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浪费?湖北一中学招9名老师,6人是清华北大硕博

这两天

湖北一所中学火了!

太浪费?湖北一中学招9名老师,6人是清华北大硕博

11月18日

华中师大一附中在学校官网上

公布了该校2020年第一轮

教师招聘拟录人员的公示名单

↓↓↓

太浪费?湖北一中学招9名老师,6人是清华北大硕博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了解到

第一轮9名拟录人员中

6人是顶尖大学博士

其余3人也都是清华、北大的硕士

9人中,清华、北大的毕业生就有6人

太浪费?湖北一中学招9名老师,6人是清华北大硕博

这份耀眼的名单

瞬间引发高度关注

不少人直呼

“华师一附中师资太牛了”

也有一些网友提出

“清华北大毕业生去中学教课是否太浪费?”

太浪费?湖北一中学招9名老师,6人是清华北大硕博

面对外界和媒体的关注,华中师大一附中相关负责人介绍说,学校三年内退休的老师比较多,计划引进一批高学历高水平优秀毕业生逐步补充。此次招聘拟录的9名老师,都将担任高中教学一线教师。学校实施青年教师培养计划以及师徒结对,让资深教师一对一指导他们上课,学校鼓励他们通过校本课程、PBL基于项目的学习、和STEAM课程,建立实验室为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提供更多的机会。

据介绍,该校早在2003年就引进了第一位生物学博士,此后每年都有招聘名校硕博毕业生进校担任教师。之前第一批引进的博士和清北的毕业生,在学校成长很快,已经成为竞赛教练和某一个学科的优秀教师,学校在高端人才引进上尝到了甜头。比如,北大毕业的硕士物理老师李志强,能把复杂的物理问题简单化,深受学生和家长欢迎,已经成长为物理竞赛教练;生物学博士吴红胜老师,开设的校本选秀课程深受高中生们喜爱,指导的学生课题已经立项为省级课题;北大的博士郑晓蕙老师,除了讲授化学常规科目,还兼任化学竞赛教练工作,工作投入,为学校化学竞赛工作开辟新的天地。


华师一附中实施人才强校战略,继续引进一批优秀的高学历毕业生来校任教,招聘有教育理想的高学历人才来校工作。这位相关负责人说,此次招聘拟录用的9名教师中,硕士平均年龄25岁,博士平均年龄28岁。他们视野开阔,了解学科前沿知识,对于拔尖人才培养有很好的示范作用;他们多数是复合型人才,不局限某一个学科知识,对于学生跨学科学习有很好的指导作用。值得一提的是,此次高中化学竞赛岗位,拟录人员是北京大学博士,高中也毕业于华师一附中,2011年通过化学竞赛保送北大,毕业后又回到母校工作。

名校硕博教中学浪费吗?

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授、博导郭元祥认为,基础教育是教育的根本,教书育人谈不上“浪费”。

有一批高素质、专业化的博士生参与到中学教育中来,在知识结构、学科引领上都有自身优势。尤其是,国家也鼓励通过综合性大学和非师范类高等学校的参与,来提高教师队伍的质量。

在国际上,名校博士去教中小学,也很普遍,“只要是全心投入教育,就不存在大材小用的说法。”郭教授表示,他唯一担心的,就是他们可能没有经历过教师专业训练,需要日后在工作中进行强化。

太浪费?湖北一中学招9名老师,6人是清华北大硕博

今年10月,深圳一所高中发布了拟聘名单,20个录取者中,有19人毕业自清华、北大,也曾引发对“中学消费高学历”的讨论。

当时,据南方日报报道,教育专家认为,

“高学历人才担任中学教师引发讨论,表明社会的人才观念滞后。”如今接受高等教育的人群比例以及研究生人数规模都比之前有大幅提高,很多地方的中学教师招聘基本都要求硕士以上,所以硕士、博士到高中去当老师是一个新常态。

也有家长表示,高学历毕业生到中小学当教师不算“学历高消费”。第一,学历与知识积累,有许多考查维度;第二,名牌中学教师职业,社会地位高,还有不错的福利,子非鱼安知鱼之乐。第三,扩招之后,硕博毕业生增多,就业竞争压力也随之变大。

近日,钱江晚报还采访了在杭州某中学教书的储老师。他本硕博都就读于北京大学。储老师表示,这一年时间让他发现,高学历的名牌大学毕业生来中学当老师已经不是什么稀奇事。他当初来中学应聘时,同行的六七十人,都毕业于清华、北大、复旦等知名院校,除了硕士、博士以外还有很多是博士后。

对此,你怎么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