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公益該如何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

中國的公益該如何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 文化縱橫

▍反思:中國公益,路在何方?

自20世紀90年代以來,中國的公益事業在市場化為導向的改革開放大潮中迅速成長,迄今已蔚成大觀。進入 21 世紀,伴隨中國公益的快速成長,公益發展也開始出現各種問題,其中核心的問題是缺乏公益理論的指導。中國的公益面臨著在實踐上與理論上完成本土化轉型的重大任務,同時也肩負著構建具有中國特色的公益與社會發展理論體系的重大課題。

鑑於以上現狀,敦和基金會支持修遠基金會,開設了“中國公益實踐與理論本土化轉型”的大型研究課題。2019年9月27日,此次課題舉辦了首次學術研討會。

此次研討會共有20餘位不同學科背景的學者、實踐者參加,在實踐者進行深度案例分享的基礎上,本次會議就“公益的本土化與國際化反思”“公益實踐中政府、市場、社會的關係”“公益形態與中國社會傳統的關係”等議題展開討論。

敦和基金會執行理事長兼秘書長陳越光出席此次研討會並做了總結髮言,重點回應了會議中涉及的三大問題:

(1)為什麼中國公益界有責任關注公益理論建設?

(2)為什麼我們要呼喚公益理論本土化?

(3)以中國這個最大的發展中國家為實踐基礎的、面向大多數人的、現代化追求的公益理論到底是什麼?

中国的公益该如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文化纵横

▍責任:理論創新,迫在眉睫

“在我看來,所謂中國公益理論本土化問題,其實我們要說的是,如何以中國思想、中國實踐來建立中國公益理論,也就是回應:以中國這個最大的發展中國家為實踐基礎的、面向大多數人的、現代化追求的公益理論到底是什麼?

我想,理論滯後於實踐是中國現代化進程的一個宿命。公益事業是這樣,經濟改革其實也是這樣。

我印象很深的一件事,莫干山會議的時候,討論了一個問題:僱超過7個工到底允不允許?馬克思的《資本論》第一卷中有一個“八倍於本人勞動”來界定資本剝削的算法,就是說僱7個工以上就是資本剝削。能不能突破這條?我們當時允許個體戶了,但有些個體工商戶出現僱超過7個工的情況,政策到底允不允許?這個爭論一直爭論到小平同志那裡。小平同志沒有說我們先在理論上討論允不允許,可不可以突破馬克思《資本論》中的那個算法,而是說,好嘛,有爭論嘛,那就擺一擺嘛。後來,沒有再把這個問題作為一個理論問題討論,而是實踐在“不爭論”中大步走到理論前面去了。

”注:1979年,廣東高要縣農民陳志雄承包了8畝魚塘,效益可觀。次年,嚐到甜頭的陳志祥擴大規模,跨越兩個大隊,承包了141畝魚塘。規模擴大後夫妻二人忙不過來,於是僱請固定工一人,臨時工400個工日。至1981年,陳承包的魚塘規模繼續擴大,僱請了固定工5人,臨時工1000個工日。在剛走出“文革”不久的當時,此事極大地觸動了社會敏感的神經,各方面的質疑和指責不斷。

1981年5月29日,《人民日報》發表《一場關於承包魚塘的爭論》一文,並開闢了“怎樣看待陳志雄承包魚塘問題?”專欄,圍繞陳志雄承包集體魚塘僱工一事展開討論。討論歷時三個月,至8月30日結束。這場討論中,最重要的成果,是當時在中央書記處政策研究室的經濟學家林子力,從馬克思《資本論》的一個算例中,推算出一個結論:“8個人以下就叫做請幫手,8個人以上就叫僱工,8人以下不算剝削。”這是馬克思在《資本論》第一卷第三篇第九章《剩餘價值率和剩餘價值量》中劃分 “小業主”與“資本家”的界線。按馬克思的計算,在當時(19世紀中葉),僱工8人以下,自己也和工人一樣直接參加生產過程的,是“介於資本家和工人之間的中間人物,成了小業主”,而超過8人,則開始“佔有工人的剩餘價值”,是為資本家。

