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亮是窮兵黷武嗎?為什麼?

阿意西特魯


窮兵黷武用在諸葛亮身上,其實並不合適。

諸葛亮繼承了劉備的遺志,在蜀漢最危難的時候,接過了權柄。這個時候諸葛亮直接北伐了嗎?當然沒有,他知道蜀漢當時並不具備這種實力。

那麼這個時候的諸葛亮在幹什麼呢?平定內亂。可以毫不誇張的說,劉備的死,直接導致了蜀漢變成了一個四分五裂的政權。

南方的叛亂不斷,荊州和上三郡的丟失也讓蜀漢損失慘重,劉備東進討伐東吳失敗,對蜀漢的打擊幾乎是致命的。

這一系列的問題擺在諸葛亮面前,如果換做是你,可能早就繳械投降了。可是諸葛亮沒有,每一件事他都做得井井有條。

首先派人扼守邊境,以防曹魏和東吳趁虛而入。其次吩咐使者進入東吳,與東吳互通友好,並且承認孫權的合法地位,從而解決蜀漢與東吳的糾葛。

再後來,諸葛亮南下平定叛亂,將四分五裂的蜀漢帝國,從死亡的邊緣給拉了回來。而這一段時間,諸葛亮都沒有動用大規模的兵馬。

也就是說,諸葛亮給了蜀漢長達三年修生養息的機會,這對蜀漢帝國來說,是非常重要的。在這一切都準備好了以後,諸葛亮才表示要興兵北伐,你能說他是窮兵黷武嗎?你能說這是隨隨便便就發動戰爭嗎?當然不能。

