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军上百架战斗机出战中途岛,为何在电影里连个龙套都没混上?

美军上百架战斗机出战中途岛,为何在电影里连个龙套都没混上?

正在热映的年度战争大剧《决战中途岛》将1942年6月那场决定太平洋战争走向的航母大战重现于大银幕,通过全新的技术手段再现了当年惊心动魄的战斗场景,让广大军迷直呼过瘾!作为一部海战电影,《决战中途岛》将镜头聚焦于在中途岛海战中一举击沉日军4艘航母的美军SBD俯冲轰炸机及其英勇无畏的飞行员们,同时美军TBD鱼雷轰炸机群舍生忘死、前赴后继的牺牲精神也得到了表现,但是让很多对这场海战有所了解的朋友感到奇怪的是,当时美军另一款主力舰载机——格鲁曼F4F"野猫"战斗机在影片中全程都没有出镜,连个龙套都没混上?这个问题还要从F4F在中途岛海战中的具体行动寻找答案。

"野猫"集结

1942年5月底,夏威夷瓦胡岛的珍珠港海军基地异常忙碌,从南太平洋调返的"企业"、"大黄蜂"号航母抓紧时间加油装弹,检修飞机,在珊瑚海海战中遭受重创的"约克城"号航母则进入船坞接受海战史上意义最为重大的紧急维修,所有人都在为一场迫在眉睫的大战紧张忙碌着。上述三艘航母是美国海军当时在太平洋战区的全部航母,它们将在中途岛海域迎战由4艘功勋显赫的主力航母组成的日本海军第1机动部队,这场海战的结局将改变这场战争的进程。

美军上百架战斗机出战中途岛,为何在电影里连个龙套都没混上?

■美国海军VF-3战斗机中的F4F双机编队。

即将参加中途岛海战的3艘美军航母上,每艘都搭载有一个舰载战斗机中队,包括"企业"号的VF-6中队和"大黄蜂"号的VF-8中队。"约克城"号所属的VF-5中队由于在珊瑚海海战中损失惨重,被转移到陆上休整,将原属于"萨拉托加"号的VF-3中队临时配置到"约克城"号上。VF-3中队的核心人物是约翰·萨奇少校,他是海航部队公认的空战专家,他带领一批资深飞行员构成VF-3中队的骨干,而剩下的飞行员则由VF-42中队调来,他们不仅需要适应新的部队,还要尽快熟悉新的座驾——F4F-4战斗机。

美军上百架战斗机出战中途岛,为何在电影里连个龙套都没混上?

■1942年5月停放在"企业"号飞行甲板上的舰载机群,近处是VF-6中队的F4F战斗机。

在中途岛海战前夕,太平洋战场的海军战斗机部队正处在装备转换期,将原有的F4F-3型更换为最新型的F4F-4型。新款"野猫"相比旧型号主要有三点改进:首先,采用折叠机翼,减少停放空间,使每艘航母的战斗机搭载数量由18架增加到27架;其次,采用了自封油箱,增加了生存性;最后,主翼内的12.7毫米机枪由4挺增加到6挺,增强了火力。由于引擎动力不变,飞行速度略有降低且携弹量有所减少。

美军上百架战斗机出战中途岛,为何在电影里连个龙套都没混上?

■停放在航母机库内的F4F-4战斗机,采用折叠主翼以节省停放空间。

增加机枪是应英国皇家海军的要求做出的改进,因为英军飞行员要在地中海对抗火力更强的德军Bf 109战斗机。但是,尽管要面对同样火力强劲的日军零式战斗机,美国海军飞行员却并不喜欢这项改进。萨奇少校曾对他的部下说:"一个用4挺机枪都打不中目标的飞行员,就算给他8挺机枪还是会打偏!"他更倾向于通过战术配合抵消零战的性能优势。在大战前夕,萨奇一直在训练他的中队掌握由他设计的防御战术,即后来著名的"萨奇剪",而中途岛海战将是这种新战术的首次实战应用。

美军上百架战斗机出战中途岛,为何在电影里连个龙套都没混上?