當時,這場討論過後,陳志雄的爭論並沒有結束。同年底,安徽蕪湖商販年廣久的“傻子瓜子”“僱工”達到了12人。按照前述理論,在當時正統的政治經濟學話語體系中,年廣久無意中成為了理論上的“資本家”。

當時中央高層也在關注著“僱工”問題。1984年“莫干山會議”(9月3日至10日)結束後,10月22日,鄧小平明確指出:“前些時候那個僱工問題,相當震動呀,大家擔心得不得了。我的意見是放兩年再看。”此言一出,年廣久和陳志雄等人順利從理論上擺脫了“資本家”的命運,獲得了生存空間。(本注整理自騰訊新聞《共和國辭典》第002期)

中國現代化進程中的理論滯後最早可以回溯到1905年孫中山和嚴復的一場對話。

中国的公益该如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文化纵横

(即刻起預訂2020年《文化縱橫》雜誌,可獲贈文化縱橫電子刊6個月VIP權限,免費暢讀、暢聽所有已出版的雜誌,數量有限,先到先得)

孫中山立志革命,跑到倫敦去找嚴復,希望以嚴復的聲望來支持革命。嚴復跟他講,民可以使之變,不可以使之劇變。意思是,變革是需要,但是不能一下子急劇大變,為什麼?因為中國太大,你施之於甲,卻受制於乙,你剛變了乙,又被丙拖累了。孫中山就問他,以先生之見,何為?嚴復說,興民德,開民智,聚民力,你要建設道路,整頓民風,多辦學校,要做這些事情。孫中山聽完後,發了一句著名的感慨:“俟河之清,人壽幾何?先生乃思想家,鄙人乃實踐家。”說完揚長而去,投身革命。孫中山的意思是傳說中黃河水三百年清一次,但人的壽命才多長?你思想家可以以百年之身立千年之言,我一個實踐家只能服務於當務之急啊。

注:羅耀九主編之《嚴復年譜新編》光緒三十一年乙巳(1905年)引 嚴璩《侯官嚴先生年譜》材料記,嚴復赴英交涉開平礦權期間,時孫中山適在英,聞嚴復到英國,特意前來訪問嚴復。談次,嚴復說:“中國民品之劣,民智之卑,即有改革,害之除於甲者,將見於之乙,泯於丙者將發之於丁。當今之計,惟急以教育上著手,庶幾逐漸更新乎!”孫中山說:“俟河之清,人壽幾何?君為思想家,鄙人乃實行家也。”

所謂中國現代化進程中理論滯後於實踐,一方面使我們在實踐中總是深感理論的貧困;另一方面,我們也可以說,這是中國變革的優良傳統之一,當社會出現重大挑戰的時候,總是有志士仁人大膽地、不計較個人得失地去投身解決社會問題,也就是,雖然理論家還沒有準備好,但實踐家依然會義無反顧地走到前面去。

那麼,我們說中國公益實踐現在面臨著理論的貧困,這是不是僅僅因為我們本土的公益慈善理論不足呢?其實,我們仔細想想,中國公益界難道有非常豐富的引自西方的理論嗎?其實也很貧瘠呀。“兩個失靈”理論,因為政府失靈、市場失靈,從需求側說明公益的發生意義;然後,“第三部門”理論;接著,八十年代引入“民間社會”,到九十年代中期以後,“公民社會”理論。全世界有那麼多經濟學院、工商學院,但是有一家公益學院嗎?全球獨立註冊的第一家公益學院還是我們的深圳國際公益學院。全世界最著名的禮來慈善學院,是印第安納大學裡的二級學院,是1987年開始的一項計劃,十幾年前建制為學院。世界上的經濟學流派、商業思想家層出不窮,各領風騷,喧囂一時,讓我們目不暇接,但公益理論、公益思想家卻屈指可數!所以,公益慈善整體的理論建設、知識生產貧竭,不只是中國的問題,也是全球普遍的一個現實問題。這也是為什麼中國公益界有責任