諸葛亮六出祁山的同時,注重開源節流。

很多人對諸葛亮最大的詬病,那就是六出祁山一無所獲。其實這種說法是不對的,我們只能說最終結果是一無所獲,而過程中,對曹魏的打擊,那是相當慘烈的。

尤其是第一次北伐的時候,幾乎拿下了長安城,整個大西北就完全成為諸葛亮的地盤了。要不是司馬懿襲擊孟達,那諸葛亮恢復中原的志向完全可以在那個時候實現。

可惜那次北伐的一個致命失誤,那就是馬謖丟了街亭。在這之後,諸葛亮多次努力,其實也就是希望從街亭找出突破口,挽回這次的失誤。

很可惜的是,不管諸葛亮強攻街亭,還是假裝攻打其他地區以此要奪回街亭,都沒能成功。這等於是從一開始就把諸葛亮北伐之路給封死了。

在諸葛亮六出祁山的時候,為什麼他一直想要從祁山這裡北伐呢?這裡是非常偏遠的地區,按道理是不利於北伐的,唯一的原因那就是諸葛亮為了方便運輸糧草。

用水路運輸糧草,要比陸路節省大量時間,同時也就減少了極大的消耗,這是諸葛亮最重要的目的。

而且諸葛亮的北伐,是在精密部署下不斷尋找機會。這是難能可貴的,如果說窮兵黷武的話,可能早就把蜀漢的那點老底給打光了。

我們看諸葛亮去世以後,其實蜀漢小日子過得還不錯,這跟他治理蜀地有方是分不開關係的。

諸葛亮治理蜀漢,有自己的辦法。

六出祁山的諸葛亮難道就什麼其他的事情都不做了嗎?當然不是。諸葛亮作為蜀漢的丞相,那是軍政大權一把抓的角色。

除了在軍事上有比較突出的才能外,諸葛亮在政務上的能力,就顯得更加突出了。比如說他依法治國的理念,幾乎是超脫了千年封建思想的束縛。

不管是誰犯了法,都需要受到懲罰。比如說馬謖犯了法,那就必須要殺了,不管馬謖是不是諸葛亮最鍾愛的徒弟。

諸葛亮本人也因此而受到懲罰,這就是依法治國的嚴格程度。有這樣的執行者,那麼蜀漢內部的政治當然就比較開明瞭。

老百姓們也生活在相對公平的環境當中,諸葛亮並沒有忘記老百姓。他改革水利,幫助老百姓們改革農作技術,這些都是諸葛亮促進蜀漢農業生產的重要事件。

所以說,諸葛亮絕對不是執迷於打仗,他是為了能夠完成劉備的遺願,才會走上這條北伐之路。他真正感興趣的,其實是治理國家。

他從來不以軍事統帥著稱,而是以丞相自居。其實這已經說明了一切,他壓根就是個文官,也不想管著打仗的事情,如果能夠只讓他治國,他求之不得。

總結:沒有諸葛亮的執著,也就沒有蜀漢四十多年的歷史。

不管多少人黑,蜀漢在歷史上的地位是永遠無法抹殺的。尤其是他長達43年的歷史,這是非常濃墨重彩的一筆。

兩朝開濟老臣心,作為蜀漢帝國重要的支柱,諸葛亮的人格魅力幾乎達到了巔峰。這也是為什麼諸葛亮在大家心目中地位那麼高的原因。

他用北伐打怕了曹魏集團,用內政將蜀漢治理得井井有條,這就是諸葛亮最大的功勞。不管後來費禕休養生息還是姜維九伐中原,其實都離不開諸葛亮為他們墊底的基礎。

所以說認為諸葛了窮兵黷武,實在是有些過分了。你只能說他是一個執著的人,是一個沒有忘記誓言和忠心的人。

《三國志》


江湖小曉生


諸葛亮北伐又稱諸葛亮北伐中原(長安),是三國時期蜀漢丞相,諸葛亮為了興復漢室,還於舊都,從228年春至234年冬,七年間先後兵出漢中,對曹魏發動的五次戰爭。

根據史書記載,諸葛亮親自指揮的北伐戰役實際共有五次,分別是:

第一次北伐:228年1月出祁山,兵力6萬,後因街亭兵敗退軍。

第二次北伐:228年12月,兵力3萬,出散關攻陳倉,20餘日未下糧盡退兵。

第三次北伐:229年春,兵力1萬,進攻佔領陰平、武都兩郡而歸,雙方未交戰。

第四次北伐:231年2月,兵力4萬,出祁山,後因糧盡退兵。

第五次北伐:234年,兵力8萬,經斜谷出五丈原,最後一次北伐前夕,諸葛亮身體已經每況愈下,他認為他死之後再也沒有人能夠與魏國抗衡了,於是聯絡了東吳進行最大規模的協同北伐,因此,諸葛亮盡起傾國之兵進軍渭濱,劍指長安。

而藝術作品中多對此次北伐戰爭稱為六出祁山。《三國演義》中“六出祁山”的說法是不正確的(其中一次是曹魏的反擊)。諸葛亮前後出師北伐五次,真正出兵祁山只有二次(第一次、第四次)。

諸葛亮5次北伐,調動的兵力即使疊加起來,也不過22萬,而魏國僅僅在石亭之戰,前後調動的兵力就超過25萬,加上曹真伐蜀之戰,魏國進攻兵力疊加數據高達45萬!

如果說諸葛亮北伐是窮兵黷武,那麼魏國南征算什麼?

諸葛亮五次北伐,真正的大規模作戰只有第一次和最後一次、第二次和第四次都是局部戰役,第三次是偏師北伐。

而除了第一次北伐因為街亭之戰兵力損失較大以外,其他幾次北伐都是無損撤退。

第二次北伐諸葛亮雖然受阻陳倉,但是卻在曹真進軍下全身而退,沒有損失多少兵力。

第三次北伐兵不血刃奪取二郡,也沒有損失兵力。

第四次北伐更是先後取得上邽、滷城、木門之戰的勝利。

最後一次北伐與魏軍對峙渭濱,因病去世以後,姜維“反旗鳴鼓”,使得司馬懿放棄追擊蜀軍,從而全身而退。

反觀魏國,先後在石亭之戰、陳倉之戰、陽溪之戰、上邽之戰、滷城之戰、木門之戰被打的丟盔卸甲。曹魏無論是進攻規模還是兵力損失都遠遠大於蜀漢,諸葛亮何來窮兵黷武?