■VF-3战斗机中队指挥官约翰·萨奇海军少校。

当以"企业"、"大黄蜂"号为核心的TF 16特混舰队(司令斯普鲁恩斯少将)和以"约克城"号为核心的TF 17特混舰队(司令弗莱彻少将)先后开赴中途岛前线时,3艘航母总共搭载了79架F4F,其中VF-3中队25架,VF-6、VF-8中队各27架。

中途岛空战

除了上述3个航母战斗机中队外,在中途岛海战中美军还有第四支"野猫"部队参战,即驻防中途岛的海军陆战队VMF-221战斗机中队,不过该中队当时装备的27架战斗机中仅有7架是由海军移交的F4F-3,其余20架则是性能落后的布鲁斯特F2A"水牛"战斗机。VMF-221的F4F-3编为该中队的第5小队,由约翰·凯里上尉指挥,他手下的飞行员中有些曾在圣迭戈接受过驾驶F4F的训练,在日军飞机来袭前,他们没有多少时间熟悉新飞机。

美军上百架战斗机出战中途岛,为何在电影里连个龙套都没混上?

■这幅画作描绘了VMF-221中队的"水牛"在中途岛上空与零战展开空战。

6月4日拂晓,中途岛的雷达发现了由西北方来袭的日军机群,全岛拉响了一级战备警报,凡是能够作战的飞机全部起飞,包括陆航、海军和陆战队的各式轰炸机在没有护航的情况下,分成几个编队前往攻击日军航母舰队,而作为岛上唯一的战斗机部队,VMF-221也把全部可用战斗机升空,包括20架F2A和6架F4F,展开防空巡逻。遗憾的是,凯里上尉的第5小队未能作为一个整体投入战斗。由于美军侦察机发出的警报,他的6架"野猫"很早就升空巡逻,当日机来袭时,其中4架正准备降落加油,结果仓促应战。

美军上百架战斗机出战中途岛,为何在电影里连个龙套都没混上?

■VMF-221中队一架受损的F4F战斗机,摄于中途岛海战结束后。

VMF-221的26架战斗机面对的是由108架日军飞机组成的庞大机群,其中包括36架令人生畏的零战,这是一场一边倒的空战,日军无论在数量、性能,还是飞行员的经验技巧上都占有全面优势,在不到15分钟内,VMF-221就被打得七零八落,有13架"水牛"和2架"野猫"被击落,其余飞机也被严重击伤。这场惨败让F2A背上了难以洗脱的恶名。尽管陆战队飞行员们宣称击落了10架日机,其中5架属于F4F,但实际上中途岛的防空炮火给日军造成的损失更大。战后调查显示,美军战斗机至多只取得了3个战果。不管实际战果究竟是多少,VMF-221都已丧失了战斗力,早早地退出了战场。

失败的护航

在中途岛遭受日军的猛烈攻击时,埋伏在北方的美军航母舰队则等待着进攻的时机。在南云舰队的位置被确定后,TF 16和TF 17各自派出了舰载机群前往攻击。由于一个月前在珊瑚海见识了日军舰载机突击的威力,谨慎的弗莱彻将大部分战斗机都保留下来担负防空任务,只派出萨奇少校领衔的6架F4F为17架SBD(VB-3)和12架TBD(VT-3)护航,它们依次从"约克城"号上起飞,组成混合编队向西南方搜索前进。斯普鲁恩斯派出的突击编队更为庞大,"企业"号派出37架SBD(VS/VB-6)和14架TBD(VT-6),由VF-6的10架F4F护航;"大黄蜂"号派出35架SBD(VS/VB-8)和15架TBD(VT-8),由VF-8的10架F4F护航。总共有26架F4F参加了对日军的第一轮攻击。

美军上百架战斗机出战中途岛,为何在电影里连个龙套都没混上?