關注公益理論建設。

中国的公益该如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文化纵横

▍方向:異中取同,普濟人類

第二個問題,為什麼我們要呼喚公益理論本土化?講理論的本土化,這確實是中國慈善公益事業面對的獨特問題。

首先,我們來看,中國慈善公益的歷史輪廓大概可以分為幾個階段。在明清以前,中國慈善公益的大格局是非常發達的家族慈善,加上佛教道教的宗教慈善。在明清之際,16世紀末的明代善會善堂興起,清代就非常發達了,慈善組織在清代已很普遍,與傳統的家族慈善宗教慈善並存,這方面的慈善史研究現在已經不少了。在近代以後,是西方傳教士帶來的基督教公益影響巨大。再以後,就進入到了現代公益慈善的行業建構。但是,1949年後,我們逐步取消了慈善公益這個領域。在當時,我們對社會主義的基本的理論框架,包含著對西方現代性的一種批判,就是你那個現代性講“個人權利”,那是虛偽的,窮人的權利不可欲啊!一個得不到僱主的工人,他去哪裡實現他的勞動權利呢?在這個意義上,是你資本主義制度性地製造了那麼多絕對貧困,然後另一隻手做慈善,這慈善就是資產階級的遮羞布。我們認為,我們的制度可以解決這個問題。為什麼呢?在第一次分配已經剝奪了剝奪者,已經沒有資本家來搶奪剩餘價值了,社會分配已經比較公平了;在第二次分配的時候,只需考慮災民、殘疾人等特殊困難的人,

政府來解決,所以就有了民政的賑災濟困,社會並不需要第三次分配。

但是,社會比理想複雜得多。就像1972年以前,我們一直有一個觀念,認為空氣汙染是資本主義社會的特殊產物。一直到1972年,我們派了一個代表團去參加聯合國環境大會,才發現,哦,這些東西都算汙染,那我們社會主義也有,才開始更正這個觀念。

“注:1972年6月5日,聯合國人類環境會議在瑞典斯德哥爾摩舉行,世界上133個國家的1300多名代表出席了這次會議。這是世界各國政府共同探討當代環境問題,探討保護全球環境戰略的第一次國際會議。會議通過了《聯合國人類環境會議宣言》(簡稱《人類環境宣言》或斯德哥爾摩宣言》)和《行動計劃》。這次會議被視為人類環境保護史上的第一座里程碑。根據這次會議的精神,同年召開的聯合國第27屆大會把每年的6月5日定為“世界環境日”。中國政府也派代表團參加了本次會議,並在會議文件上籤了字,承諾要與各國合作來共同解決環境問題。(本注資料來源為人民網)

慈善問題同樣。我們從理想主義出發,構建一個沒有社會的社會主義,沒有市場的經濟體系,並不能把社會問題都解決掉。所以,改革開放以後,我們重新有了慈善公益行業。重新有了慈善公益行業後,從八十年代開始,國際基金會成為了我們普遍的老師,我們現在關於慈善公益的方式、方法、治理結構等等,主要都是國際基金會在那個時候教的。這就有了一個外來理論如何本土化理解以及與實踐結合的問題,特別是這套東西深入下去後,在有些方面出現了水土不服的問題。

中国的公益该如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文化纵横

為什麼水土不服?如果我們把公益慈善的文化結構做一個剖面分析,上面最表層是物化層,比如建成的希望小學校園,是物質化的;下一層面是行為化的,公益活動和項目的方式,怎麼建組織,怎麼做,是行為化的、方法論的;行為化的再下一層是理論化的,包括第三部門理論、兩個失靈理論,等等;到第四層,也是最後一層,是價值倫理的。

在價值層,上面是它的通道部分,下面是它的認同部分。舉一個簡單的例子,在政府和公益慈善組織之間,在公益組織互相之間,在不同的行為人之間的關係問題,在中國和西方的兩種文化中,對這個問題的認知是不一樣的。從他者與自我的關係來看,有兩種途徑。西方的途徑基本上是他者是自我的一面鏡子,可以從認識他者來認識自我,所以,比較講究有一定的對抗度,叫做張力。從這個意義上說,發現問題、尋找問題,形成張力,可以在衝突中解決矛盾和問題。但是,在中國,在東方思想中,這條路是相反的。在中國,是在自我認識的深化中來認識他者。所以,中國人講,前半夜想想自己,後半夜想想別人。我們是通過想自己,推己及人,通過自我反思來理解別人,越對自己想得深入了,對別人的關心也會越多。