總而言之,諸葛亮的蜀漢戰略,是在舊有《隆中對》計劃在實踐中落空的不利條件下,全力爭取轉機的求生存,進而圖統一的現實戰略。

諸葛亮在戰略空間極為惡劣的情況下,爭取通過獲得戰術勝利,將戰術勝利轉化為推動戰略局面改變的槓桿,從而實現光復漢室理想。而在實際的戰略實踐中,諸葛亮也儘可能的穩妥行事,為北伐戰略保護軍事基礎,使得蜀漢即使不能吞滅曹魏,也能夠對其不斷騷擾,在延緩曹魏壯大的同時保護自身,把握戰略主動權。

至於北伐戰略最終隨著諸葛亮逝世而逐漸瓦解,沒能獲得最後的成功,則是沙盤外的問題。畢竟蜀漢勢力弱小條件不利,沒有較高的容錯率與迴旋空間,這就導致北伐戰略成敗與否,終究不完全是人力所能盡善盡美的。


古今將來


諸葛亮的北伐是蜀漢的既定國策,和“窮兵黷武”搭不上邊。

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們先了解什麼叫做“窮兵黷武”?窮兵黷武意思是竭盡所有的兵力,任意發動戰爭。再看諸葛亮生前進行了幾次北伐,從228年春至234年冬先後兵出漢中,對曹魏發動的五次戰爭(《三國演義》中說是“六出祁山”)。從字面意義上來說,諸葛亮在短短的七年內五次北伐中原,是有點窮兵黷武的意思,但是看任何問題我們需要透過現象看本質,從諸葛亮為什麼北伐來了解這個問題。

三國時期的一個統計資料顯示,魏國人口是400多萬,蜀國90多萬,吳國230萬。但是鑑於當時戰亂人口遷徙,不好統計,歷史家一般認為當時人口約為2000萬。這樣統計魏國佔據中原,是當時國家的中心。大概有人口1100萬,吳國約600萬,蜀國300萬。這樣人口比,4:2:1軍隊人數魏國約 60萬,吳國 23萬,蜀國10萬。

在魏蜀兵力如此懸殊的情況,諸葛亮為什麼會決然的北伐,這其中是有其北伐的原因:

1、劉備是打著“北伐中原、匡扶漢室”的旗號建立起蜀漢的。諸葛亮的北伐是給蜀漢的人民確立一個信仰,那就是蜀漢才是正道,曹魏是篡漢,是奸臣,必須要討伐他們,才能贏得真正的太平盛世。所以,討伐是明知不可為而為之。

2、為了報答劉備的知遇之恩,諸葛亮《出師表》:“先帝知臣謹慎,故臨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來,夙夜憂慮,恐託付不效,以傷先帝之明···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當獎率三軍,北定中原,庶竭駑鈍,攘除奸兇,興復漢室,還於舊都” 。可看出諸葛亮北伐是為了報答先帝劉備對他的知遇之恩,完成先帝光復漢室的遺願。

3、曹魏對蜀漢採取守勢的同時,採取休養生息大力恢復魏國實力。諸葛亮已經意識到,如果讓曹魏有時間發展國力,那麼漢魏兩國之間的差距將會越來越大。一旦等到曹魏國力強大,蜀國只能坐以待斃。所以北伐是找死,不北伐是等死,等死一定會死,找死卻可能活。在這種情況之下諸葛亮只能是一次一次的北伐。

4、蜀漢內部並非鐵板一塊,各大勢力之間相互矛盾不斷。解決內部矛盾最好的方式就是將這種矛盾轉移出去,這樣才能讓內部團結一心。

5、蜀漢偏安益州,人才儲備不足。隨著跟劉備打天下這幫人才的逐漸凋零,僅靠益州的人才供給,越往後越捉襟見肘,“蜀中無大將廖化作先鋒”就是寫照。

諸葛亮先後五次北伐,只有第一次和第五次,才真正意義稱得上是"全面大型戰爭"。其他三次只能說是"區域局部小型戰爭"。能動搖蜀漢國力的只有:第一次與第五次北伐。但是第一次北伐,漢軍除了在街亭略損兵馬外,其他情況並沒有損傷,而且還將天水,南安,安定三座大郡的軍民全部遷往了漢中,大大擴充了蜀漢國力。至於第五次北伐,漢軍的最大損失就是諸葛亮的去世,其他的情況也沒有受到任何可以動搖國本的傷害。

所以說這諸葛亮的五次北伐,是蜀國的戰略方針,而不是諸葛亮的一意孤行,並沒有使蜀漢的國力受到傷害。

 諸葛亮數次北伐是否勞民傷財呢?使蜀漢的百姓困苦不堪?