■在"大黄蜂"号甲板上整装待发的舰载机群,近处几架即VF-8的F4F战斗机。

虽然TF 16出动的飞机比TF 17更多,但组织很差,在飞向目标的过程中逐渐分散成几个编队各自为战,未能同时发起攻击,甚至有的编队干脆错过了目标。由"大黄蜂"号起飞的10架F4F护卫着本舰的35架SBD向西飞行,却与VT-8的TBD机群失散,后者在中队长沃尔德伦的带领下自行改变航向,并最终找到了日军舰队,而"大黄蜂"号的其余飞机全都没有发现目标。最悲惨的还是VF-8,由于F4F航程较短,加上导航失败,10架"野猫"全部在燃油耗尽后在海上迫降损失,并有两名飞行员丧生。

美军上百架战斗机出战中途岛,为何在电影里连个龙套都没混上?

■ 担负防空巡逻任务的F4F战斗机准备从"大黄蜂"号甲板上起飞。

VT-8单独向日军舰队发起攻击,遭遇日军战斗机和防空炮火的联合阻击,制造了本次海战最大的惨剧,15架TBD全部被击落,仅有1名飞行员幸存。其实,当时由詹姆斯·格雷上尉指挥的VF-6的10架F4F正在VT-8上方约7000米高度盘旋,却未能提供任何保护。VF-6原本要为VT-6护航,但在起飞后就与VT-6失去了联系,却把VT-8误认本舰的鱼雷机群。然而,在VT-8发起进攻时,受到断云阻隔,VF-6与VT-8也失去了目视接触,加上两舰飞行队的通信频道不同,无法呼叫支援,结果VT-8遭到了全灭的下场。

美军上百架战斗机出战中途岛,为何在电影里连个龙套都没混上?

■ 这幅画作描绘了VT-8中队的1架TBD冒着日军的炮火投下鱼雷。

更为尴尬的是,当VT-6发起进攻时,由于通信不畅,VF-6依然没有收到求援信号,继续在高空徘徊,任由VT-6陷入与VT-8同样的绝境,14架TBD有11架被击落!与此同时,VF-6的飞行员们还在疑惑,为何没有遇到任何敌机?殊不知日军战斗机正在他们脚下屠杀TBD机群。在错过两次护航战斗的机会后,格雷率队继续在战场边缘以S形航线盘旋,等待本舰的SBD机群前来会合。然而,VS/VB-6早已飞到南面更远的地方,绕了个圈后自行发现目标并发起了最关键的致命攻击。VF-6在徒劳地等待了45分钟后由于燃油不足被迫返航,和VF-8一样劳而无功,只是结局稍好,全部返回母舰。

美军上百架战斗机出战中途岛,为何在电影里连个龙套都没混上?

■约翰·萨奇少校驾驶的"白色23"号F4F-4战斗机侧视图,左上角为VF-3中队队徽。

最后,只有VF-3的6架F4F成功地护送己方轰炸机编队抵达战场,并与日军战斗机发生交战。当VT-3向日军航母发起进攻时,萨奇带领"野猫"竭尽全力缠住试图截击的零战,并首次运用了"萨奇剪"防御战术:长机和僚机通过交叉飞行交替掩护彼此后方,避免被零战咬尾,并相互创造射击机会。通过新战术,"野猫"有效遏制了零战的性能优势,赢得了战斗,美军宣称击落5架零战(3架是萨奇的战果),可能击落2架,自损1架F4F,这个战损比在太平洋战争初期是相当惊人的。然而,VT-3的命运并未因为VF-3的胜利而有所改变,12架TBD有10架被击落。当萨奇率队退出战斗时,他看到海面上3艘日军航母正在起火燃烧,那是SBD机群的战果。纵观美军舰载机群的整个进攻过程,F4F的护航任务基本是失败的。

保护航母

在3艘日军航母丧失战斗力后,仅存的"飞龙"号在山口多闻少将指挥下发起反击,由小林道雄大尉指挥的18架九九舰爆在6架零战护航下前往攻击美军航母,然而在中途日军护航战斗机犯下严重错误,脱离编队攻击正在返航的美军SBD机群,结果当小林机群准备向"约克城"号发起进攻时,却失去了零战的掩护。SBD机群以密集的防御队形打退了零战的攻击,不仅无一被击落,还击伤2架零战,迫其退出战斗返航。

美军上百架战斗机出战中途岛,为何在电影里连个龙套都没混上?