西方和中國這兩條通道是不同的,這是由東西方在軸心文明時期形成的“內向超越”和“外向超越”不同的超越突破模式決定的。但是,底層的東西卻是人類的普世價值、共同價值,又是相通的,就是人與人之間是可以相互理解,應該相互尊重的。然而,實現這種價值的途徑不一樣。途徑一旦不一樣,理論建構就有不同,理論指引下的實踐操作方法手段就會不一樣。要解決這些理論的水土不服問題,就需要我們在方法的背後探討文化。

中国的公益该如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文化纵横

講理論的本土化的建設除了要滿足我們的實踐,還有一個需求要面向,就是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建設問題。討論中有一個提法我不是很認同,說我們現在是老二,聲音還弱,如果我們是

老大了,我們說什麼別人就都會在意了。其實,硬實力和軟實力有關聯,但並不完全等同。公元初印度的佛學文化極大地影響了中國,但當時印度在軍事、經濟各方面都比中國弱很多啊。

今年六月的時候,基辛格有一個說法,他說我們不要爭論和討論中國能不能當老大,我們要問的問題是,中國成為全世界的老大以後,想對世界說什麼?就是到了那時候,你有一套什麼樣的思想觀點和理論可以對人類說?就這個世界的藍圖和秩序,你有怎麼樣的理解和建構?這和我們今天講自己的目標是有不同的,要對人類說的東西一定是普世的東西,總不能要求世界秩序是“中國特色”的,或者人類的使命就是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吧。所以,我們要講人命運共同體,要講不同文化的共同追求,共同規則,這需要我們在理論上有真正的創造性。

▍前景:尋探新路,引領未來

第三個問題是本土化理論的建構問題。其實,我覺得所謂公益理論的本土化這個提法不是很好,因為它容易讓人產生一個誤會。這個誤會是什麼呢?就是搞不清我們以什麼為本位。

如果我們以西方理論為本位,那麼我們說這個理論在中國要實現本土化。但如果我們不是以西方理論為本位,而是以中國公益為本位,那麼就不存在說哪個理論要本土化或不本土化的問題。在我看來,所謂中國公益理論本土化問題,其實我們要說的是,如何以中國思想、中國實踐來建立中國公益理論,也就是回應:以中國這個最大的發展中國家為實踐基礎的、面向大多數人的、現代化追求的公益理論到底是什麼?

從現代性來看,大概是經過了一波、兩波、三波的發展,我們是屬於第三波的。第一波,是在新教國家,這是現代性的宗教的出發點。第二波,是從新教國家到基督教國家,一個宗教中的不同教派,總的來說是一個希伯來拯救型宗教思想體系裡。在這兩波里,現代性是有其價值追求的。但到了第三波,像中國、日本,沒有價值追求,也就是說,1840年前後,我們首先不是把現代性作為價值去追求,而是我們比不過、打不過你,所以,我們基本是從工具、手段、物的層面上開始接受現代觀念的。

今天,我們需要對現代性的價值認同以及現代性遇到的挑戰做出時代性的回應,我們的公益追求需要做出一個新的社會藍圖的展望。這個新的展望是什麼呢?在現代化方面,發達國家走在我們前面。但歷史地看,所有發達國家有一個共同的物質基礎,那就是,這些國家

八九億人的現代化生活水平都是建立在石油能源產業的支撐之上的。前後兩任美國總統都曾表示,如果每個中國家庭都像美國家庭那樣要有兩輛汽車,那將是人類的災難。為什麼呢?因為那樣的話,地球就會崩潰。

是,這個是現實。但這既然是現實,從中我們就要想到,這意味著以美國為代表的西方發達國家的現代化模式和理論本身的普惠性就有問題。要不然為什麼美國家庭可以有兩輛汽車,中國家庭就不可以呢?而且,非洲呢?全世界呢?那麼,我們的社會藍圖能不能解決這個問題,提出更具普惠性的現代化理論?我們能不能在人與自然,人與人,人與自己的相處相容上提出更好的路徑?這就要求我們真正解決中國公益理論的建設問題,也解決外來理論的消化不良問題和融合創新問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