陳壽評價諸葛亮治蜀:“亮之治蜀,田疇闢,倉廩實,器械利,蓄積饒,朝會不華,路無醉人。”說明在諸葛亮的治下,蜀人的生活水平相對很高。從蜀人對諸葛亮的懷念來看,孔明北伐並沒有搞得蜀人怨聲載道。因此,諸葛亮雖然五次北伐中原,但對於蜀漢而言,並未傷筋動骨。在諸葛亮的治理下,百姓生活富足,與“窮兵黷武”一詞毫不沾邊,這也就是蜀中百姓敬重和懷念諸葛亮的根本原因。

當然,自諸葛亮去世後,蜀漢的國力就每況日下,沒有人能夠達到他的水平。到了姜維掌權時,才真正出現了窮兵黷武的現象。


巴陵人說歷史


當然不是!

絲語認為:要判斷諸葛孔明主導蜀漢發動“北伐”之戰是不是窮兵黷武,首先就得弄明白什麼是窮兵黷武,並且根據蜀漢“北伐”之戰的性質,發動“北伐”之戰的目的以及這場“北伐”之戰對國家、社會和普通百姓的影響等進行綜合評估,才能作出歷史的、客觀的評價和判斷。

窮兵黷武是指不考慮國家的實際情況,違反民情民意、好武窮兵,恣意發動戰爭,其結果通常是國虧財貧,社會動盪,民不聊生,歷來都是兵家不主張和反對的。

那麼,諸葛孔明主導蜀漢發動“北伐”之戰算不算、是不是窮兵黷武?我們應該從以下方面進行分析和判斷。

1、戰爭性質

劉備是“漢室之胄”,從這一點上說蜀漢屬於“漢室”正統,匡扶漢室乃蜀漢本分;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有欺世盜名之嫌,曹魏名不正言不順。所以,蜀漢為了恢復“漢室”討伐曹魏是“民心”所指,“大義”所向,從某種程度上上說是名至實歸,討伐曹魏之戰屬於“正義”之戰。

2、戰爭目的

荊州和益州雖然土地肥沃,物產相對豐富,但是,畢竟土地和人口資源等有限,不利於蜀漢的長期穩定及發展,而且隨著當時蜀漢治下的“政通人和”,這種資源上的不足對蜀漢發展的制約作用也不斷體現和日益明顯。蜀漢想要恢復漢室,成為真正可以“代表”漢室大統之存在的目的,就必須完成劉備討伐欺世盜名的曹魏、漢室一統天下的夙願,這不僅是蜀漢存在的價值與意義,更是諸葛孔明應該有的責任擔當。

3、蜀漢當時面對的國內國際情況

“今南方已定,甲兵已足,當獎率三軍,北定中原,庶竭駑鈍,攘除奸兇,興復漢室,還於舊都”。當時蜀漢面對的周邊情況是南方已經平定,並且已經外聯孫吳,形成與孫吳相互依託和支援的局面;國內更是“甲兵已足”,“攘除奸兇,興復漢室,還於舊都”的呼聲及願望越來越強烈,正是順應“民意”討伐曹魏、北定中原的大好時機和時候。

4、戰爭的規模及對蜀漢國內的影響

諸葛孔明先後對曹魏進行過五次討(北)伐,都是在鞏固後防、穩定國內形勢、財力完全可以支撐的前提和基礎上展開的規模都控制在一定範圍內的局部戰爭,沒有對蜀漢國內造成什麼不良影響。

因此,說諸葛亮主導展開的蜀漢討(北)伐曹魏的戰爭是窮兵黷武沒有事實依據,也是站不住腳的,是對那段歷史缺乏基本的瞭解,甚至是誤讀誤解的表現。


油茶絲語


諸葛亮在歷史上的地位一直很高,被譽為智慧的化身。不過,他也並非神人,也會有辦不到的事,比如他窮盡一生也未能完成北伐任務。

為了北伐大業,諸葛亮六出祁山,五次北伐,然而時不我待,最終也只能飲恨五丈原,空留一世遺憾。

蜀漢在三國時勢力最弱,而諸葛亮卻五次發動北伐戰爭,因此許多人認為他是窮兵黷武。但是當時的蜀人卻不這麼認為,反而在諸葛亮去世後為他披麻戴孝,十分敬重他,真實情況究竟如何呢?