■彩绘:日本海军九九舰爆双机编队。

"约克城"号的雷达及时发现了九九舰爆机群,并引导多达20架F4F展开截击。在姗姗来迟的零战赶来救援前,已经有11架九九舰爆惨死在"野猫"的利爪下,其中VF-3的埃尔伯特·麦卡斯基上尉和阿瑟·布拉斯菲尔德上尉各自斩落3架。4架零战匆匆赶到,竭力掩护九九舰爆突防,在空战中有3架零战被击落,但VF-3也蒙受了一定的损失。最终,有7架舰爆向"约克城"号发起俯冲轰炸,2架被防空炮火击落,5架成功投弹,命中3枚,将航母重创瘫痪。

美军上百架战斗机出战中途岛,为何在电影里连个龙套都没混上?

■中途岛海战后,VF-3王牌麦卡斯基上尉与VT-8中队唯一的幸存者乔治·盖伊少尉(左)合影,机身上已经有7个战果标志。

在派出第一波反击后,山口少将又准备了第二波反击,10架九七舰攻由友永丈市大尉指挥,在6架零战护航下再度前往攻击"约克城"号。在两波日机攻击之间,VF-3的"野猫"降落在"企业"号甲板上,抓紧时间加油装弹,准备再次升空。当第二波日机飞临时,再度遭到了F4F的勇猛拦截,在空战中有5架九七舰攻和2架零战被击落,其中麦卡斯基上尉再中两元,成为单日王牌,萨奇也击落1架九七舰攻,F4F损失2架,另有1架VF-8的F4F被己方防空炮火误击坠海。尽管如此,剩下的5架九七舰攻还是突防成功,击中"约克城"号2枚鱼雷,加重了该舰的伤势,被迫弃舰,稍晚被日军潜艇击沉。

美军上百架战斗机出战中途岛,为何在电影里连个龙套都没混上?

■一架VF-6中队的F4F战斗机从"企业"号甲板上起飞。

在经历了两次日军攻击后,美军舰队中已经没有人对日军飞行员的技巧和敢死精神有所怀疑,因此TF 16在派出42架SBD追击"飞龙"号时,采取了无护航攻击模式,将全部战斗机都保留下来用于防空任务,但是再也没有日军飞机来袭。当6月4日夜幕降临,F4F战斗机在中途岛海战中的作战也告一段落。

蹩脚的配角

就美军航母舰载机部队而言,在中途岛海战中表现最耀眼的自然是连续摧毁4艘日军航母的SBD俯冲轰炸机部队,损失惨重的TBD鱼雷轰炸机部队也以悲壮的牺牲证明了自己的勇气,唯有F4F战斗机部队因为种种因素错失了战机,沦为蹩脚的配角,无论是编队护航,还是舰队防空,F4F的表现都不太令人满意。VF-3是中途岛海战中唯一表现出色的"野猫"中队,在战斗中诞生了3位新王牌:萨奇少校(6架)、麦卡斯基上尉(6.5架)和布拉斯菲尔德上尉(6.33架),但VF-3也损失了10架飞机;VF-6在护航任务中出现了严重失误,仅损失1架F4F;VF-8的运气非常糟,几乎没有取得战绩,反而自损12架F4F,其中10架迫降丢弃,1架被误击。算上VMF-221的"野猫",F4F战斗机在中途岛海战中的表现可以概括为打不过、跑偏了、看热闹、重守家,相比SBD、TBD机群实在黯然失色,仅有的亮点就是保卫"约克城"号的防空战斗,可是这段在电影里就是一个"约克城"号中弹爆炸的镜头,根本没给F4F亮相的机会,难怪《决战中途岛》从头到尾都看不到一架"野猫"。

美军上百架战斗机出战中途岛,为何在电影里连个龙套都没混上?

■表现SBD机群痛击3艘日军航母的画作,在中途岛海战中F4F的表现缺乏亮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