段不要考虑所谓的“文明鸣笛”,在接近团雾之间有规律的持续2~4次鸣笛能起到有效提醒的作用。而之所以要鸣笛提醒是因为通过车灯无法有效观察,团雾也是雾,雾是是在水汽过于充足导致相对湿度达到100%时,空气中出现了超大量的悬浮水滴;水肯定能折射光线,光线照射到有无数水滴的雾气团中会以毫无规律可言的状态散射,此时雾气团会变成一个光球,在朦朦胧胧的球体内即使站着一头大象也难以分辨。

所以在遇到团雾时要以名鸣笛警示为主,灯光要以近光灯为主切勿使用远光灯,因为远光照射角度高且本就是散射光,进入雾气团后会快速的打造出一个光球;而近光灯照射角度并不会导致夸张的散热,视线水平线的位置还是可以一定程度分辨的。

重点:以超低速在团雾道路行驶可以打开“危险报警闪光灯”,也就是俗称的双闪。按照规定在高速公路遇到能见度极差的路况是可以打开车灯的,不论是雨雪雾霾何种原因导致;那么扩散思维分析,在其他路段只要遇到相同程度的潜在风险则同样可以使用双闪,让后车错误判断前车制动停车也比看不到追尾了强,供参考。


本文由天和Auto原创发布,欢迎转发留言讨论;内容请勿站外搬运,保留版权保护权利。



天和Auto


这不发明了雾灯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