三國混戰,並非只有諸葛亮發動了戰爭

可能是受《三國演義》的影響,在許多人都的印象中,只有諸葛亮在發動對外戰爭,而東吳和曹魏卻並未如此。這種說法其實是錯誤的。

無論是諸葛亮,還是東吳曹魏,大家其實都有一個心思,那就是統一全國。根據史料記載,自夷陵之戰三國時期趨於穩定,到234年諸葛亮去世為止,東吳對魏總共用兵六次,魏對吳蜀用兵五次(可能還有遺漏,大概數字)。只不過諸葛亮北伐太出名了,以至於大家都忽略了另外兩國的用兵。

因此,三方用兵其實都屬於正常的情況,只是不同之處在於諸葛亮是以弱伐強,在很多人眼中甚至是明知不可為而為之的行為。

諸葛亮北伐分寸拿捏很準,規模不大,且損失極小

諸葛亮一共進行了五次北伐,雖說次數比較多,但實際上規模很小,但遠遠沒有達到窮兵黷武的地步。

縱觀五次北伐,前三次都集中在228年到229年這一年的時間裡。而這三次中有兩次的規模都極小,而且持續的時間都很短。後面兩次北伐間隔的時間也比較長,分別是在231年和234年。

其中第一次和第五次北伐屬於全面進攻,第四次是中型戰爭,而第二次和第三次則是局部戰爭。

總的來說,諸葛亮的五次北伐其實都是失敗的,並未完成目標。不過,除了第一次因為馬謖的失誤導致蜀軍損失較大外,其餘幾次的撤軍其實都未造成什麼大的損失。

於蜀漢而言,北伐是不得已而為之

有人說,蜀中有天險,如果固守,未必不能守住。但縱觀歷史,我們看到任何偏居一隅的政權,終究免不了被滅的命運。

就三國形式而言,蜀漢最為弱小,無論人口、兵力、國土面積都遠遠不如魏。與魏拼休養生息,最終也只能是坐等滅亡而已,蜀漢的經濟增長遠遠不如魏國,時間拖得越長,對於蜀漢越不利。

同時,蜀漢內部並非鐵板一塊,各大勢力之間相互矛盾不斷。解決內部矛盾最好的方式就是將這種矛盾轉移出去,這樣才能讓內部團結一心。

因此,無論對內還是對外,諸葛亮都必須北伐。

雖然連年北伐,但蜀漢的百姓生活並不差

《袁子》曰:亮之治蜀,田疇闢,倉廩實,器械利,蓄積饒,朝會不華,路無醉人。

《三國志》:軍資所出,國以富饒。

《袁子》曰:亮之治蜀,田疇闢,倉廩實,器械利,蓄積饒,朝會不華,路無醉人。

《三國志》:軍資所出,國以富饒。

以上皆是對諸葛亮治蜀的記載,說明在諸葛亮的治下,蜀人的生活水平相對很高。袁子的那句評價基本上算是古代治理國家的最高水平了!

因此,諸葛亮雖然連年北伐,但其實並非對蜀漢國力有所損失,反而國家是越來越富饒了!這才是後人尊敬懷念諸葛亮的真正原因。

當然,自諸葛亮去世後,蜀漢的國力就每況日下,沒有人能夠達到他的水平。到了姜維掌權時,才真正出現了窮兵黷武的現象。

歷史上有這樣一個故事,在諸葛亮去世後百年左右,桓溫遇見蜀中的一位一百多歲的老者,是諸葛亮時期的一個小吏。桓溫問他諸葛亮的水平,小吏卻說,自諸葛公逝後,無人可及。

桓溫徵蜀,猶見武侯時小吏,年百餘歲。溫問:“諸葛丞相今誰與比?”答曰:“諸葛在時,亦不覺異,自公沒後,不見其比。”

桓溫徵蜀,猶見武侯時小吏,年百餘歲。溫問:“諸葛丞相今誰與比?”答曰:“諸葛在時,亦不覺異,自公沒後,不見其比。”

這個故事的真假性我們不得而知,不過可以肯定的是諸葛亮在蜀中百姓中的威望極高。

許多人都知道成都的武侯祠,但卻鮮有人知道劉備的惠陵其實是與武侯祠一起的。由此可見諸葛亮在民間的威望。

因此,諸葛亮雖然五次北伐中原,但對於蜀漢而言,並未傷筋動骨。在諸葛亮的治理下,百姓生活富足,與“窮兵黷武”一詞毫不沾邊,這也就是蜀中百姓敬重和懷念諸葛亮的根本原因。


歷史名將錄


不管諸葛武侯的最初意願是怎樣的,但北伐確實直接加速了蜀漢滅亡,說窮兵黷武,也沒什麼不合適。

幾乎所有人都覺得諸葛武侯是在以攻為守,不主動出擊遲早會被吞併。但是你不可否認的是,諸葛武侯的年年北伐,確實極大損耗了蜀漢的實力,要知道,10萬兵已經不少了,大軍出征所需要的糧草、兵器等可不是小數目。

我們假設一下,如果蜀漢不主動出擊,會帶來什麼後果?

