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數賽場“多面手”!鄭益昕錯位成奇兵,郎指導困境有妙招

所謂“多面手”在字典裡的解釋是指擅長多種技能的人。在排球領域,多面手又分為兩個方面,一種是一個球員可以勝任多個位置,另一種則是一個球員在同一位置能承擔不同的職能,接下來我們來通過排超中的實例分析一下這兩種情況。

一個球員可以勝任多個位置

這種情況比較多見,一般來說是一名球員主攻和接應位置的互換。主攻和接應在排球中統稱“邊攻手”,主攻更多的在四號位而接應更多的是在二號位活動,一般練這兩個位置的球員,尤其在歐洲,開始都沒有那麼明晰的區分,隨著技能更為明確,進攻能力強的更多被安排在接應的位置,技術更為全面的則多數安排在主攻的位置上。

細數賽場“多面手”!鄭益昕錯位成奇兵,郎指導困境有妙招

在歐洲,一般在接應位置的球員不參與接一傳,只是專職進攻。在中國則有所不同,由於我們缺乏強力接應,出於因材施教的原因,接應主要的責任是串聯和跑動進攻,因此一傳和防守也佔據了很大的比重。2009年蔡斌組建國家隊時,為了發揮王一梅的攻擊力,曾經嘗試讓王一梅打接應,但實際上王一梅是假接應真主攻,實戰中她更多在熟悉的四號位進攻。

在今年女排國家聯賽香港站的比賽中,郎導在與意大利等隊的比賽中,安排張常寧、劉曉彤等人都曾經出現在接應的位置上,也一度上對方摸不到頭腦。

在排超當中位置變換使用最頻繁的是北京汽車女排,她們在上個賽季奪冠的過程中,由於在主攻劉曉彤的對角位置人員相對薄弱,因此曾春蕾、劉夢遙這兩個主要的接應人選也被調到主攻位置,和金燁、任凱懿、金頓等人一起參與劉曉彤對角位置的輪換,以補強這個短板。

細數賽場“多面手”!鄭益昕錯位成奇兵,郎指導困境有妙招

本賽季,北京汽車女排接應瑞秋·魯爾克狀態不錯,為了讓這位強力接應留在場上砍分(北京缺少副攻,迪克森已經佔據一個外援名額),北京隊只能犧牲主攻巴奇,曾春蕾繼續出現在了主攻的位置。
除了主攻和接應的對換外,另一種情況則多為副攻客串接應,上個賽季鄭益昕多次出現在這兩個位置上,使得隨後的國家隊集訓中,也一度將她當做替補接應來使用。

細數賽場“多面手”!鄭益昕錯位成奇兵,郎指導困境有妙招

接應客串主攻、副攻客串接應,最為經典的案例當然是2012年倫敦奧運會男排決賽,俄羅斯男排在0比2落後巴西的局面下,上演乾坤大挪移,接應米哈伊洛夫改打主攻,排壇第一巨人身高2米18的副攻穆塞爾斯基改到接應位置,用高度“生吃”巴西隊在四號位的主攻,最終3比2逆轉取勝贏得奧運金牌。

同一位置球員承擔不同的職能

這個可能不太容易理解,因為在實戰中也比較少見,我們就用排超中的實例來給大家分析一下。

本賽季廣東恆大女排的位置輪換當中,科舍列娃和拉巴德捷耶娃出任雙主攻或者科舍列娃打接應,無論科舍列娃出任主攻還是接應,她輪換到後排時,都會被自由人林莉換下,此時後排的副攻鄭益昕與林莉和拉巴德捷耶娃三人組成一傳體系。

細數賽場“多面手”!鄭益昕錯位成奇兵,郎指導困境有妙招

這種變陣的初衷一定是球隊中的一個主攻在一傳和防守的技術上有比較大的短板但進攻上又很依仗她,也就是俗稱的攻強守弱,同時還有一個先決條件是球隊有一名副攻屬於非傳統副攻,具備比較穩定的一傳和防守能力,恰巧鄭益昕就是這個關鍵人物。

其實在國內排球聯賽中最早使用這種複雜戰術的是在2013-2014賽季,同樣也是恆大女排。當時是郎導執教恆大女排,隊內有三名外援,主攻美國的霍奇、接應美國的福賽特和副攻來自意大利的古伊吉。

聯賽第七輪,北京主場迎戰恆大的比賽中,美國主攻霍奇在做一個後攻起跳動作時把小腿肌肉拉傷,當場就不能站立,面帶淚水下場。那場比賽恆大女排0比3失利,更為嚴重的是霍奇是恆大主要的一傳隊員,福賽特的一傳並不穩定,即便改打主攻也會動搖一傳體系的穩固程度。關鍵是三天後,恆大就要在聯賽第八輪對陣另一個強敵上海。

細數賽場“多面手”!鄭益昕錯位成奇兵,郎指導困境有妙招

郎導果斷變陣,把福賽特放到主攻位置,副攻古伊吉改打接應,到後排時被自由人換下。從八一臨時轉會的副攻陳瑤(以前練過其他位置)輪換到後排時是不被自由人換下,她承擔了一傳重擔,郎導如此變陣弄得對手上海女排一頭霧水,最終恆大主場3比1取勝,這場比賽也體現了郎導的執教智慧。

還有一種更為極端的情況,也給大家回顧一下,那就是2014年真鍋政義在日本隊推行的“MB1”戰術,說得簡單一點就是用一名接應球員頂替場上的一名副攻,實戰中由二傳宮下遙站在三號位,進攻中傳兩邊拉開,防守中1米77的宮下遙成為攔網屏障,頂著副攻位置上場的長岡望悠實際上拉到接應位置,成為球隊實際的第一進攻選擇,這一打法要求宮下遙既要完成二傳的責任又要起到副攻三號位的攔網責任。

細數賽場“多面手”!鄭益昕錯位成奇兵,郎指導困境有妙招

(攔網時二傳19號宮下遙出現在副攻的位置)

MB1一度讓各支強隊不太適應,中國隊曾經在“MB1”上也翻過船,2014年世錦賽逐漸適應了這一打法的中國隊3比2險勝日本。隨著這一打法逐漸被眾多對手熟悉,2015年世界盃時,日本隊基本放棄了“MB1”,重回傳統陣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