1、曹魏主動出擊,也只能從雍涼一帶進攻漢中。武侯在,倒是不用擔心那些險關一下就被攻破而導致亡國,最大的可能就是蜀漢調兵堅守關隘,蜀魏長期對峙。這時候,蜀漢屬於主場作戰,有主場優勢,而曹魏久攻不下,徒損糧草,最終休戰罷兵。

2、因蜀吳聯盟,曹魏靜觀其變,待天下有變,伺機出擊,就如同滅蜀之戰的時機就很好。

諸葛亮也清楚,滅魏是不可能的,佔領雍涼有可能,但難道曹魏不會反擊嗎?客場作戰,蜀地支持有限的情況下,就算佔領了長安又如何?能擋住源源不斷的曹魏援軍嗎?

長安和漢中可不一樣,那是曹魏必爭之地,且支援起來十分方便。所以我個人覺得不是以攻為守,因為這種策略會直接加速蜀漢滅亡,不可取。


能水說歷史


  • 個人認為諸葛亮不算窮兵黷武。
  • 三足鼎立時,魏國最強兵多將廣;吳國虎踞江東,也算是國力充足;蜀國在當時綜合實力最弱。
  • 首先說窮兵黷武這四個字字面意思:“隨意使用武力,不斷髮動戰爭,形容極其好戰。”在三國時期個人認為真正適合這四個字的只有曹操。
  • 為什麼說諸葛亮不算是窮兵黷武呢!
  • 第一不攻魏國,蜀國必亡。
  • 主動出擊以攻為守,打亂魏國的防禦部署。聯合吳國國夾擊魏國。魏國實力在兩國之上,如果魏國單一攻打蜀國吳國任意一方,都是他們所不能防禦的,如果一方被滅另一方離亡國也不遠了。但是蜀國和吳國聯手,魏國防禦情況就不同了。
  • 第二防止內亂。
  • 劉備死後託孤於諸葛亮,諸葛亮雖然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但蜀國內政並不穩定,益州派和荊州派爭議不斷,需要戰爭穩固諸葛亮手中的兵權,防止派系爭鬥空耗國力。
  • 第三為完成故主遺願。
  • 諸葛亮在《出師表》中說:“先帝知臣謹慎,故臨崩寄臣以大事也…今南方以定,兵甲已足,當獎率三軍,北定中原,庶竭駑鈍,攘除奸兇,興復漢室,還於舊都”。

青梅煮酒品三國


三國時期,各國攻伐乃是常態。然而,對諸葛亮北伐之事,卻肅有窮兵黷武之爭議。其實,孔明北伐之時,魏吳之間也是各有攻防。世人為什麼會唯獨盯著諸葛亮不放呢?



那得從雖說三國的綜合國力差距說起。先說人口,在劉備白帝城託孤之時,魏國人口500多萬,吳國200多萬,而蜀國卻只有90多萬。再說 兵力,當時魏國65萬兵,吳國25萬兵,而劉備夷陵戰敗,蜀國元氣大傷,舉國僅剩下12萬兵左右。但面對魏國碾壓式的優勢,諸葛亮連續發動五次北伐,且都以失敗告終。這也就難怪有窮兵黷武的質疑了。



但真的是嗎?我們只需看一看北伐期間蜀魏兩國的對比就一清二楚了。據陳壽所言:亮之治蜀,田疇闢,倉廩實,器械利,蓄積饒,朝會不華,路無醉人。反觀北伐時的魏國,十萬之軍,東西奔赴,邊境無一日之娛;農夫廢業,民有飢色。見過對方民有飢色而我方越幹越有的“窮兵黷武”嗎?怕是對窮兵黷武有了什麼誤會。


其實,諸葛亮北伐,是不得不為之,而且並不能算是失敗。當時蜀國偏安一角,拼發展,是拼不過強魏的。若雙方同時罷兵發展,待魏興兵來攻之時,必是蜀國滅國之禍。所以,近智為妖的諸葛亮,以舉國僅12萬兵力,竟然與兵力近6倍有餘的魏國打了五局消耗戰,直打得魏國邊境無一日之娛,而自己越打越強。這事也就諸葛亮敢為能為了。大神就是大神,不服不行!

這裡是藍色海沙,歷史觀點與各位分享。各位看官覺得藍色海沙以上所述是否贊成呢?歡迎留言指正。


藍色海沙437


諸葛亮在劉備死後接手的蜀漢政權是個爛攤子,一手爛牌,國土小,人口少,缺將才,內鬥嚴重,益州土著派不滿鳩佔鵲巢的荊州派,南蠻虎視眈眈,外交困頓,和老朋友東吳鬧翻了,東線吃緊,跟曹魏是死敵,荊州掌權派倒魏這杆大旗是決不能放棄的,放棄意味著死亡,所以諸葛亮定的國策便是東撫孫吳,以攻為守北伐曹魏。這便有了像是窮兵黷武的六出岐山,五伐中原。不北伐行嗎?不行。只有開動這架戰爭機器才能把國內的黨派鬥爭民族矛盾轉移到對曹魏的同仇敵愾上,才能使蜀漢政權屹立不倒,才能使最弱小最沒希望的蜀漢絕處逢生。不現在北伐行嗎?不行。諸葛亮深知後繼無人,趁自己這點餘熱沒有散盡前必須拿下涼州,有了強悍的西北勢力支撐才有可能光復漢業,且這時曹魏政權不穩,西線薄弱正是北伐最好時機。諸葛亮是何等聰明的政治家,不戰爭,不北伐就等於等死。


臨生1


窮兵黷武是無奈之舉

諸葛亮的確是窮兵黷武,諸葛亮自己也意識到這個問題,只是時不我待,沒有辦法。諸葛亮二出祁山,在《後出師表》中,對群臣的質疑做過解答:以先帝之明,量臣之才,固知臣伐賊,才弱敵強也。然不伐賊,王業亦亡。惟坐而待亡,孰與伐之?

諸葛亮認為,北伐中原是勢在必行的,如果不能儘快滅亡曹魏,則西蜀必為其所滅。



所以儘管西蜀面臨著民生凋敝,經濟困難,兵力不足,內政不穩等等諸多困境。諸葛亮依然力排眾議,執著的六次北伐。

關羽丟失了荊州,徹底打亂了諸葛亮的戰略部署

諸葛亮在隆中對中和劉備說:

……天下有變,則命一上將將荊州之軍以向宛、洛,將軍身率益州之眾出於秦川,百姓孰敢不簞食壺漿以迎將軍者乎?誠如是,則霸業可成,漢室可興矣。

在諸葛亮的戰略構思中,荊州有舉足輕重的戰略意義。其重要意義有三:

  1. 從荊州北上,一馬平川,易攻難守。哪怕一支偏軍,用好了可以牽制敵軍主力,減輕秦川主力的進攻阻力。
  2. 荊州乃富庶之地,漁米之鄉。以荊州之糧草足以做為北伐的軍資。
  3. 當時荊州人口雖不能和北方比,但也相當可觀,能夠為北伐提供大量的兵源。



時間佔在了魏國一邊,西蜀拖不起

當時魏國佔據了約十個州,且均是當時中國最繁華的地區。而西蜀只有一個州——益州。雖然益州很大,但大多是不毛之地。

據現代學者考證,當時西蜀總人口約90餘萬,魏國人口440萬人,約是西蜀的五倍。

魏國擁有的地域是當時全國的經濟文化中心,聚集著各個領域的人才。而西蜀在劉備時期雖然也收攏了很多人才,但是隨著歲月的流逝,這些才俊逐漸老去。西蜀本地卻沒有多少人才的補充,所以西蜀出現了人才的斷代。

諸葛亮去世,鄧艾陰平渡險,帶著幾千疲兵出現在成都平原時,西蜀竟無人能擋。從這一點就能看出西蜀人才缺失的嚴重性。

劉備逐鹿天下,以漢室宗親的名義,打著恢復漢室的旗幟。這面旗幟曾經給蜀漢政權的建立帶來了許多便利。但是隨著時間的流逝,人心思定,漢王朝的正統觀念正逐漸失去號召力。



綜上所述,時間拖的越長,蜀魏之間實力的差距就越大,這就是諸葛亮說的“然不伐賊,王業亦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